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博雅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行业 > 人物 > 做桥梁建设的思考者...

做桥梁建设的思考者

来源:中国桥梁网发布时间:2014-07-18 13:35:00
导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桥梁,让曾经遥远的距离变得亲近,也让人们的交流沟通变得更加方便和顺畅。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座桥梁,就是当地的一座丰碑。当一座座丰碑屹然树立的时候,我们也应该铭记那些桥梁设计者和建设者们为之付出的辛苦和汗水。

桥梁:与社会进步“共振”

  王昌将对中国桥梁事业以及未来社会的发展持有乐观的态度。他认为,在社会的进步中,桥梁事业的发展也会与社会发展产生“共振”。

以改进桥梁质量为例,王昌将从内、外两个方面给出了自己的理解,而这内外两个方面其实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在他看来,从外部来说,其实需要整个行业有一个健康的、向良性方向发展的环境,把“守信、共益的秩序”建立起来,以突出保护公共利益为主,更理性地处理好决策当中的“非技术性问题”,达到公共利益最大化;倡导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维护公共利益行为,尤其是在保护坚守底线的守信者方面,要有明确的保护机制。

从内部来说,环境的改良说到底不能靠外部去改良,而是要靠自己去改良,换句话说,就是需要参与其中的各方都有一种底线思维,“比如我做设计,对施工的要求我是不会放你一马的,我可能是要更严格,我对施工的失误、错误要追究得更深、抠得更紧;做监理也是一样,对设计交过来的图纸我认真审阅,认真督促施工单位按图施工。”底线思维就是“损他即损己、保护公共利益就是维护自身利益”的逻辑思维;在这种思维模式之下,搞设计的人就是哪怕饭碗丢了我也要干好我这个工作,“让他有这样的底气,社会能保护他有这种底气,那他才能把事情做好”,这就是外部环境要保证的事情。

再比如治理“超载”,一方面我们需要考虑怎样用市场化的手段,而不是单纯的行政化手段,让规矩做运输的人得到最大的优惠,把他需要负担的通行费降下来,所交的税负降下来;让非法的行为付出巨大的市场代价,甚至让他的生存都受到威胁,营造一个长效的制裁环境;另一方面,同时社会各方也要发挥自律精神,形成相互监督机制,如同杜绝酒驾、毒驾一样来看待超载。内、外两方面共同作用,共同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会形成一个良性的结果: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好,我们的行业才会更加健康。

为后学铺平就业路,为中国桥梁网积极建言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一毕业就能进入一个好的发展平台,是即将步入社会的学子们的共同期盼,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无疑是一个极佳的展示自己所学的平台。为此,中国桥梁网记者也带着学子们的问题与王昌将先生进行了交流。

王昌将说,浙江院非常欢迎学生去实习,并且希望学生能尽早跟他们取得联系。进入该院正式工作之前,需要到相关部门实习两到三周,通过实习,实现双方相互了解。期间,设计院考察学生的主要指标包括三个方面的能力:一是品德;二是动手能力;三是团队合作精神。

最后,王昌将也深情寄语中国桥梁网,希望桥梁网成为业界的发言人,能传递正能量,能把设计师、工程师们的所思所想传播出去,真正的成为桥梁之家。

采访手记:

  王昌将说,他特别喜欢茅于轼先生的《中国人的焦虑从哪里来》,他对书里有一句话感触特别深,“每个人都让别人幸福一点,这个社会就会有幸福感”。采访王昌将先生,无疑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他的视野非常广阔,人文、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学科的知识信手拈来,而他围绕的却是桥梁这个充满着结构力学的冷峻之物。王昌将先生无疑是一位冷静的思考者,但他呼吁更多的人成为那个思辨者。因为只有思辨者多起来了,社会将更加和谐,中国桥梁事业的发展也将迎来一个更加健康的发展环境。依托于桥梁事业发展的中国桥梁网,也将为桥梁事业的整体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心力,并伴随着行业的发展,一步步走向她创建的初衷:成为桥梁人的心灵栖息地。

 

共有2条信息2/2首页上一页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