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设计师徐科英:创新是自然而然的事
今年8月,湖北省妇联、省科技厅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楚凤成才计划——她力量·添彩科技”100名女性科技创新人才寻访活动。经各地各单位和社会各界推荐、专家评审确定,日前,100人名单出炉。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第二设计院第三设计所副所长徐科英,作为科研院所类代表入围。
徐科英是中铁大桥院的业务骨干之一,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火车头奖章、全国铁路巾帼标兵、中国中铁青年岗位能手、湖北省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武汉市“最美岗花”等多项荣誉。
2005年,从上海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硕士毕业后,徐科英本有机会留在上海,但因为中铁大桥院,她选择了湖北。“中铁大桥院是国内桥梁设计最好的平台,我是学这一行的,希望在这样的平台实现自己的价值。”徐科英说。
到中铁大桥院工作后,徐科英参与的第一个大型项目,是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建设。这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高速铁路桥,也是世界上设计核载最大的高速铁路桥。
“不会就问、就学。”徐科英说,在此之前,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实践中,徐科英都没有相关经验。当时,她师从钢梁老专家赵廷衡、刘承虞。老专家们毫无保留的悉心指导,加上徐科英扎实的基本功和学习能力,工作很快上手了。后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获得了“桥梁界诺贝尔奖”——乔治理查德森大奖。
钢梁设计,需要考虑非常多的细节。每件杆件的受力是多少、杆件的截面是多少、钢板要多厚,都需要反复测算、核算。在参与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项目时,徐科英负责的是核算工作。成百上千根杆件,一根根核算,太复杂,效率太低,工作量非常大。
能不能换种算法?徐科英利用工作之外的零碎时间,尝试设计新的算法。几个月后,她成功开发出了“钢桁梁智能设计系统”。过去一天才能完成的计算量,用这套系统只要几分钟。该系统被中铁大桥院列为“技术进步重要成果”并给予重奖,先后在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郑州黄河大桥、杨泗港长江大桥等项目的钢桁梁设计中成功运用。
作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女性桥梁设计师,十多年来,徐科英参与设计了8座长江大桥、4座跨海大桥、1座黄河大桥;获得了“中国铁道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等多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此外,她还取得12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2项发明专利被列为“国家铁路局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多篇论文在《桥梁建设》《世界桥梁》《铁道建筑》等多家中国核心期刊发表。
“创新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为你要不断地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徐科英看来,每一座大桥的设计工作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每座桥梁的创新点又都不一样。为拿出最佳方案,徐科英需要去不断去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很多时候,她会直接爬上桥梁拱顶,进行现场勘察。
“相比于其它领域,我们这一行的女性确实不容易。”徐科英说,这次入围“100名女性科技创新人才”,对自己是很大的激励,希望有更多的人通过此次评选,来关注女性科技工作者这一群体。
(全媒记者 袁超一)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