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博雅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行业 > 人物 > 南平女子电缆班的一天......

南平女子电缆班的一天:在昏暗、狭窄的沟道里穿行

来源:东南网发布时间:2017-08-04 10:19:15
导语:碗口粗的电缆在沟里搬动特别费劲。  进入7月,南平市饱受高温天气袭扰。穿梭于大街小巷,穿着厚重的工装攀爬在烫手的线杆上,或钻进闷湿的电缆沟里,电力工人成了这座城市最忙碌的一群人。7月27日,记者跟随南平供电公司“女子电缆班”检修女工,在电缆沟道里走了一遭,感受她们不同寻常的艰辛。  全副武装,瞬间浑身出汗  9点50分,记者换上厚重的纯棉绝缘工作服、一公斤重的绝缘鞋,还没出门,就浑身出汗,工作服贴在身上,...

碗口粗的电缆在沟里搬动特别费劲。

  进入7月,南平市饱受高温天气袭扰。穿梭于大街小巷,穿着厚重的工装攀爬在烫手的线杆上,或钻进闷湿的电缆沟里,电力工人成了这座城市最忙碌的一群人。7月27日,记者跟随南平供电公司“女子电缆班”检修女工,在电缆沟道里走了一遭,感受她们不同寻常的艰辛。

  全副武装,瞬间浑身出汗

  9点50分,记者换上厚重的纯棉绝缘工作服、一公斤重的绝缘鞋,还没出门,就浑身出汗,工作服贴在身上,异常难受。

  烈日下,电缆井口边竖放着醒目的抢修围栏。正在绑扎电缆绝缘胶皮的“女子电缆班”班长洪燕和组员吴美剑、洪玉美已经在现场工作了2个多小时。3人满脸通红,额上汗水密布,头发贴着脑门,遮住了眼帘,脸颊上的汗水顺着脖颈淌进厚厚的工作服里。

  这个班组的5名成员全是女性,被称为“女子电缆班”,也是我省目前唯一的女子电缆班。她们的主要工作是检测、抢修地下电缆网络,一年有300天要进入电缆沟工作。

  “今天的工作是安全巡检和故障抢修。这个点是凌晨1点左右报修的,我们当时就赶来进行试送电,结果不到一分钟又停了。”洪燕告诉记者,“根据经验判断,引起故障的原因应该是电缆短路。由于夜里抢修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施工不便,我们才决定天亮再进行抢修。”

  井口直径约80厘米。此时,组员郑云英和赵秀玲正在井下的电缆沟巡检。

  “夏季用电量增加,电缆超负荷运转,很容易发生故障。每年夏天,我们的任务都很重。”洪燕说。做完手上的活,大家背上装有工器具、抢修材料的大帆布包准备下井。记者掂了掂,帆布包的重量约有10公斤。

洪燕用来固定电缆的竹棍。

  井下作业,要小心再小心

  10点37分,记者站在井口边,感受到地下的湿热气体不断往上涌。之前虽有心理准备,要下井了,记者心里还是有些紧张。

  “下到井里,你跟着我走,不要随便走动!里面有高压电缆,没有通风口,很闷,也湿热,身体不舒服要马上跟我打招呼,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已经在井下的洪燕仰着头向记者交代。

  进入沟道,空间非常狭窄。一侧是架起来的多根电缆,通道大约只有1米高、50厘米宽,我们只能蹲着、跪着往前挪动或爬行。洪燕说,电缆沟一般设在井道、地沟中,狭窄阴暗、空气不流通、含氧量低。她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或趴或跪或蹲,抢修电缆、制作电缆头,一干就是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

  “这里确实很闷,温度有多高?”记者问。

  “现在沟道温度在41摄氏度以上。”洪燕回答,伸手牵住记者的手。

  高温闷热,眼前一片昏暗。记者跟在洪燕后面,半蹲着往前挪。前行了20多米,出现一个口径更小的卡口,费了好大劲,记者才爬过卡口。

  “这个卡口高度有60多厘米,像这样的卡口,电缆沟道里有很多,有的还不到60厘米。”洪燕说。

  20分钟才前行了30多米,记者感觉如在蒸笼,呼吸困难、胸口憋闷、腿脚发麻。“再往前十几米,就有一个井口,你上去透透气,休息一下吧。”洪燕说。

  又往前挪了约5米,记者看到一根电缆上有白色标记,是最早下井的郑云英做的记号。“你们继续往前,这里我来处理。”洪燕说。

  对电缆进行绝缘包裹本是易事,只需要剥开破损绝缘层,再用专门的绝缘胶布进行包裹。然而,在狭小的沟道里,手脚伸展不开,只能一直蹲着,做事很费劲,洪燕用了近30分钟才完工。

  11点40分,爬上井口,记者做了几次深呼吸,一口气喝了半瓶矿泉水,才感觉缓过劲来。

  11点50分,全班会合。

  “来,吃个盒饭吧。”赵秀玲递给记者一份快餐。

  “你们天天这样干活,受得了吗?”虽然缓了10多分钟,记者还有点懵,有气无力地问。

  郑云英说:“我第一次抢修,下去了四五个小时,上来后就不停地问自己:为啥要干这个工作?后来习惯了,还觉得很自豪。”

  “我第一次下井,人感到晕眩,还呕吐,师傅赶紧带我撤出。当时我非常紧张,电缆沟空间太小,一旦倒下了,别人都没办法把我弄出来。”回忆最初的情形,洪燕仍然心有余悸。

洪燕(右)和吴美剑在安装配网电缆。

  接连抢修,不回家吃饭是常事

  饭还没吃完,洪燕的手机响起,接着组员吴美剑的电话也响了,两个点同时故障报修。

  时间不等人,兵分两路。记者跟随洪燕、吴美剑一组赶往现场,这是一处工地,10千伏电缆被挖断。

  10千伏电缆直径约10厘米,每米重达15公斤。虽然电缆粗重,但电缆头的制作却要精细,尺寸把握必须精准。洪燕和吴美剑二话不说,把紧裹着电缆的泥巴清理干净,接下来的工序是剥开绝缘层。

  洪燕告诉记者,剥绝缘层有讲究,剥开太多,接好后会有一部分露在外面,不安全;剥开太少也不行,10厘米刚刚好。剥开绝缘层后,要用仪器检测电缆的绝缘水平,这事关安全问题,必须精准,接着开始接电缆,接好电缆后再测一次绝缘水平,才能申请送电。

  听起来很简单的过程,洪燕和吴美剑费时2个多小时才完工。“这种情况最怕发生在冬季,天寒地冻,手抓不住电缆,拿不稳工具。处理一次这类故障,得花五六个小时。”洪燕说着再次接起了电话,又是一个故障报修。

  车开出10多分钟后,道路变得狭窄,连路名都没有。“在这里,就算出租车司机也是两眼一抹黑。我们抢修队的人都堪称‘活地图’。”洪燕说着在一个进口处停车,从车上搬下抢修围栏围住进口。记者拿起一根钢钎,和吴美剑一起撬起井盖,顿时,一股焦糊味涌了出来。

  记者跟着洪燕下井检查,烧焦的胶皮味混着烂泥的臭味,让人窒息。仅几分钟,记者就不得不爬出来透气。

  摸清情况后,洪燕开始抢修,剖剥电缆、打卡子、焊接地线、包扎电缆终端头……送电一次成功。此时已是晚上7点17分。

  “这很正常,一天当中,中午、傍晚是我们最忙的时候,用电高峰时段,有些电路承载不了那么大的用电负荷,故障比其他时段易发。干我们这行,就得有加班的准备,手机24小时不能关机,不回家吃饭是常事。”洪燕说。

  这是一支由5名女工组成的电力工程抢险队,她们日复一日地检修、抢险、接线、换线,南平市的地下电缆沟道,每一处都留下过她们的足迹。(福建日报记者 魏桂莲 实习生 余旻晶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