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博雅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博苑 > 原创 > 妈妈的“名言”...

妈妈的“名言”

来源:中国船级社实业公司副董事长 程志虎发布时间:2014-07-21 08:46:00
导语:散文

 

                                    从“扁瓜子论斤称”说开去

                                   (2011年10月27日,盘山)

                                            (一)

    这几日,三哥志玉和嫂子白梅来北京、石家庄出差,顺道看望我们。正巧我从中山工地返回北京,领他们一起来到盘山别墅,算是休闲度假。

    时值深秋,这里的气温比市区低多了。前后院里山楂树、冬枣树和柿子树的叶子已经发黄变红,爬满藤架上的葡萄与南瓜藤蔓,大多数叶子已经枯焦,依旧悬挂在头顶上的那几个老南瓜,金黄色的躯体上似乎又多了一层厚厚的白霜;只有窗前的那垄秋白菜,依然绿意盎然。几枝傲然独放的月季花朵,在萧瑟秋风中,分外妖娆。

    拉藤、除草、剪枝、浇水,白天在园子里忙乎了一天,晚上边看电视边嗑瓜子。志玉说:乖乖隆的咚,"扁瓜子论斤称嘚嘜"!一句话,引得大家一晚上都在痴笑。

    这是妈妈常说起的一句话。所谓扁瓜子;,其实就是西瓜子。妈妈年轻时,大家都不富裕,有一碗清汤滑水能够吃饱肚皮就已经很不错了,谁敢奢望吃什么扁瓜子?!偶尔吃到几粒,就已经是口福不浅,十分难得了。如果"扁瓜子"能够论斤去称,那是何等的奢侈、何等的气派!

    在妈妈年轻的时代,"扁瓜子论斤称嘚!”,是一句带有明显讽刺、挖苦含义的话语,通常形容那些"好吃懒做”的人,明明知道自家的生活条件达不到,不去辛勤劳动创造财富,却偏要打肿脸充胖子,摆摆阔气,掼掼派头,超前享受一下奢侈的生活。你想想,"扁瓜子都论斤称”的人,不是"败家子”,是什么?!

随着时代的变化,妈妈这句"经典名言”的含义,也不知不觉发生了深刻而彻底的变化。如今从妈妈的嘴里,依然能听到"扁瓜子都论斤称嘚”的话,其含义早已不再是讽刺与挖苦,而是一种感慨,一种调侃,一种发自内心的、对如今幸福生活的自豪与满足。

     "笑煞人嘚,扁瓜子都论斤称嘚!┅ ┅ 想弗到日脚(注:丹阳话把日子说成"日脚”)能过到格一天,做梦都要笑出来嘚!” 妈妈自言自语说这些话时,总会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同样这句话,只要是从妈妈的嘴里说出,就特别引人发笑。事实上,这句话之所以"经典”,一方面在于它的内涵极其丰富,再就是妈妈对这句话的精彩演绎。无论是早年的讽刺挖苦,还是如今的感慨与满足,"扁瓜子都论斤称嘚!”这句话在妈妈的嘴里,总是拿捏得那么精准,那么恰如其分,那么逗人开心。

妈妈人生阅历丰富,历经生活磨砺。无论是旧社会大户人家的二小姐、有着一双巧手的小媳妇,还是新中国上海大中华橡胶厂的车间主任与生产标兵,再就是回乡务农后的妇女主任,即便在最艰难的"三两七钱”时期,拉扯着一大帮孩子的妈妈,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勤劳节俭,善解人意,风趣幽默。

    最让人敬佩的,是妈妈的与时俱进。如今,妈妈已经86岁高龄,依然思维敏捷、见解独到、乐观开朗,这与妈妈宽和豁达的性格是分不开的。有时候,妈妈会故意说一个笑话,逗得我们笑一个晚上!

    三哥志玉用最夸张的"乖乖隆的咚”加强语气,说出了一句妈妈的"经典名言”,能不发笑吗?!如果妈妈当时也和我们在一起,或许她老人家的笑声最为响亮。

                                            (二)

    "扁瓜子都论斤称嘚!”,只是妈妈常常说起的一句话。因为这句话在不同时代其含义上的彻底颠覆,折射出了我们的生活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本身就很逗人开心;再加上妈妈在特定场合不失时机的精彩演绎,因此就成为了"经典”。

    或许,这句话还算不上妈妈的"经典名言”,类似令人发笑又饱含哲理的话语,还有很多很多。这些话用"丹阳方言”说出来,非常押韵,生动有趣,总会让你     笑出眼泪。笑完以后,心里酸酸的,苦苦的,有时又是甜甜的。你会若有所思,进而感慨万分。

    昨晚一阵痴笑过后,志玉希望我对妈妈的"经典名言”进行系统性归纳整理,"趁妈妈还健在,有些不明白的内容,可以当面向妈妈请教”。

    着魔似的,我和志玉开始回忆和罗列妈妈的"经典名言”,一不留神已经到了深夜一点多钟。期间,居然还给天津60多岁的大哥打了几次电话,请他帮助回忆。没想到的是,大哥也来精神了,一会儿打来一个电话。两点钟了,又听到大哥的电话:"我又想起了一句!┅ ┅”

    妈妈说,"嘴是没底的篓,上床还吃只鹅”。可不是,今日晚饭都快要吃完了,大家感觉胃口不错,又烧了一大盘"红烧排骨”,照样吃得精光。

    妈妈说,"吃弗穷,用弗穷,算盘不到一世空”。妈妈口中的"算盘”,用词非常精准,寓意十分深刻。这些年,也常常听到诸如"吃不光,用不光,计划不到输光光”一类的名言警句,句子中的"计划”二字,比起妈妈口中的"算盘”,差得实在太远了。我曾经在上海工作生活过十几年,上海人将某些愚蠢糊涂的人称之为"洋盘”,与妈妈口中的"算盘”,或许有些渊源。你想,不会打"算盘”的人,不是"洋盘”是什么呢?!

    计划重要,谋划更加重要,聪明的人一定要精于算计。尤其在那万恶的旧社会,苛政猛于虎,人情薄如纸,社会竞争那么惨烈,大家的生活都很艰难,又有谁能够帮得了谁呢?!如果你的"算盘不到”,那就只有受穷挨饿的命了,怨谁呢?!

    有些人是妈妈最看不起的,那就是"到东吃猪头,到西吃羊头”四处混吃混喝的人,再就是"懒得出蛆,连虱子都弗肯掐煞一格(注:懒得连虱子都不愿意掐死一个)”的人。妈妈说,"天上有得漏嘜,还得起一个早嘚!” ,可不是吗?!

    还有一种人妈妈也不喜欢,那就是"棺材里都伸手嘚”的人。千万别理解错了,妈妈的这句话,讲的并不是那些向棺材里伸手的"盗墓贼”,而是指那些"已经进了棺材”的人,居然还在"算计”,还在"向外伸手”,可悲呼?!可叹呼?!可恨呼?!

    妈妈最经典的一句名言,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阎王吃小鬼”。这句话着实有些深奥,关键是"小鬼”的涵义难于理解。志玉说,"阎王”嘛,身边有的是"小鬼”,那就抓几个"小鬼”来吃吃了吧。问题是,在"阎王”身边,你也只不过是一个"小鬼”而已,假如一不小心把你抓去了,那你怎么办?!很显然,志玉并没有真正理解妈妈这句话的涵义。

    "那就打一个电话问问姆妈吧”!志玉果真给妈妈打去了电话。电话那头,妈妈的笑声依然那样爽朗:"嘿嘿嘿,书都把(注:被)你念到屁眼里去了!┅ ┅”

放下电话,志玉说:"我晓得了,这里的小鬼,并不是小鬼,是小鬼鬼的意思”。什么"小鬼”、"小鬼鬼”,越说越糊涂。说实话,对于这句话,我还是领会其意的,只是一开始没有对志玉说出来而已,主要是想让他出出洋相。

    妈妈口中的"鬼”,其实是一个动词,与"谋划”、"策划”、"算计”的意思有些接近,似乎还有"扇小扇子”、"煽风点火”、"搬弄是非”的含义,用上海话"捣浆糊”三个字来解读,或许最为贴切。

    平时说某人是"老鬼”,喊小孩为"小鬼”,骂别人是"死鬼”,这里的"鬼”,是一个名词。如果换一个说法,说某某人"很鬼”,则"鬼”就成了一个形容词了,意思是说这个人门槛精,很机灵,甚至于还会在背后搞些见不得人的小动作。妈妈口中的"鬼”,与形容词"鬼”涵义接近,但更加强调动作特征,更加活灵活现。

    每次当我听到妈妈说起这句话,我的眼前似乎总会浮现出一个黑影,鬼鬼祟祟跟在阎王背后扇着小扇子。┅ ┅如此解剖开来,这句话似乎不够高尚。

    这实在是大错特错了。这种解读,并没有真正领会这句话的深层涵义,可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请注意,妈妈可是从那万恶的旧社会走过来的人,这句充满心酸的俏皮话,道尽了人间的苦难和艰辛。你想想,在那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你只能在"阎王”手下"痴前落后”地讨生活。阎王是谁呀,你惹得起吗?!靠着阎王,你不吃小鬼,那就只能去吃西北风啦!别忘了,你家里可是上有老下有小,还"挣扎在死亡线上”呢!如此说来,即便你并不喜欢做那些"小鬼”勾当,你也没有其他法道,说到底还是被"阎王”逼出来的。或许,这就是现实生活。

    妈妈还有一句名言,所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阎王吃小鬼”,道理极其类似。"东山老虎吃人,西山老虎也吃人”,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

    妈妈的这些"经典名言”,就算放到当今社会,也有一定道理。你敢站出来理直气壮地说,你从来就没有做过"鬼”吗?!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世界上,有时候人与鬼其实也没有多少分别。

                                                 (三)

    妈妈的经典名言,寓意深刻,充满哲理。解读妈妈的"经典名言”,能够从中得到许多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妈妈常常教导我们,要有远大的抱负并为之拼搏,要经得起风浪,尤其在遇到困难遭受挫折的时候,要沉得住气、受得了气,要吃得起苦、吃得起亏,"龙门要跳,狗洞也要钻”; 做人要有自知自明,不能有非分之想,"麻雀雀弗要跟雁飞”;做事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温汤里的灯笼,要天天挂!”,遇事要乐观开朗,不能畏首缩尾,"船到桥,直喵喵”;凡事要有预见性,要有风险防范意识,"六月里出门带寒衣”、"天兴防水落”、"穷在家里,富在路上” ┅ ┅

    妈妈常说,待人要有平常心,就算某个人"十八个画字匠都画不出来”(注:一句经典笑话),也不能把人看扁了,因为"砖头瓦排都有翻身的时候!”

    妈妈一生光明磊落。她常常教导我们,为人要谦虚、诚恳,既不要攀炎附势,又不能盛气凌人。对于那些"屁股奈文车桁(注:屁股上横木桁)”的人,妈妈总是敬而远之。

    对于子女们的婚姻家庭,妈妈的话也非常经典,"对象对象,一定要对得像嘚”,"千年的姻缘来相会,八百年之前就结成婚”了,着急什么?!

    在妈妈众多的"经典名言”中,被公认最有代表性的一句话,就是"自家吃到嗻下罄缸(注:茅坑),把人家吃到嗻传四方!” 这句话集中体现了妈妈的人生智慧和处世哲学,使我们终身受益。

    妈妈勤劳一生,年轻时"打狼捉虎”,"跌跟头都要抓一把烂泥”,但她从不吝啬小气,尤其是对待朋友,非常慷慨大方。妈妈这句经典名言的意思是,再好东西如果自己吃了,终究是拉进茅坑;如果拿出来给人家吃了呢?人家会记住你的好处,你的大方,你乐善好施的品格,一定会传遍四方。

    妈妈的远见卓识,远非一般人能与之相比拟。她常说,做人不能太势利,不能凡事都要追求回报。事实上,"一铜(注:铜钱,人民币)不落虚空地”,你的付出一定不会落空,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对妈妈这句话最佩服的,或许就是三哥志玉。"妈妈的话,可以掴药嘚!”志玉向我说起了他亲身经历的一个小故事。

    八年前,志玉的工厂规模并不大,每年也就是几十万利润,又赶上了全球金融危机,工厂面临生存与发展的严重威胁;加之闺女程艳在英国读书,经济压力非常大。年关将至,当志玉带着礼物风尘仆仆从丹阳赶到河北催讨他那百多万货款时,那家早已濒临倒闭、正在苦苦支撑的企业,几个老总们更是一筹莫展。他们告诉志玉,常州的一家企业同样因为十几万债款,将他们告上法庭,目前企业的财务账号已经被冻结┅ ┅

    "我们也知道,您闺女在英国读书,经济很困难。但您一定要相信我们,我们正在与清华大学以及国外的几家通讯大公司洽谈合作,准备引进新技术、新产品,将来还要在境外上市,┅ ┅”老总们信誓旦旦。称兄道弟、一醉方休,回家时的收获当然是杯水车薪。

    接连三年,同样的时间地点,同样的人物场景,同样的称兄道弟,同样的一醉方休,回家时的收获同样是杯水车薪。不同的是,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些货款已经不可能讨回了。只有妈妈,嘴里依然重复嘀咕着那句老话,"一铜不落虚空地”,告诫志玉"眼皮头不好太浅”。志玉呢,几年来依然一如继往,从没有停止给该企业供货 ┅ ┅

    奇迹,就这样发生了。三年前,当这家企业与国外几家大公司成功合作后,不到两年时间居然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无巧不成书,这家改组后的新公司,居然起名"四方”。挂牌仪式,"四方”所邀请的第一个贵宾,便是那个在患难中与几位老总们"称兄道弟、一醉方休”的三哥志玉。三哥志玉的患难真情,感动了"四方”,传遍了"四方”。

    这几年,三哥志玉得到了四方公司的鼎力支持,生意越做越大。如今,该上市公司将要在丹阳投资十多亿元,组建新的生产基地,董事会上三哥被聘为总经理┅ ┅

     类似三哥志玉的故事,在我们身上,其实也有不少案例。妈妈对我们做人处世的影响之大,可见一斑。妈妈常常对我们说,"不识字,要识世”,太深刻了!妈妈的人生智慧,处世哲学,文化修养,其境界之高远,我辈实在是望尘莫及。

                                                         (四)

    妈妈是一个乐观豁达的人,也是一个风趣幽默的"语言大师”。解读妈妈的"经典名言”,我能强烈地感受到妈妈的亲和力、感染力和领导能力,看到其中闪耀着的智慧的光芒。

    妈妈常说,"一句话把人讲得笑起来,一句话把人讲得跳起来”。或许,这在妈妈众多的"经典名言”中,也是代表作之一。

    上高中时,我的好朋友、同班同学王建华,性格特别耿直,快人快语,常常因为语言不当闹出一些笑话来。有一次,一道物理题目把他给难住了。他拿着题目找到了物理老师,劈头就问:"赵老师,这道题目您会不会做?”结果不必说了,赵老师看也没看,一句"不会做!”,把王建华给打发回来了。果真,一句话,把赵老师也说得"跳了起来”!

    还是三哥志玉小时候的故事。当听到妈妈"志玉最爱吃辣椒嘞”的夸奖后,居然"巴咕巴咕”连吃了几大口,终于顶不住了,哭了出来!大家能不笑吗?!志玉哭得更伤心了。

    妈妈逗乐说:"哭得好看!十八个画字匠都画不出来”!志玉呢,终于破涕为笑。

    无论是做家长,还是做领导,妈妈都特别注意方式方法,强调表扬为主。妈妈说,"打煞人要抵命,哄煞人不要抵命”,讲的就是要善于表扬和激励,也是妈妈的代表作之一。

    "志玉,分金桥(注:自留地名)的山芋苗只有你去浇,你晓得把水从根头浇下去嘚!中玉,二分头(注:自留地名)的水只有你去咣,你晓得把四周的漏洞筑筑嘚!”┅ ┅听到妈妈的吩咐,中玉、志玉二人高高兴兴领命而去。工作的质量嘛,当然不必担心,因为妈妈早已巧妙地叮嘱过注意要点了。

    一件小事,往往能够折射出人的品格和能力。类似这样的故事,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连大哥都说,妈妈为人处世的技巧,或许我们永远也学不完。

    对我来说,影响最深刻的,是妈妈对我说过的一句话。就在我取得上海交大博士学位、回家向妈妈表功的时候,妈妈在一番夸赞以后,却说出了一句振聋发聩的话,"你有知识,但没有文化!”

    "妈妈是不是老糊涂啦?居然说我没文化!”听了妈妈的这句话,我当真"跳了起来”!一贯"以表扬为主”的妈妈,今天怎么对我"泼起冷水”来啦?!

     "与你的几个哥哥相比,你在为人处世方面,要学的东西还很多!你很聪明,再加把力,还可以取得更大成就”妈妈的语气非常平缓,眼里透射着睿智而威严的光芒,让我不敢再与她争辩。

    十几年来,妈妈的这句话,似乎一直缠绕在我的脑际,影响着我的人生。当我真正明白妈妈这句话的深刻涵义和良苦用心后,我不得不服气,与妈妈相比,我何止是没有文化,甚至也没有智慧。妈妈虽然只读过几年私塾,但她却能够将六个子女全部培养成才(其中四个考上了大学)。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妈妈总能够针对每一个孩子的天赋和条件,给以最恰当的引导和教育,其深厚的文化功底,让人无比钦佩。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妈妈"经典名言”中所饱含的人生智慧和处世哲学,其寓意之深刻,境界之高远,趣味之悠长,绝非我辈所能轻易解读。今日斗胆造次,或许根本就没有说到点子上,甚至歪曲了妈妈的意思。果如其然,我的罪过就大了。

    好在妈妈还健在,有些不明白的内容,还可以当面向妈妈请教。我甚至建议,在今年妈妈生日的时候,搞一次大型庆祝活动,包括主办一个研讨会,对妈妈"经典名言”中的人生智慧和处世哲学进行专题研讨。

(脱稿于11月3日,中山)

 

 

  



                                   

上一篇:我的重庆情结

下一篇:老家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