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博雅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行业 > 人物 > 暖男船长的碧海丹心—......

暖男船长的碧海丹心——“海巡31”船船长刘天军的6个故事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作者:记者 姜秋华 李春晓发布时间:2015-03-23 13:44:00
导语:3月6日8时56分,珠江口桂山岛水域,风和日丽。“‘华锦隆’轮,‘海巡31’呼叫,听到请回答。”“海巡31”船船长刘天军手拿甚高频呼叫道。很快,嘈杂的甚高频中传来“华锦隆”轮的应答声。刘天军提醒说:“你所在区域为禁锚区,请赶紧起锚。”“抛锚没有问题啊。”“华锦隆”轮回应说。刘天军加重语气,进一步询问:“请说明使用的最大比例尺海图。”“我们采用的是海军航保部的小比例尺海图15436。”“你船是否配备珠江口水域船舶...

3月6日8时56分,珠江口桂山岛水域,风和日丽。


“‘华锦隆’轮,‘海巡31’呼叫,听到请回答。”“海巡31”船船长刘天军手拿甚高频呼叫道。很快,嘈杂的甚高频中传来“华锦隆”轮的应答声。刘天军提醒说:“你所在区域为禁锚区,请赶紧起锚。”“抛锚没有问题啊。”“华锦隆”轮回应说。刘天军加重语气,进一步询问:“请说明使用的最大比例尺海图。”“我们采用的是海军航保部的小比例尺海图15436。”“你船是否配备珠江口水域船舶航行指南。”刘天军的话不多,但直指要害。“没有。”“华锦隆”轮小声回应道。“请更新使用最新的大比例尺海图,并配备航行指南。你所在区域为禁锚区,请赶紧起锚。稍后请接受进一步调查。谢谢!”


这是今年“两会”期间刘天军在珠江口水域现场巡航执法中的一个镜头。作为我国首艘现代化、信息化程度最高的海巡船船长,刘天军与“海巡31”船亲密相伴10年,发生了很多感人故事。在多年“以船为家、与海相伴”的忠诚坚守中,他圆满完成中国四大海区和毗连区、专属经济区海域的联合巡航监管、重点海域应急值守、海上应急搜救、出访等重大任务120多次,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亲临“海巡31”船并给予高度评价。


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刘天军心中自有“定海神针”,总是义无反顾又能随机应变。


59个昼夜搜寻马航失联客机


作为中国海事首艘旗舰船,“海巡31”船参与执行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早已是家常便饭。而让刘天军最刻骨铭心的一次辛苦付出则是参与搜寻马航客机MH370失联事件。


2014年3月8日,马航客机MH370失联。“海巡31”船临危受命,刘天军二话不说,带领船员们紧急出航,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即将开展的副处级领导竞聘的宝贵机会。


搜救过程中,搜救指令几乎每天都在变化,搜救行动也随之不断调整。在泰国湾搜寻几天之后,刘天军接到指令南下安达曼海,但是,船上没有配备相关水域海图。海图相当于船舶的眼睛。看不见路,怎么办?总队紧急协调,几经周折,终于获得电子版海图,并通过海事卫星传给了“海巡31”。一张正常的海图相当于16张A4纸大小。没有那么大的纸张,刘天军就把海图按照A4纸的大小,分段打印出来。然后手工进行“拼图”,20多分钟后,一张由16张A4纸拼凑出来的特殊海图诞生了。从安达曼海到马六甲海峡再到印度洋,“海巡31”船一共用了400多张A4纸,拼凑出30张大海图。


这次行动是“海巡31”船列编10年来,时间最长、范围最广、难度最高、规模最大、航程最远、协调舰船最多的一次跨国跨洋搜救行动。船员们在剧烈颠簸中经历了一段期待、失落到坚守的漫长过程。“这是最苦的一次。”大管轮邱利波感慨地说,一方面船舶24小时不间断执行搜寻任务,在指定水域来回扫测,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转面临巨大考验,另一方面,搜寻任务遥遥无期,不知道何时才能结束。茫茫大海,无异于大海捞针。


渐渐地,有些船员开始出现烦闷情绪。而刘天军却有“定海神针”,他总是充满了希望,耐心地告诉大家,要对生命负责,必须坚守到底。在他的带领下,“海巡31”船坚定信念,顶着高温和连续开航的艰辛,不放弃一丝希望,连续奋战59个昼夜,航行11898海里,搜寻127658平方公里,顺利完成应急阶段搜救工作。


10年远洋商船经历和“海巡31”船的特殊平台,激发出刘天军对海洋主权的特殊情结和果敢作为。


一马当先扬国威


马航失联客机MH370搜救任务结束后的第二天,刘天军马不停蹄,紧急赶赴西沙群岛。对待工作,他也是蛮拼的,连续作战早已成为“新常态”。这次的任务非常特殊,执行“海洋石油981”平台护航保障任务。


作为船长,刘天军对海洋主权有着特殊的感情。他用有力地行动表明了情感的浓度。“海巡31”船被安排在位于对峙前沿阵地的西南角2号防区。随船同行的南海海巡执法总队副队长陈亦农回忆说,刘天军充分利用船舶吨位大、机动性能好及速度快的优势,凭借精湛的技术和应变的能力,在屡次驱离、包围回击、跨区联防等任务中一马当先,将某国船只驱离或分隔驱赶至计划海域之外,形成了威慑,提振了国威。


“刘天军顺应海洋强国的时代要求,将自我价值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十年磨一剑,与‘海巡31’船一起构筑了一道坚实的钢铁长城。”陈亦农感慨地说,他是国家意志和国家利益坚定的体现者和执行者。


其实,早在2007年刘天军就已一马当先,首开我国对专属经济区和毗连区进行海事监管的先河。当年4月,在珠江口以外的毗邻区海域,“海巡31”船发现两艘外籍船舶正在非法过驳原油,不仅有走私原油的嫌疑,而且侵犯了我国的海洋主权,还可能污染我国的海洋环境。但是在这个海域进行海事监管没有先例,并且是外籍船舶,又比较敏感。怎么办?“不能让外籍船舶肆意妄为。”刘天军利用船上的摄像机、光电跟踪等设备,对外籍船舶非法过驳作业行为进行了取证,并成功拦截其中一艘外轮进行登轮检查,取得了非法过驳原油83100吨的有力证据。


如今,海事巡航能力和监管手段不断飞跃,实现了把专属经济区纳入中国海事监管范围的目标。“现在执行海区监管任务,航经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维护海上通航秩序,监管过往船舶时的感觉跟以前大不一样了。从以前过往船舶对我们呼叫询问的漠视不理睬,到现在主动报告情况,我们的巡航监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刘天军感慨地说。


虽然操船技术高超,但是刘天军对大海有一种纯粹的敬畏之心和安全至上的本能心理。


给船舶穿上“救生衣”


“左满舵、右侧5、左侧10……”刘天军手拿甚高频,认真查看船舶的一举一动,果断发出简洁有力的指令。


刘天军个头不高,将近1.7米,身材瘦削,俊朗的脸庞上有一圈络腮胡子的淡淡痕迹。笑起来,细密的皱纹会将清澈单纯的双眼紧紧包围。平常的他,亲切随和,是一位典型的暖男。而站在驾驶台上,却油然而生一种从容不迫、不怒自威的船长风范。


刘天军毕业于上海海运学院(上海海事大学前身)远洋船舶驾驶专业。毕业后进入广州海运集团开始了10年全球航行之旅。科班出身的他,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经验。但是,他并未止步,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努力把“死”知识变成“活”技能,把“活”技能变成“真本事”。


船长风范正是根源于“真本事”。看他开船,一气呵成,行云流水。这种感觉,用南海海巡执法总队装备信息科主任科员曾付生的话形容就是“人船合一”。他说:“刘天军对船舶、对船员、对水流、对浪涌等要素非常熟悉,能够运用自如。”


刘天军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谈及驾船技术,更是一言以蔽之。几经诱导,才“数”言以蔽之地说出最让他惊心动魄的一次回忆。2013年6月,“海巡31”船从海口出发巡航时,发现主机不正常,螺旋桨可能被缠住,开往三亚进行检修。刚好,第5号热带风暴“贝碧嘉”经过三亚,当时船舶已处于8级风圈半径。正要离开码头时,旁边恰好来了一艘货船抛锚,占据了“海巡31”船的回旋余地。“当时,风大浪大,主机故障。又没有足够的回旋余地,最近时两船只差一两米,非常危险。”他回忆说。虽然紧张得大汗淋漓,但是刘天军依然镇定,一点点挪动船舶,经过1个多小时,终于平安地调过船头。


多日接触,渐渐地,记者读懂刘天军的真实想法,做船长久了,对大海会有一种纯粹的敬畏之心,会油然而生安全至上的本能心理。因此,他不愿多谈,更不愿深谈。但是他愿意多做。自从总队成立“刘天军船长研创室”后,他一边开船,一边负责课题攻关,多年累积的丰富经验得以更大程度的发挥。“给船舶穿上救生衣”的大胆构想很快结题。


简单地说,船舶救生衣就是在船舶两侧吃水线处安装可充气的气囊,当船舶要倾覆沉没时,气囊充气打开后能保持原有的吃水,除火灾外,其他种类的海难,“救生衣”都能发挥重大作用。“国际海事组织应积极推广,并立法将其编入造船规范中,更加有效地避免海难事故的发生。”刘天军呼吁说。


作为一名海上安全卫士,刘天军对他人的安全有一种发自肺腑的天然使命感和责任感。


风浪中夺回17条鲜活生命


刘天军对安全至上的无限渴望,也正是无数航海者的共同渴望。


“在数十次的抢险救助行动中,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生命的脆弱。很多时候等我们赶到时,现场一片狼藉,惨不忍睹。但我们仍全力搜救,只为寻找生命的奇迹。”刘天军说。


付出总有回报,奇迹总会出现。2007年2月,满载9200多吨黄沙的“信盈”轮在台湾海峡遇险翻沉,17名船员落水,当时海上9级大风,涌高5米。正在粤东海域值守的“海巡31”船接到指令后,立即全速驶往事故现场。船刚离开南澳岛海域,一排排巨浪扑面而来,整个船头被巨浪淹没,船舶剧烈摇摆,能够移动的物品都被打翻,所有船员都晕船。有些人吐了十几次,把胃酸、苦胆都吐出来了,但是,依然坚守岗位。抵达现场后,“信盈”轮剧烈摇摆,随时都可能翻船沉没。


看到“海巡31”船后,遇险船员顿时有了主心骨,求生欲望特别强烈。由于涌浪太大,使用救生筏及救援缆绳救人的做法都行不通。不得已,只能让“信盈”轮放下救生艇,刘天军小心翼翼地操纵“海巡31”船,做好下风舷,操纵船舶缓慢靠近救生艇,用救援缆绳控制救生艇与“海巡31”船的安全距离,并放下引水梯。这种特殊时刻,特别考验驾船技术,距离近了对救生艇不利,远了没法救人。凭借他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对生命高度负责的满腔热情,17名遇险船员全部安全转移。


当最后一名遇险船员获救后,无情的涌浪突然打翻救生艇,救援缆绳发出“嘣”的一声巨响,断开了!好险!看着被救上来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感激的神情,刘天军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刘天军喜欢率先垂范,用行动树立做事标准。潜移默化中,形成了“海巡31”船的精神风范。


一个烟头


熟悉刘天军的人都知道,除了看书和打球,其余爱好很少,不良爱好更是没有。他不吸烟,却发生了和他有关的“一个烟头”的故事。


有一次,“海巡31”船在参加中俄日韩联合演习时,一位观摩人员在船尾靠着栏杆抽烟。这时,一位船员很有礼貌地说:“先生,您靠着栏杆不安全。”观摩人员离开时随手把烟头扔进了大海。待其离开后,这位船员又用捞兜把烟头捞了起来。船员的这个举动被这位观摩人员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此后他逢人便讲“海巡31”船是一支训练有素、作风过硬的队伍。“一个烟头”的故事渐渐传开了。


这段佳话与刘天军的行事风格息息相关。他是一个不爱说话,爱用实际行动说话的人。作为船长,很多杂事琐事下指令即可,但他从不袖手旁观,他并不要求船员怎么样去做,而是率先垂范,做给别人看。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做法,在潜移默化中渐渐形成了“海巡31”船全体船员的整体风格。


与刘天军共事10多年的水手长蔡禹清,深受感动和影响。他告诉记者,刘天军特别爱护“海巡31”船,经常带头清甲板、除锈迹、打油漆,绝不允许船上出现半点锈斑,每次执行任务回来,再苦再累,再晚再忙,他都要认真进行船舶保养。列编10年来,船况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2009年,“海巡31”船成为半军事化管理的试点窗口,开始大家情绪不高,积极性不强,刘天军没有采取强制措施压服,而是说:“我是船长,我带头。如果我做不到,也不要求你们。”他说到做到,总是把船长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带头遵守规定,带头参加军事训练。在不断地日常养成中,中国海事旗舰船的人员素质和整体形象,深深地刻上了刘天军的烙印。


无论面对家人还是陌生人的疑惑,刘天军都不愿过多解释,也不用过多解释。


刘天军找刘天军


连输三次密码,都不对。刘天军有些尴尬,这时,恰好有人出门,打开防盗门,他乘机钻进楼梯,上楼,回家。趁着记者与他的爱人莫颖文寒暄,刘天军去找茶杯和茶叶,未果。在爱人的“提示”下,终于找来3种不同大小的茶杯,5个人坐下开始聊天。


这个家,对刘天军来说显得很陌生。莫颖文爆料称,有一次,刘天军风尘仆仆地赶回家,竟被保安拦下,要求他登记填单子。刘天军也不过多解释。于是,在来访人员登记单上,出现了刘天军找刘天军的戏剧性一幕。


这件事大约发生在2006年。那时,“海巡31”船列编后任务繁重,2005年全年,刘天军几乎没有休过假。这些年,刘天军已经连续10个春节和中秋节在海上度过了。就连平时的周末,他也经常要执行任务,不能回家照顾妻儿。“他在哪里,哪里就是家。”莫颖文无奈地说,每年过年我们都去找他。有一次,他在汕头值班,大年三十晚上她们娘俩赶到汕头后却找不到吃团圆饭的地方。


这些年,莫颖文独自带着儿子,照顾着家庭,不知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泪。对于过往的委屈和辛酸,刘天军并没有言语上的安慰和解释。“他心里疼人,却从来不说出口。而是用实实在在的做事来体贴,做饭、收拾屋子、带孩子他做的都很好。”莫颖文笑言,刘天军从未说过“悄悄话”,以前他在商船跑遍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时,每次昂贵的通话,只是简单说一些生活琐事。有些话,他可能欲言又止,而她,已心领神会。


自从上了刘天军这艘船,莫颖文就选择了漂泊,但她的心早已和“男神”紧紧“锚泊”在一起。只是,她特别渴望一家人早日在一起,过上安稳无忧的平常日子。


对此,刘天军还有机会去弥补。但是,对于父亲的遗憾,他却失去了机会。2009年9月,“圣狄”轮在澳门附近海域触礁搁浅,大量原油泄漏,严重污染海洋环境,刘天军在现场管控20多天。期间,多次接到父亲病危的通知,但是,直到不幸离世,他都无法抽身。在此之前,他已5年未回老家。见一面,竟如此之难;这一别,竟成了永远。船上的人都没察觉到刘天军的悲伤,他的泪更多地流在了心里。


■记者手记:心中的阳光


刘天军找刘天军的故事,乍听,很好笑;细想,很辛酸;深思,很感人。


其实,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人生定位。在内心深处,刘天军找到了自己的归属。他的归属就是把“家”安在船上,把“心”献给海事。虽然不能更好地照顾家人,但是他依然无怨无悔。他放弃过远洋船员的优厚待遇,放弃过晋升的宝贵机会,放弃过与家人共享天伦的无数日子,但是并没有放弃对人生价值和精神信念的追求。早在广州海运集团就一起共事的张福川说:“他是一个有强大定力的人,能够在浮华喧闹中坚守心中的信念。”


现实中的刘天军个性质朴,为人正直,踏实肯干,毫无怨言,是一位标准暖男。看上去非常平凡,接触下来倍感温暖。他用心中的阳光,默默地洒满那艘熟悉的“海巡31”船,洒满那片熟悉的海域。


“如果你存在,那么就不要让自己可有可无的存在着。”这是刘天军很喜欢的一句话。刘天军的碧海丹心证明了他的存在价值。近年来,刘天军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边海防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海上搜救先进个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广东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他带领的“海巡31”船团队也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交通行业十佳文明示范船、全国交通行业文明窗口、全国海事系统文明执法示范窗口、全国海上搜救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其实,刘天军只是万千海事人中的普通一员、一个缩影。在海洋强国战略不断推向纵深的背景下,在海事“三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由成千上万“刘天军”组成的海事队伍,正合力构筑起新的钢铁长城,他们忠诚履职,有效作为,在深入践行国家战略和国家意志中,劈波斩浪,奋勇向前。


记者想,当夜深人静的时候,风口浪尖上的海事人也会辗转反侧,思念家人,盼望着早日团圆。姜秋华


本文图片由 南海海巡执法总队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