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纵三横”高速公路主骨架全面建成 嘉兴1小时接轨 四大万亿级城市
7月4日,随着苏台高速公路浙江南浔至桐乡段及桐乡至德清联络线二期(简称苏台高速二期)正式通车,浙江省嘉兴市“三纵三横”高速公路网主骨架全面建成,内畅外联的高速公路网有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后去杭州城西至少缩短半小时,太方便了!”得知公路开通,桐乡市民张旭辉难掩喜悦。
作为长三角高速公路网重要组成部分和全国首个县级自主投资超百亿元的高速公路项目,苏台高速二期全长约44公里、总投资约180亿元,像一条黄金纽带联接申嘉湖、练杭、杭州绕城西复线、沪杭、钱江通道北接线等5条高速公路,成为环杭州湾最顺直的南北通道,进一步完善浙北高速公路网,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招商引资“磁场效应”悄然增强
“这不仅是一条高速公路,更是区域协同的催化剂。”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物流提速、产业联动,通车后最直接的利好清晰可见:当地物流企业往返苏南与杭甬地区可缩短2小时车程,桐乡新材料、数字经济与文旅产业通过这条“产业走廊”实现跨区域协同,招商引资的“磁场效应”正悄然增强。
嗅到商机的浙江新广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文平,早在几个月前便启动新工厂选址工作。这座投资1.2亿元的现代化工厂,距离苏台高速公路崇福出口不足2公里。“从崇福出口出发,到杭州、苏州都不到1小时,原材料运输成本能节省5%。我们布局新工厂,就是为接住长三角产业链溢出的‘金豆子’。”王文平说。
“十四五”以来,嘉兴市立足打造高水平交通强市,紧紧围绕“铁公水空”联运枢纽建设战略支撑点,持续掀起“大干交通、干大交通、快干交通”建设热潮,全市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468公里,高速公路密度位居全省第一。
嘉兴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三纵三横”高速公路主骨架构建起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四大核心组团的黄金联络网,使嘉兴成为全国少有的1小时同时接轨上海、杭州、苏州、宁波四大万亿级城市的枢纽节点,为嘉兴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提供了重要支撑,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地理枢纽变供应链价值中枢
嘉兴市高速公路网络的建设对区域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以沪杭高速公路、杭州湾跨海大桥为代表的交通大动脉直接推动产业空间优化重构。日益完善的高速公路网络推动沿线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迅猛发展。
到2025年年底,高速公路网将覆盖全市近八成的国家级、省级开发区。沪杭高速公路沿线嘉善、平湖等经济开发区依托通道优势集聚特色产业,相继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杭州湾跨海大桥联动嘉兴港和宁波临港产业基地,嘉兴港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
近段时间,浙江蚕缘家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向婷雅时不时往新工厂跑。“正式投用后,我们可以直接在高速公路出口接货!”向婷雅笑得爽朗。高速公路网络的完善推动嘉兴贸易竞争力持续提升,使其从地理枢纽升级为供应链价值中枢。依托区位优势及便捷高速公路网,嘉兴催生出“交通—市场—产业”协同效应,形成国内最大的皮革、胶合板、羊毛衫等生产基地及华东最大水果交易市场。
高速公路乡镇覆盖率年底将达92.9%
“至少要比现在快10分钟,跟在杭州城区内通勤差别不大了。”谈及刚通车的苏台高速公路二期工程,每天要驱车在杭州和桐乡两个城市间往返的王文平不自觉嘴角上扬。
公路网建设显著促进沿线经济快速发展,吸引产业、人口集聚,推动嘉兴市城镇化率从2012年至2024年实现近20%的跃升,提升幅度居浙江省首位。2024年,嘉兴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1.51,连续多年保持全省最优,成为全国城乡融合程度最深、城乡差别最小的城市之一。
到2025年年底,嘉兴市域高速公路乡镇覆盖率将达92.9%,其中,“三纵三横”主骨架覆盖38个乡镇,其经济总量约占全市经济总规模的95%,为嘉兴争创新时代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典范提供坚实支撑。此外,嘉兴通过实施市本级及县(市)区域内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累计减免通行费约4.35亿元,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带来显著社会效益。
嘉兴旅游资源丰富,具有独特江南水乡风貌和深厚文化底蕴,高速公路网络的完善同样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目前,高速公路网已实现市域内4A级及以上景区全覆盖,其中“三纵三横”主骨架覆盖超九成的4A级及以上景区,推动观光模式由“过境游”向“深度游”转型,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以申嘉湖高速公路为例,线路串连起西塘、乌镇、濮院等旅游资源,高速通道有效推动“中国古镇看嘉兴”文旅品牌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完善内畅外联高速公路网布局,加快构建高效便捷全市域‘半小时交通圈’,提高既有高速公路通行效率,全面提升高速公路建设、运营、养护管理水平,助力加快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嘉兴新篇章。”嘉兴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