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博雅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博苑 > 史话 > 追溯欧洲人眼中的“丝......

追溯欧洲人眼中的“丝绸之路”

来源:考古汇发布时间:2015-03-25 15:16:00
导语:作为欧洲文明的摇篮,希腊人早在爱琴文明时代就与北非和西亚有了接触。甚至中古以前,欧洲就通过阿拉伯世界和东方就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欧洲和阿拉伯世界对于东方(Oriens)和丝绸之路就已经有了较明确的认识。《希腊拉丁作家远东古文献辑录》公元前六世纪,波斯帝国崛起,以伊朗高原为中心迅速向东、西两面扩张,建立了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大流士一世建筑了覆盖全帝国的驿道网,这使得南欧、北非和西亚开始有了直接...

作为欧洲文明的摇篮,希腊人早在爱琴文明时代就与北非和西亚有了接触。甚至中古以前,欧洲就通过阿拉伯世界和东方就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欧洲和阿拉伯世界对于东方(Oriens)和丝绸之路就已经有了较明确的认识。



《希腊拉丁作家远东古文献辑录》


公元前六世纪,波斯帝国崛起,以伊朗高原为中心迅速向东、西两面扩张,建立了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大流士一世建筑了覆盖全帝国的驿道网,这使得南欧、北非和西亚开始有了直接而紧密的交往。法国著名东方学家戈岱司(George Coedes)在其东西交通史名著《希腊拉丁作家远东古文献辑录》(1910)中辑录了从公元4世纪到公元14世纪前九十多部希腊文、拉丁文著作中许多关于远东(包括中国、印度和中亚)的记载。其中奥古斯都时代的诗人们,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历史》,希腊地理学家斯特拉波的《地理书》,罗马哲学家塞纳的书札,地理学家梅拉普林尼的《博物志》,托弥勒的《地理书》,佛罗诺斯、包撒尼亚斯、马利努斯等人的游记、史著、特别是希腊历史学家席摩喀塔的《莫里斯皇帝大事记》,佚名作家的《厄立特里亚航海记》,都记载了丝国(Ser)和赛里丝人(Serres),丝绸的生产和转输,到达丝国的陆路和海上交通,沿途的山川、河流考证,并出现了西方对古代中国的不同称谓“秦”(Thin)、“桃花石”(Tau-gast),对它的首都“秦尼”(Thinai)、“赛拉”(Sera)、“库博丹(Khoubdan)”的讨论。这些应当属于西方对东方中国的认识,其中不少错误的臆断和猜测,显然来自丝绸之路上商人的传闻。虽然如此,其中许多记载仍然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丝绸之路的情形。



亚历山大东征行军路线图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率军东征,经十年征战,一个从地中海到印度河的大帝国将中亚以西各文明区域连成一片,由此开始了人类文明交往史上非常著名的希腊化时代。这个时期,形成以西亚为中心,以地中海和中亚、印度为两端的新的交通体系,其中最重要的东西方商路有三条:北路连接印度和中亚的巴克特里亚与黑海。中路连接印度与小亚细亚,又有两条支路:一条经水路从印度到波斯湾,沿底格里斯河溯流而上,抵达塞琉西亚;一条经陆路从印度越兴都库什山,过阿富汗的巴克特拉、伊朗高原到塞琉西亚。水陆两路会合后,跨国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西达叙利亚的安条克,由此转向西北到达小亚细亚的以弗所。南路从印度沿海航行到南阿拉伯,再经陆路到佩特拉,向北转到大马士革、安条克,或向西到埃及的苏伊士、亚历山大里亚等地。亚历山大东征使希腊文化从南欧一隅之地向东迅猛传播,成为凌驾于西亚、中亚和南亚部分地区的原有文化之上的强势文化,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急速推进。丝绸之路一些重大的事件,如公元100年和公元166年罗马帝国商队分别从陆路和海上冲破安息人的阻挠到达中国,东罗马帝国联合西突厥和波斯帝国的“丝绸战争”等,不但在欧洲历史著作中,而且在中国历史著作(《后汉书·西域传》《后汉书·和帝纪》《魏书》《晋书》《梁书》《新唐书》等)里都得到印证。这说明,从公元初到中古时期,以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为中心的西方,已经很清楚地了解西方和中国、印度间存在着的贸易路及丝绸、香料等贸易对欧洲的意义。此后,欧洲人通过马克·波罗、鲁柏鲁克、鄂多立克等人的游记、著述,进一步了解了丝绸之路和东方。经过多年的武力征讨,不但建立了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空前统一的帝国,而且将政治和军事势力推进到中亚地区。影响更为深远的是,阿育王以国家力量,组织庞大的团队,向中亚、西亚、东南亚等地传播佛法。1989年在阿富汗发现的阿育王法敕铭文证明阿育王的传教路线已经越过南亚次大陆向中亚和西亚地区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