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博雅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行业 > 人物 > 把握水运大势 再造发展......

把握水运大势 再造发展优势——访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华勤

来源:发布时间:2014-05-29 00:00:00
导语:人物

 

记者:作为一个科研单位,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简称天科院)在40年的发展历程中可谓硕果累累,从治理天津港淤泥开始,逐渐走向华北、走向全国,如今更是走向海外,成为中国技术“走出去”的典范。在这40年的发展历程中,贵院主要有哪些成功经验? 

  张华勤:40年来,天科院始终与国家建设、改革开放的步伐紧密相随,始终与水运交通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始终与国际科技创新的潮流遥相呼应,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进,主要坚持了以下基本做法: 

  一是坚持科研立院。科研乃立院之本,天科院紧跟水运工程建设需要,始终把科研创新放在首位,用创新支撑单位的发展。从建院之初较为单一的水动力及泥沙学科研究,发展成为今天集水动力及泥沙、水工建筑、海洋工程、海洋资源、安全环保、勘测设计、工程监理等专业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级水运工程科研机构。从成立之初的6个研究室,发展至今已拥有一个本部两个基地、14个科研中心、3个科技企业、20个试验大厅、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和3个行业重点实验室。此外,我们还拥有门类齐全、装备先进的科研条件,特别是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水动力实验室。 

  二是坚持市场兴院。面向经济建设,天科院坚持技术与市场相结合,促进了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目前我院拥有十大甲级资质,以及若干乙级资质和专业认可认证证书,科研市场规模成长快速,由2000年的3000万元、2005年的1.1亿元、2010年的3.9亿元,再到2013年的6.44亿元,13年时间增长20多倍。我们还敢为人先,坚定实施“走出去”战略,先后为韩国、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印尼以及中东和非洲的近20个国家提供科研服务。 

  三是坚持人才强院。人才队伍的持续建设,是事业的根本保证。回首往昔,老一辈胸怀壮志从四面八方来到塘沽这块热土,俯身江河湖海,几十年勤耕不息,涌现了一大批知名老专家,如今他们中一部分退而不休,依然活跃在科研一线。 

  新世纪,我们坚定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充分发挥老专家的传帮带作用,注重优秀中青年人才的成长,通过选拔青年首席专家、青年科技英才、举办博士论坛等方式,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才培养储备体系,形成了一支在科研实践中成长起来的青年队伍。 

  四是坚持文化活院。40年风雨历程,在天科院的历史中,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潜心钻研、精益求精、自强不息”的科学家精神和“吃苦耐劳、诚实守信、无私奉献”的企业家精神得以传扬。天科院大力宣扬先进典型事迹,唱响主旋律;坚持依法治院、民主治院、以德治院相结合,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代表大会制度;倡导依法办事、按规则办事,实现重大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治“四风”等活动,转变工作作风。 

  记者:2012年,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在天津听取贵院工作汇报时提出了三个“一流”的要求,即奉献一流科研成果,建设一流科研院所和打造一流科研团队。今后贵院将如何通过发展与改革,进一步向三个“一流”的目标奋进? 

  张华勤:杨传堂部长提出三个“一流”的要求,天科院既感到使命光荣,又深感责任重大。要真正实现三个“一流”,唯一的出路就是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一是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通过科研体制改革、人才选拔培养改革、科技评价体系改革等系列改革,扫除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制度性障碍与弊端,整体提升天科院科研创新能力。 

  二是科研转型取得新进展。立足交通运输以建设为主向“建管养用”综合发展这一大背景,天科院在继续巩固内河港航、海岸河口、海洋工程、水工建筑、环境影响评价等传统专业优势和地位的同时,引导和推动传统专业向安全、环境保护、节能和信息化领域转型发展。 

  三是协同创新取得新成效。利用国家级科研平台,进一步加大产学研用合作力度,既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又要合理借用外部科技资源,充分实现水运工程的协同创新。 

  四是国际化建设取得新成果。继续推进“走出去”发展战略,以世界领先的大型水动力实验室的技术条件,主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参与并引领国际水运工程前沿科学研究,加大国际科技合作和开放交流力度。 

  记者:交通运输部明确提出了“四个交通”的发展方向,而就大环境而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的需求愈加强烈、支撑作用愈加明显、引领作用愈加突出。贵院将如何为“四个交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张华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为部直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为“四个交通”建设提供科技支撑是天科院的使命所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天科院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充分发挥公益性科研院所优势,继续开展基础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积极推进沿海港口防灾减灾、深水航道防淤减淤、长江黄金水道通航能力提升、海洋生态修复、海洋工程安全防护等领域的研究工作,着力解决制约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的共性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 

  二是充分利用国家与部支持兴建的科研条件,服务行业发展与社会需要。重点是充分利用部投资建设的国内外规模最大的大比尺波浪试验水槽、大型综合试验厅、土工离心机等先进的科研设施优势,实现科研“大设施”向科研“大优势”转化。 

  三是围绕“四个交通”需求,加快储备性与预备性研究。目前,天科院制定了《安全、环保、节能、信息化专业专项发展规划》,旨在引导和推动传统优势专业向上述四大领域转型延伸。计划用三年时间统筹安排专项资金1亿元开展相关创新研究工作,引进50名安全、环保、信息、节能领域技术人才,完成60项专项科研项目,全面提升服务“四个交通”的能力。 

  四是加快发展战略研究。党的十八大提出“海洋强国”战略,天科院要站在行业发展的层面,在继续做好做强内河、沿海水运工程研究的基础上,从战略上向海洋工程领域的科技创新延伸。在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方面,优化水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发展水路、公路、铁路、民航联运,达到资源共享、节约成本、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