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集大成的官马大路南北系统
清代交通,是中华古代交通发展的一个综合性高峰。它突出而集中地反映出古老的中华交通文化的优势与弊端。从清代的交通布局可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合理而有效。
【近代中国的基本疆域】
清朝奠定了近代中国的基本疆域,在北到外兴安岭与唐努乌梁海,南抵南沙群岛,西含葱岭、帕米尔,东及库页岛与台湾的辽阔疆域内,建立了高度集权的庞大帝国,对各地实行着强有力的行政管理。清王朝从1644年建立,到1911年被推翻,历时二百六、七十年之久。若以鸦片战争(1840)为我国古代史的下限,则清朝在其中也占了最后“集大成”的二百年。能够支撑这个庞大帝国大厦的力量当然很多,其中通达全境的清代官马大路则应该是重要因素之一。
清人将国家官路称之为官马大路,民间干脆称为马路;把各省内部州县之间的通道称作官马支路,即支马路;把州县内各乡镇站铺之间的交通要道称之为大路。清代官马大路,即国家级官路,以北京为中心,向全国各省区辐射。当时在京城东华门外设有皇华驿,是全国交通的总枢纽。
官马北路系统
官马北路系统中首要的一条,是通往大东北的干线。从北京经通县、山海关到盛京奉天府(沈阳)的一段称奉天官路。从奉天向前延伸,经吉林、齐齐哈尔通往黑龙江城(瑗珲)的一段称龙江官路,龙江官路又延伸到雅克萨以远。从吉林城通向宁古塔、伯力以至庙屯(庙街,在黑龙江入海口处)的一段,称作吉林官路。这两条路均通过“金源故地”,受到清廷的特殊重视。从奉天府南去,跨过鸭绿江通往朝鲜半岛,构成东北方向的一条国际通道。
属于官马北路系统的还有:从北京向北,出喜峰口或独石口通往内蒙古的多伦与呼伦(海拉尔市南),叫呼伦官路;从北京通往乌里雅苏台的库伦(乌兰巴托)及恰克图、科布多,叫恰克图官路。这是联结北京与外蒙古各部的主要干线,又是通往西伯利亚(鲜卑利亚)的国际通道。同样属于官马北路系统的横向交通线,是塞上通道,从北京到宣化出张家口,东北联接多伦,西通大同、绥远以至于甘肃的凉州,接通由兰州而来的新疆官道。
上述恰克图道与龙江官道、吉林官道、塞上通道一起,在开发清代北疆,捍卫北疆的斗争中发挥过极为重要的战略作用。
官马南路系统
该系统包括云南官路、桂林官路、广东官路等三条干线。
云南官路与桂林官路,均从太原南下过黄河到洛阳,分道,云南官路与元明时代相一致,直接南下襄阳、荆州、常德,西去沅州、贵阳,直通曲靖、昆明。桂林官路则由洛阳折东至开封,再南下信阳、武昌、长沙、桂林。云南官路到达昆明后,也分成若干支马路四处辐射:北去曲靖、毕节、叙永、泸州,与四川官路相连;东去兴义、百色和桂林,与桂林官路相接;东南经蒙自通越南,南方经普洱、思茅通老挝;西去大理、保山或腾越,出境去缅甸、孟加拉。云南官路与桂林官路的开辟,在清初发生吴三桂等“三藩变作”时,起过重要的战略作用,又是清政府推行“改土归流”等政治措施、强化中央对云桂湘黔的政治控制的必要纽带。
【改土归流】
广东官路有两条可供选择的途径:一是桂林官路的延伸,从桂林沿桂江、西江东下,经梧州、肇庆抵广州,这是中原王朝通岭南的传统大道。作为它的辅助线,从湖南衡州直下韶关通广州,此线虽在汉武帝平岭南后已经开辟,但一直未见重用。广东官路的主干道,则是指:从北京出发,经涿州、雄县、河间、德州到山东济南府,过江苏徐州、安徽合肥,进入江西南昌,沿赣江去赣州,越大庾岭至韶关通广州,这是元明以来由北京至广州的主要官道,历来称作“使节路”,清政府对它特别重视。元明清三代纵贯中国南北的大道,无过于此。
在广东官路上,南昌是一个重要枢纽,从这里出发,也有许多支马路通往四方:取道饶州向东北去杭州或徽州;取道临川向东南去福州与泉州;取道庐陵(吉安)南去虔州与潮汕;取道袁州西去长沙,取道岳州西北去武昌,取道九江西上武昌、荆州,东下芜湖与南京。这些路线,多为水陆兼通,十分方便。至于广东官路之终点站广州,历来是中西海上交往的主要港口,其交通之发达自不待言。它在清代的政治经济地位极为重要,即使在鸦片战争前后极为复杂的国际政治形势下,广州港也从来没有闭关过,它曾是清代对外开放的唯一的通商口岸。
上一篇:(清末)租借地的市政建设与管理
下一篇:千年前一起交通肇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