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博雅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博苑 > 原创 > 激流七十年...

激流七十年

来源:王秉辰发布时间:2015-09-07 15:53:42
导语:1945年,老塘沽港的夜一片漆黑,除了那一抹孤独的探灯。16岁的少年看守着灯塔,听潮汐起落入睡,望东方鱼白醒来。那时,他只有浪花与海,伴着灯影与船。1949年,迎着如奔流般的红色旗帜,他站在了新港工程局门口,身前身后都是开怀的笑脸。他也笑,笑的是脚下的这片土地重获新生,笑的是在招工队伍中望见了一眼便不能忘的她。1950年,他迎着咆哮海风面朝塘沽港,这是他第一次与众人拉起缆绳喊起号子。海水没过他的腰身,他的脊梁却...

1945年,老塘沽港的夜一片漆黑,除了那一抹孤独的探灯。16岁的少年看守着灯塔,听潮汐起落入睡,望东方鱼白醒来。那时,他只有浪花与海,伴着灯影与船。

1949年,迎着如奔流般的红色旗帜,他站在了新港工程局门口,身前身后都是开怀的笑脸。他也笑,笑的是脚下的这片土地重获新生,笑的是在招工队伍中望见了一眼便不能忘的她。

1950年,他迎着咆哮海风面朝塘沽港,这是他第一次与众人拉起缆绳喊起号子。海水没过他的腰身,他的脊梁却挺得笔直。那声号子声声传递,与涛声比高。只是这群汉子不曾想,这一声号子喊出了七十年弄潮筑港,喊出了代代人薪火相传。

1955年,他们结婚的第二年,两人一起南下。那是他们这辈子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到湛江。这里有扑面的热浪和肆虐的蚊虫,也有日落的晚霞和椰树下依偎的身影。那时的苦如今80岁的她还总是念叨,可次次说苦,却次次都带着笑容。湛江,这个位于中国南端的城市见证了他们与许多人的患难与共,苦尽甘来。

1957年,他们的儿子出生。他望着建设中的湛江港,推着小车咧着嘴笑着奔跑。他总说生活都是越过越好,明天总比今天强,名字里带个“明”吧。那时工地缺电焊工人,刚生完孩子不久的她偷偷学起了手艺。看他欲言又止的样子,她笑说她懂得保护眼睛,他无奈道“才怪” 。她说过,世上就他最懂她。前几年医生说她有眼疾,年轻时就有,只是症状轻没注意。

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他们北上徐州,赤地千里,满目苍夷。他与她在院子里种了地瓜与土豆,收获的粮食不多,他总舍不得吃,说喝糖水就行。他背着她把地瓜面糊糊添到她与孩子的碗里。她知道后发了火,这是她这辈子少有的歇斯底里。

1971年,在四川颠簸的山路上,她望着车窗外的群山默然不语。他去了青岛,她却响应国家号召去支援三线。与世隔绝的大山飞鸟不渡,纵深的峡谷里是一个连一个的巨大油罐。夜晚,她擦了把汗,望着几百只电焊火花汇成的地上星海,轻轻微笑。

1985年,这次是青岛。大雨倾盆,他站在窗前双拳紧握,青筋爆起。九号台风来袭,海水倒灌厂房,那个当年偷学电焊的她已是铆焊车间书记。她在洪水里大喊着与工友们一起抢救国有物资。洪流汹涌,海水数次没过她的头顶,她在大浪里拽着揽绳,拼死也不曾放手,血顺着揽绳融在海水里。多少年来,我总想问一问那千钧一刻的事,她却总说老了,脑袋生锈了,记不清了。可躺在五斗橱里的“三八红旗手”奖章,却未落上一丝尘埃。

1989年,他与她相继退休,他与年轻的儿子痛快对饮,说了许多割舍不得,诉了太多光荣豪迈。那时的年轻人望着父亲的笑脸,眸子里的年少轻狂逐渐坚韧深沉。抬头闷下一口酒,隐约听懂了父亲话里的铮铮铁骨,了然了父母一生的执着追求。

2004年,年轻人终已不再年轻。他来到父辈曾奋斗过的祖国最南端。那年过年他没回家,海南的冬天繁花似锦,可落雪的家乡才是他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他拨通了儿子的电话,那叛逆的小子却只说了两句便急着拜拜。

2008年,河南。作为“筑港二代” ,已经50岁的他奋战在铁路建设第一线。那时为了征迁,他从破晓忙到深夜,无数次地走村入户让他的裤腿上沾满泥土,那双熬得通红的眼睛却依旧炯炯有神。只是他不经意间望着镜子里的自己,两鬓的发髻不知何时早已染白。

2015年,山西。当年那个叛逆的小子已经长大。作为第三代人,我站在黄土高原的山巅,触目所及尽是千沟万壑。远处的铁路像一条钢铁巨龙横卧在晋中大地。我想起今年春节,一家人坐在一起,桌上的饺子还冒着腾腾热气。我端起酒杯敬父亲,说我如今方才懂得您这些年的不易。父亲说咱爷俩先敬你奶奶。奶奶笑着说好,今天高兴,就喝一点,只是可惜你爷爷走得早,他多想和你们父子俩像这样喝上一杯。

我一仰头,呛出了眼泪。

七十年的岁月酿成了一杯酒,它入口辛辣刺鼻,可咽下去暖了三代人的心。七十年的岁月绣成了一面旗,它历经岁月变迁,可终究还是像大海一样蓝。


上一篇:肯尼亚拍照风波

下一篇:西藏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