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博雅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行业 > 人物 > 裴辉腾:奋楫孜学练本......

裴辉腾:奋楫孜学练本领 匠心耕耘求品质

来源:中国公路网发布时间:2021-09-18 15:04:42
导语: 裴辉腾,2015年7月毕业于同济大学桥隧专业,获得硕士学位。同年,进入江西省交通设计研究院桥隧设计研究所工作,现在同济大学桥隧专业攻读博士学位。 参加工作6年来, 裴辉腾共负责特大桥项目设计3座,设计参与其他特大桥或非标桥10余座。参与科研课题项目7项,其中5项为项目负责人。他先后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8项,另有3项发明专利处实审公开阶段。他还获得江西省公路交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发表论文10余篇,在编专著2部,多次...

 

    裴辉腾,2015年7月毕业于同济大学桥隧专业,获得硕士学位。同年,进入江西省交通设计研究院桥隧设计研究所工作,现在同济大学桥隧专业攻读博士学位。
    参加工作6年来, 裴辉腾共负责特大桥项目设计3座,设计参与其他特大桥或非标桥10余座。参与科研课题项目7项,其中5项为项目负责人。他先后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8项,另有3项发明专利处实审公开阶段。他还获得江西省公路交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发表论文10余篇,在编专著2部,多次获评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和江西省交通设计院先进个人,获评2021年科创中国江西省企业“创新达人”。

    创新:敏而好学解新题
    在裴辉腾看来,工程创新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这个“厚积”不单单是工作经验的增长,更多的应是专业知识的积累,因此在本职工作之余,他经常去研究学习一些特色桥梁工程中应用的关键技术,主动向经验丰富的同事请教学习,加强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


    2016年初,刚入职工作不久的裴辉腾了解到富山赣江特大桥采用的是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结构,但通过研读相关图纸并与该桥主设计师张璟交流后发现,该种桥存在箱梁剪力分配机理不清以及钢混连接处易开裂等问题,存在一定的技术改进和设计优化空间。
    当时,我国对波形钢腹板桥梁的研究起步较晚,国内已建、在建的波形钢腹板桥梁仅20余座,相关专题研究较少,且无正式的部颁规范。因此,为充分了解该类桥梁的受力特点,他转而重点查阅外文文献,借鉴日本矢作川大桥、本谷桥等的建设经验,联合该桥主要设计师张璟以富山大桥为工程背景申报江西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通过科研攻关进一步揭示了大跨波形钢腹板桥剪力分配规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混凝土顶底板与波形钢腹板的连接结构,并获得专利授权1项。

    勇为:主动担当破难题
    “一般桥梁悬臂长度只有2.5-3米,而我们这个桥悬臂长达8米,是全省最长悬臂桥梁,大桥空间受力复杂程度成倍加大,这种方案到底有没有把握?”在弋阳大桥设计方案讨论会上,这个问题困扰着参会桥梁设计师。

    首次尝试大悬臂箱梁桥的设计,项目组成员均感到十分棘手。这时,裴辉腾主动向所领导提出承担大桥的计算复核及空间受力分析工作。
    为解决大悬臂箱梁空间受力复杂的问题,他充分调动各种资源、收集相关技术资料,多次与同济大学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学习,建立了多个空间仿真模型对大桥受力进行数值分析,并与大桥项目负责人魏远栋联合开展科研攻关,负责并完成了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大悬臂箱梁空间受力分析及设计参数优化研究》的基金项目,解决加劲板间距、悬臂长度与桥宽之比、悬臂根部厚度等技术难题。

   

    此外,他收集了弋阳大桥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施工信息并与模拟计算相互比对,最后实测结果与其模拟计算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仿真模拟计算的准确性和方案的合理性,形成了相关研究报告,为全省最大悬臂长度桥梁建设提供了科研支撑,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

    求臻:逆向思维开新局
    抚河河畔,几根钢管桩孤独立在河中,河岸上的履带吊车轰鸣声渐歇,司机刚刚接到施工单位谭总工的指令,关闭引擎、暂停施工。不远处,谭总紧皱眉头,拿着手机在和人说着些什么。
    电话的那头连接是工程项目的设计代表裴辉腾,原来谭总所在的施工方正在进行钢栈桥辅道的施工,结果连接施工了几根钢管桩,都是只打入了1米多便无法打入,远远不满足入土深大于4米的设计要求,所以他赶紧向裴辉腾电话沟通如何处理。
    听完谭总的介绍,裴辉腾很快给出了判断,这是属于遇到了浅覆盖层地质,并根据工程通常做法给出了建议,也就是采用钻孔法或者栽桩法进行处理。
    “采用钻孔法不就要增加设备吗?栽桩法则要增加钢材用量,有没有其他不怎么增加成本的方法哦?”听到谭总的顾虑,裴辉腾也开始了进一步思考,是啊,有没有什么新的方法呢?对此,他积极向桥隧所总工陈晔请教,在陈晔的启迪下,技术思维逐步打开:既然钢管桩的竖向承载能力已经足够,埋深只是为了抗倾覆稳定的要求,向下施工困难,那向上呢?逆向思维下,他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浅覆盖层钢管桩基础并获得专利授权,即通过在钢管桩下部套箍一个保护罩,然后填筑防水沙袋,为钢管桩提供侧向稳定支撑。
    结构虽然很简单,但成效却很明显。该钢栈桥服役3年间未出现任何安全问题,且所需材料取材方便,施工便捷,几乎不增加造价,验证了新型结构的社会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 
    务实:匠心酿造促品质
    在工作第二年,在相关院领导和桥隧所所长魏建华的支持下,裴辉腾破格担任了王安石抚河特大桥的第二项目负责人。尽管他前期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同和肯定,但在破格担任特大桥项目负责人这件事上,仍存在一些质疑的声音。因为即将开始设计的王安石抚河特大桥是江西省6000公里高速公路里程中第一座中承式系杆拱桥,也是江西省交通设计院第一次设计此类桥型,项目的重要性和技术挑战不言而喻。

    为了弥补工作经验的相对不足,顺利完成王安石抚河特大桥的设计工作,他多次向院总工办副总工程师徐变以及项目第一负责人刘玉华等人请教,并积极搜集了国内十多座已建同类桥梁的建造资料,最后重点选取了与王安石大桥建设条件相似的三座桥梁进行解剖分析学习。通过研读数千张技术图纸、汲取前人的经验和成果,较快地破解了此类桥梁的关键技术。

    为树立精品工程意识,让大桥不仅建成,还要建好,他在进行大桥的设计过程中努力注入科研创新活力。通过查阅近百篇中外文献,针对大桥桥跨采用钢梁格形式与传统混凝土梁相对刚度较弱的特点,开展了《大跨钢管砼行人舒适度》的课题研究,对大桥不仅要运营安全还要行走舒适进行创新设计。他根据拱桥吊杆体系在运营状态下易出现疲劳破坏的病害,申报并负责了《车辆荷载与环境因素耦合作用下拱桥吊杆耐久性能退化规律》等科研专题,为大桥运营管养提供对策、为大桥安全耐久性提供技术保障。

    2021年7月31日,王安石抚河特大桥顺利建成通车,省内外媒体竞相报道,大桥被誉为“江西高速第一拱”。大桥建设虽落下了帷幕,但裴辉腾同志的科研创新还在继续,结合相关研究成果,他正在编写两本专著,其中一本已通过出版社初审,预计今年9月份付莘。另一本预计明年初出版。目前,该大桥设计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1项发明专利目前处于实审公开阶段,另有多个专利在总结撰写中。

    工程建设,品质无止境。裴辉腾,正在桥梁工程设计创新路上不断阔步前行,为书写好交通强省建设大文章,开创江西交通事业新局面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