中交博雅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行业 > 人物 > 凤懋润:见证历史,亲......

凤懋润:见证历史,亲历发展

来源::《见证——交通建设监理在中国》发布时间:2014-08-13 15:41:00
导语:亲历了中国交通建设监理事业25年的发展历程,凤懋润把对监理的感悟上升到工程哲学的高度。他认为,今天的中国工程监理,已经到了发生“质变”转型提升的历史关头,广大监理人要提高素质、扎实工作,开拓高端技术咨询服务,为我国交通建设事业科学发展再立新功。

      人物简介:

            

凤懋润,1942年出生,原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部专家委员会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

20世纪60年代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桥梁工程专业,研究生学历,从事铁路和公路桥梁工程的勘察设计、科学研究和技术管理40余年。20世纪80年代在瑞士、美国的工程咨询公司工作培训;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主持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高等级公路路线综合优化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大型软件的开发;20世纪90年代作为项目和技术总负责人主持设计了中国首座跨径超千米的大桥——江阴长江公路大桥。曾任多所工科大学的客座教授,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副主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交通建设监理协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国际桥协(IABSE)常务理事等。为中国科协六、七届全委会委员,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被政府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荣誉称号。

询、强化监督的

在成就交通建设事业辉煌的同时,交通工程监理也收获了荣耀。众所周知,交通运输部是工程建设中最早试行工程监理制的部门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就在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中开展了工程监理试点。25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交通监理从引进国外经验到构建起自己的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全行业已经建立起较完善的交通建设监理法规体系,监理队伍迅速成长壮大,监理市场已经基本形成开放、竞争的格局。十万交通建设监理大军正强化素质、扎实工作,开拓高端技术咨询服务,准备为我国交通建设事业科学发展再立新功。作为中国交通工程监理制度25年发展历程的见证人和践行者,我为此深感自豪。

工程建设辉煌,监理功不可没

中国交通建设发展可归纳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的“学习与追赶”时期;第二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的“提高与紧跟”时期;第三阶段为新世纪的“创新与超越”时期。对于“学习与追赶”时期,我记忆犹新。25年前,我在交通系统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华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杰公司”)总经理的岗位上,致力于引进公路建设急需的两大支撑平台,即计算机辅助路桥设计系统和公路工程咨询监理体系,并付诸于中国的实践。美方母公司——伯杰公司(世界排名前五的国际咨询公司)的监理人员参与了世界银行贷款建设项目京津塘、济青等高速公路的咨询、监理和培训中国工程师等工作。我也有机会学习到ICB(国际竞争性招标)文件的编制、FIDIC条款、施工监理等知识,并组成中美联合专家组开展了相关项目的技术咨询活动。曾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的美国伯杰公司董事长路易斯·伯杰老先生在中国走访时,到处宣讲高速公路建设和管理新技术管理经验,频频告诫招投标中要谨防承包商“低报价,高索赔”。伯杰公司的监理人员参与了京津塘高速公路、济青高速公路的建设,华杰公司发挥了“中转站”的后勤保障作用,间接见证了监理在中国起步阶段的历史。在济青高速公路建设中,华杰公司主持编制了国际竞争性招投标文件,成为第一部以中国公司为主编制的满足世界银行要求的标书。此外,伯杰公司先后培训了两批中国监理骨干人才,华杰公司也成立了监理部,培训国内的监理人员。

第一代中国监理人把学到手的管理技术和先进经验,应用于中国公路、桥梁建设的实践。25年前,西(安)三(原)公路建设首次引进,京津塘等高速公路随后跟进实施了FIDIC条款管理,开展了公路工程招投标的运作,揭开了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市场化的序幕,为随之而来的大规模交通建设管理做好了前期准备。监理担负着工程建设质量卫士的神圣职责,为中国交通建设监理事业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对于“提高与紧跟”的上世纪90年代,我别有感悟。这10年,工程监理制在交通系统逐步推广,对于建设项目的科学管理、工程质量的监督和投资效益的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以“规范建设市场准入,严把设计质量关,落实三级质量保证体系”为目标,先后建设了以沪宁高速公路、万县长江大桥和虎门珠江大桥等为代表的一批路桥工程,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把建设质量推向了新的水平。一些符合国情的监理规范逐步成型出台,交通运输部质监总站与各地分站陆续相继成立,标志着在引进消化吸收外来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工程质量监理的整体水平有了“质”的提升。经过十几年的新旧体制、机制的磨合和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实践,1998年交通部推行了“四制”管理,即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项目合同制,确立了路桥建设的市场化管理模式。这样的管理模式既紧跟世界潮流,又符合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在大规模的建设实践中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工程监理体系。八达岭高速公路、长春-四平高速公路和江阴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海沧大桥等多项公路工程,推行“质量振兴”战略,使工程安全和耐久性迈上了新台阶。这期间,我主持了被誉为“中国第一桥”的江阴长江公路大桥的设计工作。1995年我进入交通运输部,先后担任公路司副司长、科技司司长和部总工程师,亲历了20世纪最后10年中国监理的发展历程。

共有4条信息1/41234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