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博雅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 新闻 > 北京的风景名胜知多少......

北京的风景名胜知多少?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14-08-14 09:39:00
导语:01、东城区  【人民英雄纪念碑】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建碑,毛泽东为纪念碑奠基。后经全国广泛讨论,确定碑型,于1952年8月正式动工兴建。1958年4月落成,同年5月1日隆重揭幕。碑通高37.94米,碑座分两层,四周环绕汉白玉栏杆,均有台阶。底层座为海棠形,东西宽50.44米,南北长61.5米。上层座呈方形。台座上是大小两层须弥座。下层大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着八块巨...


06、朝阳区

  【日坛】

  又名朝日坛。在北京朝阳区朝阳门外东南。原为明锦衣卫萧瑛地,明嘉靖九年(1530年)圈建。坛西向,白石砌成一层方台,坛面明代为红琉璃以象征太阳,清代改为方砖■砌。四周有壝墙(矮围墙),正西有白石棂星门三座,其余三面各一座。西门外有燎炉、痊池。东为神库、神厨、宰牲亭、钟楼等。南为具服殿,清乾隆七年(1742年)改建于坛西北角。日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大明之神(太阳)的处所,现为日坛公园。

  【东岳庙】

  在北京朝阳区朝外大街。是道教张道陵正一派在华北的第一座大型道观。元至治二年(1322年)玄教大宗师张留孙及弟子吴全节首建,祀东岳泰山神天齐仁圣大帝。次年继建东西两庑,庑间起殿堂四座,名仁圣宫。元泰定二年(1325年),元主女鲁国大长公主桑哥吉刺捐款建寝宫,天顺元年(1328年)称为昭德殿。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于两庑设七十二司和帝妃行宫。万历三年(1575年)神宗奉太后旨发官帑修葺。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庙毁于火,只存左右道院,次年再建,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复加修葺。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但中轴部分的格局,以及庑廊斗洪和替木的应用等,都保留元代的建筑规制。庙分中东西三部分,东院有娘娘殿、伏魔大帝殿等;西院有东岳宝殿、玉皇殿、药王殿;正院有戟门、岱宗宝殿、育德殿等。殿内原有东岳大帝、侍臣像、神主等,现已不存。院内元明清三代碑石林立,约有百十块,其中元赵孟覜书《张天师神道碑》(俗称道教碑),书法古朴遭劲,是元代重要的书法艺术珍品。

  【西黄寺】

  在北京朝阳区安定门外西北黄寺路。清顺治九年(1652年)

  建,为西藏达赖和班禅来京的驻锡之所。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班禅六世来京因病圆寂,两年后送他的舍利金龛回藏,并于寺后楼前建衣冠石塔,称清净化域塔。塔用精美白石砌成,建于高3米多的石台基上。四角各有塔式经幢一座,幢身下层绘刻经文,四周有石护栏。中央为主塔,基座呈八角形,饰以金顶。须弥座各层均饰以卷草、莲瓣、云彩、蝙蝠等花纹,座的八面各雕佛传奇画一幅,画面有神人、罗汉、信徒,并衬以屋宇、山石和树木,景物细致生动,呼应配合,连成一气,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须弥座转角处又雕力士像一尊,赤背赤足,威武有力。须弥座上承托覆钵式塔身,正面沸龛内有浮雕三世佛,龛旁分雕八个菩萨。整个塔型为印度佛陀迦那式,即大塔四角建小塔,但主塔的结构却是我国西藏喇嘛塔形状,而佛塔上人物、建筑及花纹装饰又都是我国汉民族的传统手法。高超的艺术风格融汇一体,成为清代佛塔建筑艺术上的杰作。

  【全国农业展览馆】

  在北京朝阳区三里屯。占地60多公顷,建筑面积25.500平方米。以雄伟的亭阁式主馆为中心,由长廊和林荫大道连接为一个整体,布局严谨,富有民族风格。主馆前是30.000多平方米的宽阔广场。广场上有大型雕塑、草坪和各种花卉树木。主馆后面是一个大型人工湖,环境幽美安静。农展馆是全国农业展览中心,分为十个不及反动统治者进行斗争。在这里造同形式的分馆,展出我国农业战线就了一大批工人运动的优秀骨干。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名贵特产。

  丰台区

  【大葆台西汉墓】

  在北京丰台区郭公庄西南。1974年发现,是西汉时期燕王(或广阳王)及其王妃的陵寝。为上坑竖穴木廓墓,规模宏大,坐北朝南,平面成“凸”字形,全长明正统九年(1444年)重修。清康熙土堆积高达8米。整个陵墓外有双年)重建。全长266.5米,宽7.5米,便房里陈设着漆案、几案、陶鼎、六栏各有望柱一百四十根,柱头上均客,畅饮歌舞的场景。粹官西北角有个,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桥东的碑坏,但出土文物仍很丰厚。有制作精玉碑,为燕京八景之一。意大利旅行有“渔”字的材料为固体脱炭钢的铁斧。尤其珍贵的是有辆朱斑轮青盖一无二的桥。”桥东为宛平县城,明彩漆绚丽,铸造华美,是西汉实用车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发动侵的发展水平具有重大意义。1983年12月墓廓经复原修葺后开放。

  【长辛店二七革命遗址】

  在北京丰台区长辛店镇内。是一座简陋的小院。正房三间,南北各两间,为民国初年所建。1920年9月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为组织工人运动,邓中夏等深入长辛店铁路工厂发动工人斗争。1921年1月1日在此成立工人劳动补习学校,传播共产主义思想以唤醒工人大众,向资本家及反动统治者进行斗争。在这里造就了一大批工人动动的优秀骨干。史文彬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1976年重修后,将室内复原,并陈丰台区列展出。

  【卢沟桥】

  亦作芦沟桥。在北京西南约15公里丰台区永定河上。为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永定河旧称卢沟河,桥亦以卢沟命名。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40米,最宽处18米,深4.7米,封时毁于洪水,康熙三十七年(1698层回廊,内有梓宫、便房、黄肠题凑。下分十一个涵孔。桥身两侧石雕护博棋等,再现了墓主人生前宴飨宾雕有卧伏的大小石狮共四百八十五长宽各0.57米的盗洞。墓室虽遭破亭内立有清乾隆题“卢沟晓月”汉白美的漆器、陶器、玉器,还有一把铸家马可·波罗(1254—1324)在他的游记中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车,车顶华盖高张,伞骨铜质鎏金,崇祯十一年(1638年)建。1937年7首次完整出土,对研究西汉制造业华战争。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点燃了抗日战争的熊熊烈火,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卢沟桥不仅是一座雄伟的建筑物,也是一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革命纪念地。

  【金土城遗址】

  在北京丰台区凤凰嘴村一带。城最高处约3米,断断续续,绵亘约百余米。金天德三年(1151年)至五年,海陵王完颜亮将旧燕京城的东西南三面城墙向外扩展。其东北角在今宣武门内翠花街,西北角在今羊坊店东黄亭子,东南角在永定门车站以南四路通,西南角即今丰台区凤凰嘴。天德五年从上京会宁府迁都至此,改名中都。金中都城设城门十三座,北面四门,东西南面各三门(一说四面各三门共十二门)。中心部位的宫城,前有广场、千步廊,两侧为官署,西南为园林寺观,东北为商业区。城占地约22平方公里,既继承唐幽州、辽南京的城市建制,又汲取宋注梁城的格局,建筑豪华绚丽。贞祐三年(1215年)被蒙古军攻入焚毁。现存遗迹,即中都城西南角向东延伸部分。西城墙则在高楼村有数米遗迹残存。土城遗址南亩的水渠,应是金代的护城河遗迹。

  【镇岗塔】

  在北京丰台区云岗村。建于金代。平面八角砖结构实心华塔,高18米,塔基上有精美古朴的砖雕花饰。第一层塔身以上有密布的佛龛环绕,每龛内端坐佛像一尊,有的双手合十,有的两手上举,神态庄严逼真。塔的外形有明显的收刹,为我国北方不多见的古塔。

  【燕墩】

  在北京丰台区永定门外大街西侧。是一座砖砌的高台。台上有一高大方形石碑,为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所立。碑为毗卢顶,前后镌刻清乾隆帝撰写的《皇都篇》和《帝都篇》,文字古朴苍劲。

  门头沟区

  【内边长城敌台】

  在北京门头沟区西北山区。分布于沿河口、龙门口、黄草梁、洪水口一线长达40公里的山巅或险隘处。筑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至三年。隶属真保镇紫荆关所辖。原有敌台十五座,其中三座已毁。分上下两层,高约15米,宽10米以上。底层用石条铺砌,墙身砌砖;上层周围有垛口,上下层之间有梯相通。敌台上的石额都刻有编号(自沿字第壹号至第拾伍号),敌台之间有的虽无城墙连接,但能凭地形据险,彼此呼应,形成一道连续性的防线。在洪水口东侧梨园岭还有一座无编号敌台,其形制外观与编号敌台基本相同。

  【百花山】

  在北京门头沟区西北与房山县交界处。海拔1,991米,山阴终年冰雪不化。山中植物繁茂,盛产杉漆、药草、蘑菇、黄花。春夏之交,百花灿烂,色彩缤纷,香气袭人,山因此得名。山中旧有菩提树、仙人桥、望海石、龙王庙、白水庵、瑞云寺、龙潭、摔龙石、金章宗石床等古迹,今古建筑均已无存。

  【戒台寺】

  又名戒坛寺。在北京门头沟区马鞍山,距市区35公里。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建,称慧聚寺。辽咸雍年间法均高僧在此建坛传戒。明上统十三年(1448年)重修,改名万寿寺。清时多次重修扩建。现存建筑多为清代遗物。寺坐西朝东,依山势高低而建,主要有天玉殿、大雄宝殿、千佛阁(已拆除)、戒坛等。戒坛为汉白玉筑高台,平面呈正方形,通高约3.5米,分三层,每层石台四面部镌有文饰和石龛洞,雕刻精致,为明代原物。千佛阁重檐层阁。建筑宏伟,登高可俯视浑河。群岚迭翠,气象万千。寺院还分布多处庭院,格局新颖,清幽别致,颇具江南寺院风貌。寺外塔院内辽塔、辽碑、元幢及白皮松等林木与红墙金顶交相辉映,更使占刹增色生辉。

  【戒台古松】

  在戒台寺内。著名的有抱塔松、卧龙松、活动松、自在松、九龙松、莲花松、凤眼松等。前人有诗曰:“潭柘以泉胜,戒台以松名:一树具二态,巧与造物争。”古松分植于寺内几组重要建筑旁,树型各异,枝干槎丫,不论严寒酷暑,傲然挺立,使得戒台古刹更加恬静肃穆。

  【沿河城】

  在北京门头沟区西北山上。为明代边塞城堡,屯兵要塞。城东西长约420米,南北长约300米,有东西二门,东门名万安(已被拆除),西门名永胜,均为砖石结构。城墙用呆石和鹅卵石砌筑《现大部塌毁)。城中有《沿河口修城记》石碑一座,记载明万历六年(1578年)副都御史张卤督建城防始末。

  【潭柘寺】

  在北京门头沟区群峰环列的潭柘山山腰。因寺后有龙潭,山间有拓树而得名。始建于晋代,原名嘉福寺,故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幽州城”的谚语。唐代名龙泉寺,金皇统时改名大万寿寺,明天顺元年(1457年)复名嘉福寺,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改称岫云寺,其名称更迭频繁,但俗名潭柘寺却流传遐迩。现存建筑为明清两代遗物。殿堂依山势而建,成阶梯形层层高升。东西配殿相辅,古朴雄奇,环境优雅。是一处高山清泉、松柏交翠的自然风景区。寺分东西中三路。中路有牌楼、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已不存)、毗卢阁等。大雄宝殿为黄瓦重檐庑殿顶,大脊两端琉璃鸱吻上,系以黄闪闪的鎏金长链,气势轩昂。毗卢阁踞寺最高点,登阁远眺,如入画境。东路由庭园式建筑组成,有方丈院、延清阁和万岁宫、太后宫等,碧瓦朱栏,修竹挺秀,清泉潺潺,幽雅别致。院内有流杯亭一座,名猗玕亭。西路有戒坛、楞严坛(已不存)、观音殿等,庄严肃穆、瑰丽堂皇。寺外有安乐延寿堂和塔院等建筑,有金、元、明、清各代塔群,玲珑多姿,是研究佛教和古建筑的珍贵实物。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儿妙严大师的墓塔也在这里。三圣殿侧的帝王树,直干探天,粗可数围,相传为辽代遗物,距今已近千年。

  【猗玕亭】

  俗称流杯亭。在潭柘寺东院。亭方形,绿琉璃瓦四角攒尖顶。四周有坐凳栏杆,地面为汉白玉石砌,上凿一蟠龙形水渠,引水入渠中,以耳杯(羽觞)盛酒,放置水渠入口处,耳杯顺水飘流,三五文人雅士。于春日列坐渠旁,取杯饮酒。这是因袭汉魏时曲水流筋的习俗,取修禊禳灾之意。

  【帝王树】

  在潭柘寺内三圣殿旧址东侧。是株银杏树。高30多米,围6—7米,绿荫如盖。传说植于辽代,已有近千年历史,清高宗封它为帝王树。西侧的一棵,枝干丛生,传说每出一帝,树就增生一干,因名配王树。

  ★石景山区

  【西山八大处】

  在北京石景山区东北部西山支脉东麓的翠微、平坡、卢师山之间。八大处指分布在三山间的八座寺庙,即长安寺、灵光寺、三山庵、大悲寺、龙王堂、香界寺、宝珠洞、证果寺。三山峰峦耸翠,山势蜿蜒,翠微山在西,平坡山在北,卢师山在东,南为敞开的平原。八座寺庙错综分布在山下、山麓、山腰及山顶上,旧有八刹之称。

  【长安寺】

  旧称翠微寺,又名善应寺。西山八大处中第一处。在翠微山西南隅平地上。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建。清康熙十年(1671年)重修。寺门东向,院落两进,前殿为释迦殿,后殴为娘娘殿。长安寺过去以奇花名树著称,现存传为元代种植的两棵白皮龙爪松及紫荆、紫薇、百日红、金丝木瓜等珍贵花木。

  【灵光寺】

  西山八大处中第二处。在翠微山东麓。始建于唐大历年间,初名龙泉寺。金大定二年(1162年)重修,改名觉山寺。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再次重修,改称今名。原有辽咸雍七年(1071年)所建的招仙塔,已毁于八国联军,只剩下塔基。1959年,为供奉从招仙塔基中发现的十一世纪“释迦佛灵牙舍利”,在灵光寺内新建一座高51米、八角十三层密檐式佛牙舍利塔和附属殿堂。寺西部有长方形莲池,蓄养各色金鱼,亦为灵光寺一景。

  【三山庵】

  俗称麻家庵。西山八大处中第三处。在翠微、平坡、卢师三山之间,故名。创建年代不详,清乾隆时曾修葺。庵面积不大,仅有一层院落。正殿门口正中有一长方形汉白玉石,上有花纹如流水行云,称水云石。庵南有一敞厅,可于其上眺望山景,旧称”翠微入画”。

  【大悲寺】

  西山八大处中第四处。在平坡山半山腰。始建于无代,原名隐寂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在寺后建大悲阁。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改今名,乾隆六十年(1795年)重修。寺东向,前后殿字三进。前殿中有十八罗汉塑像,形态生动,传为元代著名雕塑家刘元之作。殿后两株银杏树,干粗数围,高耸入云,是八百年前的古树。

  【龙王堂】

  又名龙泉庵。西山八大处中第五处。在平坡山大悲寺西北。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建,后经重修。寺东向,院落二进。庙内有泉水自寺后峭壁之下流出,至第一层院落,经石螭吻(石雕龙头)注入水池,经年不息,称甜水泉。

  【香界寺】

  西山八大处中第六处。在平坡山龙王堂西北。始建于元代(一说唐代),旧名平坡寺,明洪熙元年(1425年)重建,改名大圆通寺。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又重建,改名圣感寺,乾隆十三年(1748年)重修后改称今名。香界寺是八大处的主寺,规模宏大,殿宇五进,左院有乾隆行宫及花园,寺后有藏经楼。

  【宝珠洞】

  西山八大处中第七处。在平坡山顶。有正殿一座及两厢配殿。殿后有岩洞,深广约5米,因洞为砾石胶结岩,形如黑白两色的珠子粘合在一起,因此得名。洞前有敞亭,名眺远亭。

  【证果寺】

  西山八大处中第八处。在卢师山上。隋代创建,初名尸陀林,唐天宝年间名感应寺,明景泰年间称镇海寺,天顺年间改称今名。寺南隅原有水池及吐水石刻龙首,俗称青龙潭,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被八国联军毁坏。寺西北隅有岩洞,名卢师洞,洞上有自山巅横伸出的天然巨石,称为秘魔岩。

  【石景山冰川擦痕】

  在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永定河东侧山坡上。1954年经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鉴定的一处第四纪冰川擦痕。冰川擦痕由冰川夹带的块石在运动时相互摩擦或与冰川槽谷基岩问磨擦形成。痕迹多呈钉子形。模式口的冰川在我国北方第一次发现,擦痕清晰,集中而成大片,保存也较完好。对研究我国冰川学以及地文分期、古生物分布和猿人生活环境等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法海寺】

  在北京石景山区翠微山麓的模式口村。明正统四年(1439年)由太监李童集资兴建。虽历经修缮,仍具明代早期建筑特点。殿宇依山势层迭而上,气度轩昂。山门即护法金刚殿,面阔三间,澈上明造的内檐保存有明代早期的旋子彩画。山门内高台上有天王殿遗址、伽蓝殿、祖师二堂及两庑。正中的大雄宝殿掩映在高大的苍松翠柏之后,面阔五间,黄瓦庑殿顶,外貌金碧辉煌。殿内的明代巨幅壁画,神采隽永,栩栩如生;其中三幅菩萨像,轻纱透体,如飞如流,尤为精湛,是明代壁画中的珍品。


08、昌平县

  【小汤山温泉】

  在北京昌平县东部小汤山南麓。环境清幽,明代已成为皇家禁苑。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建汤泉行宫,于泉畔凿石为浴池。乾隆初增修浴室,并拓地扩建前后宫,帝后常来此沐浴。咸丰、同治以后日趋荒废,复经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的破坏,宫室、器物被毁坏、劫掠。民国初达官贵人在此营造别墅,前宫改为旅馆、浴池,后宫辟为公园,改名汤山别业。解放后改建成小汤山疗养院。

  【巩华城】

  又名沙河城。在北京昌平县沙河镇东。明永乐时曾在此建行宫,正统年间被水冲毁。嘉靖十七年(1538年)世宗诏命修复谒陵行宫,嘉靖十九年以行宫为中心,扩建成巩华城。城方形,南向,边长各2里。城四面有门,皆有石匾。南门内名拱华,外称拱京,东门名镇远。西门名威漠,北门名展思。现城门尚存,行宫及城墙已毁。

  【沟沟崖】

  在北京昌平县西北。主峰高1.670余米,有上崖、中崖、下崖之分。明清时建有瑞峰庵、斗姥宫、娘娘庙、玉虚观等大小庙宇七十二座,今多已不存。相传这里原有飞瀑垂帘、寒泉漾玉、危峰夏雪、古洞春风、南川午月、磴道穿云、松桥隐雾、西寺子钟等八景,其中西寺、松桥等建筑物早已不存。沟沟崖林木繁茂葱茏,清泉长年不绝,山路盘旋曲折,自然环境幽美,是北京郊区以天然景色取胜的游览地之一。

  【明十三陵】

  在北京西北约44公里的昌平县天寿山下的小盆地上。陵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有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等十三处明代皇帝的陵墓,统称明十三陵。各陵除面积大小、建筑繁简有异外,其建筑布局、规制等基本一样。平面均呈长方形,后面有圆形(或椭圆形)的宝城。建筑自石桥起,依次分列陵门、碑亭、祾恩门、祾恩殿、明楼、宝城等。各陵原设有“监”,专司祭祀扫陵之事,现仅存德陵监监墙。十三陵以地面建筑宏伟的长陵和已发掘的地下宫殿定陵为最著称。整个陵区原来四周都有陵墙,正门开在南端,蟒山、虎峪嵯峨两侧,好似一龙一虎踞守大门。从明永乐七年(1409年)修建长陵起到清顺治元年(1644年)修建思陵止,二百多年间都被定为禁地,驻有陵卫。

  【石牌坊】

  在十三陵神路最南端。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建。为汉白玉砌成,面阔五间,六柱十一楼,宽28.86米,坊高14米、夹柱石上雕刻麒麟、狮子、龙和怪兽。云腾浪涌,神态逼真。门上端额枋上雕刻的云纹,给人以柔美飘逸之感。这座晶莹光洁的牌坊是我国现存最大、最早的石坊建筑。

  【石像生】

  在十三陵大碑楼至龙凤门的神路两侧。有石兽二十四座(狮、獬豸、骆驼、象、麒麟、马各四,均二卧二立),石人十二座(武臣、文臣、勋臣各四),为明宣德十年(1435年)整修长陵、献陵时雕造。均用整块巨石琢成。

  【棂星门】

  俗称龙凤门。在十三陵石像群以北的神路上。是一座汉白玉石牌坊。门南向,三门并排,其间联以红色短垣,柱头的云板和异兽,构成门上的装饰,结构奇特。三门额枋中央,都有一颗石琢火珠,故又称火焰牌坊。

  【长陵】

  在天寿山主峰下。是明成祖朱棣和他皇后的陵寝,为十三陵中最早和最大的一座。建成于永乐十一年(1413年)。整个陵园用围墙环绕,分为三个院落,包括陵门、神库、神厨、碑亭、法恩门、祾恩殿、棂星门、宝城、明楼等(现部分建筑已不存)。宝城砖砌,圆形,直径约340米,周长1公里多,上有垛口,形似城堡。内为高大的封上,封土下面就是地宫的位置。宝城南面中央有门,可沿磴道上达明楼。楼呈方形,四面辟券门,中贯十字形穹窿式天花。顶为黄筒瓦重檐歇山式,檐下榜额书“长陵”二字。楼正中有碑一座,额篆书“大明”二字,碑身刻“成祖文皇帝之陵”。除陵园本身外,还有东西二坟,东坟在德陵馒头山南,西坟在定陵西北,坟内分别埋葬十六个为朱棣殉葬的宫妃,因其坟形如深井,故名东井、西井。

  【祾恩殿】

  在长陵第二进院落内。即享殿,是祭陵时行祭祀典礼的处所。明嘉靖年始定此名,意谓感恩受福。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黄瓦红墙,重檐庞殿顶,坐落在绕以汉白玉护栏的高约3米的三层石台基上。面积1.956平方米。殿内有三十二根金丝楠木明柱,最大的直径1.17米、高14.3米。梁、柱、檩、椽、斗拱等构件,也用楠木制作。历时虽有五百余年,仍牢固如初。这样宏伟的楠木建筑物,在我国已绝无仅有。

  【永陵】

  在长陵东南阳翠岭下。是刚世宗朱厚熜和他三个皇后的陵寝。

  其规模不及长陵,但构造精美细致。陵为三进院落,享殿七间,两庑配殿各九间。明楼保存较完整,为十三陵之冠。墙垛用花斑石砌造,斗栱、飞椽、檐椽、额枋都为石雕,宝城垛口和两侧通道也用石砌。清初学者王源曾赞其“玓。。磷磷烂烂,冰镜莹洁,纤尘不留,长陵莫逮”。享殿现已不存,唯残基上留下一块陛石,上雕龙凤,剔透玲珑,栩栩如生,是明代宫殿雕石的杰作。

  【定陵】

  在长陵西南大峪山下。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朱翊钧和他两个皇后(孝端、孝靖〕的陵寝。万历十一年(1583年)朱翊钩趁祭陵之便,带领文武官员、术士、钦天监等在天寿山亲自选定陵址,确定建陵规制。次年动工,历时六年,役使军匠、工匠达三万余人。主要建筑有陵门、祾恩门、祾恩殿、明楼、宝城、宝顶和地下官殿。除明楼、宝顶外,其余建筑屡遭破坏。法恩殿原面阔七间,清兵入关后被毁,乾隆五十年(1785年)修缮,改为五间,民国初年又遭火焚,仅存遗址。明楼为黄琉璃筒瓦重檐歇山顶,檐下榜额书“定陵”二字。四角及合阶都用巨石拼砌而成,枋、椽、斗栱也用石雕。加饰彩画,坚实美观。明楼内的石碑,额篆书“大明”二字,碑身刻“神宗显皇帝之陵”。两侧的宝城,为一圆形城墙,长约750米,砖砌。垛口仿永陵用花斑石垒砌,清时已毁。陵院内外,原建有宰牲亭、神库、神厨、朝房、神马房、神宫监等。地宫位于明楼的正后部,是陵墓的主要部分。1956年5月进行发掘,出上大量珍贵文物,揭开了地下宫殿之谜,为研究明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地下富殿】

  在定陵明楼的正后部,距墓顶27米。总面积1.195平方米,全部拱券式石结构,由前、中、后、左、右五个高大宽敞的殿堂联成。前、中殿为长方形甬道,后殿横在顶端。前、中、后三殿之间各有一道石券门,其檐、椽、枋、脊、吻兽均为汉白玉雕成,檐下有空白石榜。券门下是两扇洁白的汉白玉门,高3.3米,宽1.8米,重约4吨。门扇上均横以青铜铸成的长方形大梁(称管扇),宽84厘米,厚30厘米,重约10吨。石门制作工整细致,设计科学合理。门内有顶门用的“自来石”,通高1.6米,两端刻莲瓣。前、中殿长58米,宽6米,高7.2米,全用“金砖”(大型方砖)铺地。中殿是陈设祭器的殿堂,内置帝、后的三个汉白玉石宝座及点长明灯用的青花云龙大瓷缸和黄琉璃五供。左右配殿为石拱券无梁建筑,长26米,宽6米,高7.1米,中有汉白王垒起的棺床,棺床上面用“金砖”铺砌,中间有长方形孔穴,内填黄土,称“金井”。后殿为地宫中最大的殿,长30.1米,宽9.1米,高9.5米,地面用磨光花斑石■砌,棺床中央放置朱翊钩和孝端、孝靖两后的棺椁,三具棺椁周围放有玉料、梅瓶及装满随葬器物的红漆木箱。

  【居庸关】

  在北京昌平县境,距市中心50余公里。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古代北京西北的屏障。两旁高山屹立,翠嶂重迭,中有长达18.5公里的溪谷,俗称关沟。居庸关之名,取“徙居庸徒”之意。传说秦始皇修长城时将强征来的民夫士卒徙居于此。三国时名西关,北齐时改纳款关,唐代有居庸关、蓟门关、军都关等名称,辽、金、元、明、清各代均称居庸关。这里形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山峦间花木郁茂葱笼,犹如碧波翠浪,因有“居庸迭翠”之称,为燕京八景之一。清乾隆帝所书“居庸叠翠”石碑,原立于关城东南方,现碑已不存,仅余座基。

  【居庸关云台】

  在北京昌平县居庸关关城内。为一过街塔基座。元至正五年(1345年)建。在台上原有三座喇嘛塔,称过街塔。塔在元末明初时先后被毁,明正统四年(1439年)在台上重修寺院,名泰安寺。寺于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焚毁。台用汉白玉石砌成,高9.5米,下基东西长26.84米,南北长17.57米。台顶四周安设石护栏及排水石雕龙首。台座中间南北向开一券门,券洞为五边折角形拱券,可通车马,券门及券洞内雕有迦楼罗(金翅鸟)、大象、猛龙、大蟒神、卷叶花等;券洞内两壁刻四大天王,壁间有用梵、藏、八思巴、维吾尔、汉、西夏六种文字题刻的《陀罗尼经咒》和《造塔功德记》;券顶上正面雕有曼陀罗纹饰五攒,两侧斜面雕坐佛十尊,十佛之间遍雕小佛(千佛);券洞边上雕饰各种花草图案,是现存稀有而精致的元代雕刻艺术杰作。

  【银山宝塔】

  在北京昌平县东北银山南麓古延寿寺遗址上。有金、元两代砖塔七座,人称银山宝塔,是“昌平八景”之一。其中五座为金代墓塔,两座为元代墓塔。有六角和八角两种,砖结构密檐式。塔身向上逐层微有收刹,外廓秀丽挺拔,细部砖雕,手法精细。是研究当时佛教艺术和砖石建筑的珍贵实物。

  【朝宗桥】

  俗名沙河桥。在北京昌平县沙河镇北,横跨北沙河。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建,为京师通往明陵间的大型石桥。全长130米,宽13米,七孔,实心板护栏,形制古朴。桥北有万历四年(1576年)镌刻的“大明朝宗桥”石碑一块。


09、延庆县怀柔县密云县

  【长城一八达龄】

  在北京延庆县。是长城的一个隘口。其关城为东窄西宽的梯形,建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嘉靖、万历年间曾修葺。关城有东西二门,东门额题“居庸外镇”,刻于嘉靖十八年(1539年);西门额题“北门锁钥”,刻千万历十年(1582年)。两门均为砖石结构,券洞上为平台,台之南北各有通道,连接关城城墙,台上四周砌垛口。京张公路从城门中通过,为通往北京的咽喉。从“北门锁钥”城楼左右两侧,延伸出高低起伏、曲折连绵的万里长城。长城全长6.700公里,是世界上古老的伟大建筑之一。远自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相互防御,后来燕、赵、秦三国为防御北方的匈奴、东胡等民族的骚扰而筑起高大的城墙,是为长城起源。秦统一六国,以此为基础筑成一道连绵万里的长城,奠定了今天长城的规模。以后历代对长城继续修整使用,至明代,因北方仍有蒙古族的进攻,东北又有女真族崛起,为加强防御,将过去的土筑城墙部分改为砖石结构,西起嘉峪关,东达山海关,蜿蜒万余里,并沿城墙修筑了许多烽火台。八达岭附近的长城依山势而筑,高低宽窄不一(平均高6—7米,宽4—5米),用整齐巨大的城砖筑成墙体外壳。下部为条石台基,上砌砖墙及马道,墙身内部填满碎石和黄土。墙顶地面铺■方砖,内侧为宇墙,外侧为垛墙。垛墙上方有垛口,下有射洞,以便瞭望和射击。为了防御的需要,分别于山脊的高地、城墙的转角或险要处,筑堡垒式的城台。高大的称空心敌台,多建于冲要处,为上下两层。上层顶部为平台,周围有垛口和射洞,下层为空屋,可驻兵和贮存武器。低矮的称墙台,多建于平缓处,骑墙而筑或凸出墙外,其高度与城墙相等,台四周也有垛口和射洞。长城至清代已逐渐失去防御的历史作用,由于长年受风雨侵袭及人为破坏而日渐荒废。解放后曾分期补修了八达岭关城城楼和南北各四个城台,1978年春又重建了居庸外镇的城楼。

  【人达龄】

  见“长城一八达岭”。

  【詹天佑铜像】

  在北京延庆县青龙桥火车站。像雕塑精致,形象逼真,建于一高大的方形台基上。詹天佑(1861—1919)为我国铁路工程专家,1905—1909年主持修建京张铁路,对南口到八达岭一段山高峰险的艰巨工程,因地制宜采用“人”字形线路以减少工程数量,并利用”竖井施工法”开凿全长1.091米的八达岭隧道,提前两年建成了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条铁路。为纪念他的功绩,1919年在此修建詹天佑铜像,1982年新建詹天佑夫妇墓。

  【慕田峪长城】

  在北京怀柔县城北20公里处的山峦岭脊之上。这一带长城以军都山为屏障,是明代拱卫京师北门的重要防线,与居庸关、镇边城等关口构成一个完整的防卫体系。隆庆三年(1569年)朝廷调戚继光任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都督兼蓟镇总兵,加强北方边防。他加厚城墙,增筑空心敌台,巩固了北方的防务。慕田峪长城和敌台即当时在明初长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墙高5—7米,顶部马道宽约4米;墙身两侧用条石垒砌,中间以乱石灰土堆填。顶部马道两侧均有城砖砌筑的垛墙,垛墙上有射孔。慕田峪一带因山势平缓,故敌台林立,最近距离不足50米。空心敌台高、宽一般均在12米左右,分上下两层。下层为室,上层建望亭。婉蜒曲折的长城如同一条巨龙,游弋在绿色的海洋之中。

  【撞道口】

  在北京怀柔县黄花城西北。是长城上的通道隘口,城门内外分别有明代题刻的“撞道口”及“镇虏关”石额。

  【古北口长城】

  在北京密云县东北部。地势险要,自古为重要交通枢纽。春秋战国时燕国曾在燕山之北始筑长城。唐代曾设东军、北口二守提,五代时曾为战场,宋代时为使臣出辽必经之地,金代称留斡岭,贞祐二年(1214年)建铁门关,元代为大部至上都的必经之路。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建古北口城,名营城。城周长4里余,设东、北、南三门,城墙今依稀可见。古北口一带长城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横跨在潮河之上,下设三道水门,是长城建筑中不多见的胜景。

  【龙泉寺戚继光诗碑】

  在北京密云县。戚继光(1512—1587)是明代著名爱国将领,戍边时曾在密云石匣驻防。万历三年(1575年),游密云龙潭时,曾赋游龙潭七律一首,刻碑留龙泉寺中。

  顺义县通县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

  在北京顺义具焦庄户。抗日战争时期,焦庄户人民为抗击日本侵略军在村中挖掘地道,并和附近村庄沟通。地道纵横交错,全长11.5公里,内有瞭望孔、射击孔和翻板,并修有暗堡和炮楼,没有指挥所和休息室,构成一座能防能打的地下长城。出入口设于炕头、锅底、碾盘、牲口槽下或水井口等处。在地方武装和邻村民兵的配合下,利用地道曾多次打败敌人的进攻。解放后建立纪念馆,举办斗争史展览,并开放部分地道干线供参观。

  【永通桥】

  在北京通县,横跨通惠河上。因距县城西八里,俗称八里桥。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建。三孔石拱桥,南北向,全长50米,宽16米。桥两侧护栏雕饰精美,每侧望柱各三十三根,柱头雕石狮,桥头成以石兽,正中桥孔东西泊岸上雕镇水兽共四个,作伏踞状,形象生动。桥以东有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御制通州石道碑一座,详载自京师至通州筑路情形。

  【李卓吾墓】

  在北京通县。李卓吾(1527—1602)名蛰,号宏甫,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明思想家、文学家,著有《焚书》、《藏书》等书,因反对封建札教和假道学,触犯朝廷,被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之罪下狱致死。友人马经纶将他收葬在通县北门外马氏庄迎福寺侧。1954年迁至城北大悲村,1983年又移至城北公园西畔。墓前立其好友焦竑书“李卓吾先生墓”碑,碑阴有詹轸光于万历四十年(1612年)书《李卓吾碑记》和《吊李卓吾先生墓二首》。


10、房山县

  【十渡】

  在北京房山县拒马河中上游。水从张坊进山,经六、七、八、九渡到此。这里河谷宽阔,流水潺潺,谷壁峭立,如刀削斧劈。两岸山石嶙峋,在晨雾中时隐时现,远淡近浓,犹如一幅泼墨山水画。河旁小村,卵石砌墙,碎石铺路,前临河滩。背衬青山。每当夕阳西斜,青烟缕缕,奇峰翠峦,倒映河面,极富诗情画意,被誉为北国的桂林山水。

  【万佛堂】

  又名万佛龙泉宝殿在北京房山县磁家务南面山坡上。是一座明代无梁建筑。堂内三壁嵌满唐大历五年(公元770年)镌刻的“万佛法会图”汉白玉浮雕。正中雕释迎佛坐像,两侧雕分乘狮、象的文殊、普贤菩萨,前后还有天王、神人、侍佛者等,或双手合十,或献花荐宝,形态不一。其中西南壁伎乐天浮雕最为精美,天人持各种乐器作弹奏之状,肌肉丰满,形态自如,是唐代雕刻艺术的杰作。万佛堂下有孔水洞,原为一岩溶洞穴,洞内有泉,水势汹涌。洞壁存有隋大业十年(公元614年)刻经和隋唐时代雕像。刻经大部溺于水中。洞附近小岗上有一座辽代华塔和一座元代砖塔,华塔上有“咸雍六年”、“寿昌七年”等题记,为探讨我国华塔出现年代提供了实物资料。

  【上方山】

  在北京房山县南部,大房山支脉。主峰海拔880米。隋唐时已成佛教胜地,以后历代扩建修葺,成为规模巨大的房山佛教区之一和京郊游览地。山峦秀丽,古木参天,有云水洞、天柱峰等九洞十二峰和以兜率寺为中心的七十二庵等古迹,分布于群山之间。兜率寺殿字巍峨,佛像庄严。云水洞钟乳遍布。酷似人兽神佛雕像。天柱峰陡峭险峻,至今无路可通,七十二庵因年久失修,多已残坏。

  【云水洞】

  在上方山兜率寺西约3公里。上方山著名风景之一。为南北向的石灰岩溶洞,纵深约600米,有七座洞厅组成。洞内遍布钟乳、石笋、石花、石幔等,错落变化,层出不穷。因景题名,传有一百二十景之多。洞口面南,全洞仅有一个出入口,天然光不能进入,进洞须仰仗火炬照明。1980年初,洞内筑水泥游径,并扩展洞口,装设照明彩灯,供人游览。

  【中国猿人遗址】

  在北京房山县周口店村。西北群山环抱,峰峦透迄,东南则沃壤千里,周口河婉蜒向南,村西并列着两座小山,因盛产中药尤骨而称龙骨山。山由奥陶纪石灰岩构成,高出河面70米,中国痕人遗骸及其文化的洞穴即在此。洞穴是中国猿人藏身和保存火种的地方。中国猿人也称北京猿人,距今约五、六十万年,属更新世中期。第一个头盖骨于1929年12月由我国古车物学家裴文中发现,以后经多次大规模发掘,共挖出约25,000立方米土石,发现人类化石、文化遗物和大批脊椎动物化石。其中人类化石有较完整的头盖骨五具、头骨碎片九块、面骨六块、下颌骨十五块、牙齿一百五十二个及断裂的股骨和腕骨等,分属四十多个男女老幼个体。十万件石器材料及用火的灰烬遗迹和烧石、烧骨的发现,证明中国猿人己有了控制火和制造工具的能力,遗址的发现,为研究人类起源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科学基地。

  【周口店鱼化石产地】

  在中国猿人遗址南约1.5公里。比河床高出约60米。是一处淡水鱼化石产地。为一澡盆状的袋状堆积,由黄色成层的细砂岩和红褐薄层粗砂及小砾石组成,鱼化石多产于中下部的细砂层中。1933年及解放后经多次发掘,共发现鱼化石二千余尾,分布稠密,有的重迭在一起,大部保留头、体、尾、鳍的原来形状,有的还保留着鳞片。品种有短头魜、席禔刺魜、云南魜和四川魜。前两种为绝灭种。后两种为现生种,是研究北京地质地理变迁的重要实物资料。

  【山顶洞人遗址】

  在周口店龙骨山上。洞内曾发现三个完整的头盖骨和一些残骨,分属七个不同个体,比中国猿人的体质有明显进步,能掌握人工取火及钻、磨、锯等技术,并具有美的观念。在死者身旁置放亦铁矿粉未可能是原始宗教信仰的萌芽。同时出上的还有石器二十五件以及骨器、装饰品等。山顶洞人代表一万多年前新人的类型,是研究人类进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新洞人遗址】

  在周口店龙骨山东南角,1973年发现,是一处有价值的古人类遗址。洞里发现牙齿一枚、石器和大量动物化石。牙为成年个体左上牙,因多熟食,比中国猿人牙小,但比山顶洞人牙大、牙根也长。经科学测定,距今约十万年,介于中国猿人和山顶洞人之间,称新洞人。

  【良乡多室佛塔】

  俗称良乡塔。在北京房山县良乡城东北的燎石岗上。

  建于辽代,平面八角形,高约36米,五级空心楼阁式。塔身第一层高大,正东南西北各辟券门,其余四面开直棂窗,檐下有隐作斗拱,有梯可登。四面原有佛龛,佛像已遭破坏。登塔可北望都城,南眺涿县。现为北京地区唯一的楼阁式塔。

  【云居寺塔】

  在北京房山县南尚乐水头村,距市中心75公里。寺依山而筑,坐西朝东,中路有五层院落,六进殿宇;南北两路有僧房客舍及行宫院落,两侧各有砖塔一座。为隋代幽州智泉寺僧静瑰所建,在抗日战争期间毁于炮火,现仅存一座北塔及其四隅的小石塔。静玩承其师慧思遗志,发愿刻造石经,从隋大业年间至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逝世,三十年间刻经不辍。云居寺东北方石经山有藏经洞,收藏所刻经板。静碗死后,历代有人续刻,自隋至明,共开凿藏经洞九个,藏石经板四千一百九十五块,辽金时又在寺南侧挖穴,埋藏经板一万零八十二块。辽天庆七年(1117年)在穴旁筑塔,即云居寺南塔,也称压经塔。现存北塔,叫舍利塔或罗汉塔高30米。塔身二层锥形顶,也是辽代所建,四角尚存四座唐代方形小石塔。云居寺及石经山附近,还保存有唐代、辽代石塔及辽代砖塔共六座,这些佛塔和石经板,都是研究中国书法和宗教史、美术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琉璃河商周遗址】

  在北京房山县大石河左岸的旧城、刘李店、董家林、黄土坡、立教、庄头等村较高的台地上,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重点在董家林、黄土坡二地。经调查钻探和发掘,发现居住地、古城墙、墓葬区等遗迹,出上大批造型奇特美观的青铜器,其中大部分铸有铭文,有的还有“匽侯”字样,证实周初燕国的封地就在北京。是我国目前所存商周遗址中较重要,的一处。

  【元上城遗址】

  在北京城北3公里,地跨海淀、朝阳两区。是元代大都城遗留下的北部城墙(包括西城墙北端一段)残迹。最高处约6米,基底宽约15米,延续长约12公里。金贞祐三年(1215年)蒙古骑兵攻陷中都城,城毁于兵火。元至元三年(266年)世祖放弃中部,决定以琼华岛为中心规划新的都城。次年开始动工兴建,至元九年正式命名大部。以后陆续兴建大庙、社稷坛及其他官署衙门、寺庙,并在太液池西岸建隆福宫(皇太后正宫),至元二十一年大都城全部建成。至大无年(1308年)又在隆福宫西兴建兴圣宫(皇太子正宫)。元大部的基本规模,在世祖时即已定型。其南城墙在今东西长安街的南侧,东西城墙和明清北京内城东西墙位置重合,北城墙及西城墙北段,即为残留的元土城遗址。大部城四面共有城门十一座(北面二门,其余各面各三门)。城角四隅设角楼,城墙为夯上板筑,占地50平方公里,周长28.6公里。城规模巨大,建筑华丽,当时即已闻名。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建元大都城,将北城墙向内缩进3公里。永乐十四年(1416年)拆毁了大都宫城,重建了新宫城,即紫禁城。

  【东南域角角楼】

  在北京建国门南侧,北京火车站东南。地跨东城、崇文、朝阳三区。明、清两代北京内城东南转角处的防御性建筑。明初修筑北京城垣时,在内城的四隅各建一座角楼(其他三座角楼已不存),楼平面成矩尺形,凸出于城墙转角处。灰筒瓦绿剪边重檐歇山顶,转角处正脊相交处饰以宝顶,内檐铺设楼板三层,有木楼梯相通。楼建于砖石台基上,内侧西北两面各开一门,通向城墙顶上,外侧两檐间和四面墙上辟有一百四十四个前窗(射孔)。它是北京旧城中仅存的一座角楼。

  【北京地下铁道】

  1965年始建。U69年7月正式通车。横贯北京城东西。东起北京火车站,沿古城墙根西行,经前门,出复兴门,过木梆河,芽八宝山,绕翠微山,直抵石景山麓的苹果园,营业里程24公里。全程设十六个站,由地面站厅和地下站厅组成,都用大理石铺砌,清雅大方。每个地下站厅建筑别具一格。地下铁路行驶电力机车车辆,双轨运行,最高时速80公里。车厢内装有空气调节器和通风设备。

  【关沟七十二景】

  在北京昌平县南口至延庆县八达岭之间的20公里山沟两侧。关沟一带两山屏列,一水经流。北魂郦道元《水经注》谓此“山岫层深、侧道褊狭,林鄣邃险,路才容轨,晓禽暮兽,寒鸣相和,羁官游子,聆之者莫不伤思”。十世纪后,关沟成为京师至塞外的通衢要道,车马骆驼不绝于途。人们把这里的山水名迹汇集成七十二景,其中有些是真实写照,有的则属附会传奇,且名称说法各异,也有地址不清,无从查考者。

  【仙枕石】

  在居庸关北,路旁沟坡上,是关沟七十二景之一。高约3米,面积约50平方米,石形似枕,俗呼仙人枕。石西面刻吕贲和书“仙枕”二字,旁刻一段记事曰,”嘉靖乙卯三月十二比虏犯古北口,奉命率三镇兵二万余,系由居庸关入援。廿二日虏败遁,甘三日班师,取道怀来郡,虎阳河。总督军务兵部尚书灵宝许论题。”石南有落款“太行散人”作的两首游八达岭诗。

  【自凤冢】

  在居庸关附近。是关沟七十二景之一。相传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武宗微服出行至山西大同府,携酒家之女李风同归(京剧游龙戏凤》即写此事),行至居庸关,李凤暴卒,即葬于关西山上,冢北京市(63)成,上覆之上一夜尽白,俗称白墓。又名李凤姐坟。

  【穆桂英点将台】

  在居庸关附近,是关沟七十二景之一。为一方形大石,上面较为平坦,有斑痕类似足印,传为当年穆佳英点将处。关沟一带有关杨家将的传说,由来久远。早在明嘉靖年间修的县志里,就有“六郎城”的记述。关沟一带当时属辽的领域,既非宋朝边关,也非辽宋战场,杨家将中的人物,不可能到达。只是由于抗辽爱国英雄杨家将的业绩,为历代各族人民所传颂和怀念。因而传奇性地反映在关沟景物中。附近青龙桥和四桥村一带还有五郎庙、六郎影、六郎寨等,也属关沟七十二景之一。

  【白果树】

  在四桥子材。是关沟七十二景之一。树身粗数围,枝丫参天,苍劲挺拔,相传植于唐代,距今已千年。白果树学名银杏,又称公孙树,雌雄异株,此树结果,为雌株。

  【弹琴峡】

  在三堡附近。是关沟七十二景之一。山崖侗口建小阁,崖石刻有“弹琴峡”三字。崖下清溪流于乱石之间,淙淙有声,空谷传音,声若弹琴。

  【乌龟石】

  在三堡附近公路右侧。是关沟七十二景之一。有巨石形似龟。相传从前这里有只乌龟从山上下来,搅海翻江,兴风作浪,被王母娘娘用金替钉住,乌龟化作巨石,金簪变为桑树。

  【天险】

  在八达岭居庸外镇东北公路旁的山岩上。是关沟七十二景之一。悬崖上刻有隶书“天险”二字元时曾屯军于此,称为“居庸北口”。由岭下视关城,若建瓶,若窥井。故古人云“居庸之险不在关城而在八达岭”。

  【青龙倒吸水】

  在八达岭“居庸外镇”关门外北侧山脚下。是关沟七十二景之一。这里山石呈灰黄色,独有一条青色岩石直通一孔泉池,宛如一条青龙倒吸泉水。

  【望京石】

  在八达岭居庸外镇关门外南侧。关沟七十二景之一。石长7米,宽2米,上刻“望京石”三字。天气晴朗时,站在石上朝东南顺关沟方向可遥望京城。群峰错峙,一线豁开,景色殊异,相传八国联军入侵,慈溶西逃时,路过此地曾立石上回望京师。

  【岔道城】

  在八达岭西约1.5公里。为砖石结构,呈不规则长方形。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筑。周约1公里,有东西二门(已毁),关沟至此分二岔道,一出延庆,一出怀来,昔为驼运冲途。明永乐年间常驻重兵,为八达岭之外藩前哨。《居庸志略》称:“八达岭为居庸之禁肌,岔道又为八达岭之藩篱”。附近的烟墩也筑于此时。

共有7条信息7/7首页上一页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