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博雅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 新闻 > 甘肃公路部门三大行动......

甘肃公路部门三大行动护航秋收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发布时间:2025-10-24 10:30:30
导语:陇原山野间,丰收的喜讯已经传遍:成县核桃林里青褐色的果实缀满枝头,康县菌棚中黑木耳沾着晨露鲜嫩欲滴,武都区橄榄园里墨绿果实压弯枝丫,静宁县苹果园里红彤彤果实挂满树梢……又是一年秋收时,依托“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果,甘肃各地公路管理部门以路网提质、运输提速、产业升级三大行动护航秋收,让“枝头鲜”快速变现“袋中钱”,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路网提质畅通出山通道天刚蒙蒙亮,成县公路段的养护人员已背着工具包...

陇原山野间,丰收的喜讯已经传遍:成县核桃林里青褐色的果实缀满枝头,康县菌棚中黑木耳沾着晨露鲜嫩欲滴,武都区橄榄园里墨绿果实压弯枝丫,静宁县苹果园里红彤彤果实挂满树梢……

 

又是一年秋收时,依托“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果,甘肃各地公路管理部门以路网提质、运输提速、产业升级三大行动护航秋收,让“枝头鲜”快速变现“袋中钱”,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路网提质畅通出山通道

 

天刚蒙蒙亮,成县公路段的养护人员已背着工具包踏上205省道——这条连接51万亩核桃林与县城集散中心的“黄金通道”,正等待他们排查夜间可能出现的路面裂缝。“以前雨天走这条路,货车陷进泥里半天出不来,核桃捂得发了霉,一年的辛苦就白费了。”成县种植户张师傅回忆道,如今,这样的困境已不复存在。

 

针对秋收季运输需求,甘肃省各地公路管理部门将养护重心下沉到产区一线。

 

成县公路段将巡查频次从每日1次增至2次,清晨查路面坑槽、午后清边坡落石,汛期遇塌方、泥石流时应急队伍“随叫随到”。康县公路段对辖养的5条国省干线公路全面排查,重点整治通往菌棚、果园的路段,保障天麻、黑木耳等“山珍”出山畅通无阻。武都区公路段在角弓镇水稻产区、汉王镇橄榄园周边提前清理路面碎石杂草,在急弯陡坡设置警示标志,保障收割机、运粮车顺畅通行。静宁县,525国道串联起青兰高速公路、312国道,形成覆盖苹果主产区的路网体系。

 

“现在从基地装完核桃,半小时就到县城,转高速公路3天直达上海,新鲜度一点没降!”看着满载核桃的货车平稳驶离,张师傅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运输提速保障果品快速鲜达

 

午后的康县阳坝镇天麻种植基地,农户们正忙着将刚采挖的天麻装筐,满载货物的货车沿着222省道驶向县城物流点——这条平整的省道,让“当天采摘、次日达客户”成为现实。“公路通到基地旁,损耗少了,价格也上去了。”一位种植户边装车边说。

 

针对秋收作物“怕耽搁、易变质”的特性,甘肃各地构建“高速公路+干线+冷链”快运体系。成县依托十天高速公路,将205省道与陇南机场的航空快运服务高效连接,猕猴桃运抵兰州所需时间从8小时缩短至6小时;武都区公路段在油橄榄采摘季加密公路巡查,让鲜橄榄从基地直接运至加工厂,保障出油品质;在静宁县,晨露未干的苹果经冷链车运输,当天就能出现在西安、兰州等城市的商超货架,部分优质果品还通过电商远销全国。

 

“路通了,鲜货‘跑’得快,我们的收入也水涨船高。”常年跑运输的李师傅对成县猕猴桃外销的变化深有感触。

 

产业升级带火农货惠及万家

 

周末的成县抛沙镇集市格外热闹。核桃收购点前,外地客商的货车排起长队,称重、装车声不绝于耳;玉米加工厂里,机器轰鸣中玉米粒磨成细腻玉米面,转眼就成了农家乐里喷香的“散面饭”。这条由205省道串联起来的集市,已成为“种植+加工+销售”的重要节点,带动农产品附加值倍增。

 

畅通的公路不仅是运输通道,更催生了“公路+产业”“公路+旅游”等业态。康县依托路网建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累计建成茶叶、食用菌基地13.9万亩,覆盖14个乡镇135个村,带动2.58万农户发展“生态产业”,70余种农特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走向全国。

 

同时,公路串联阳坝梅园沟、花桥村等景区,“采摘+体验+民宿”模式日益红火,游客自驾而来体验菌菇种植、品尝农家美食,临走时还会带上菌菇礼盒。“游客能进来,绿水青山真成了金山银山!”花桥村民宿经营负责人张大哥喜笑颜开。

 

212国道沿线,武都区油橄榄展销店、水稻收购点生意红火,外地客商驱车前来采购,新鲜油橄榄、优质大米快速外销;部分橄榄园推出“秋日采摘游”,带动周边餐饮、住宿业发展;静宁县则依托路网打造苹果产业示范带,推动苹果精深加工与乡村旅游发展,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沿着公路源源不断地涌向乡村。

 

目前,各地依托升级完善的农村公路网,构建起“农特产品外销+乡村旅游”的发展格局。山野间的丰收喜悦沿着道路,点亮万千农户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