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博雅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文化 > 观点 > “文化木桶”的四块短......

“文化木桶”的四块短板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发布时间:2014-07-16 10:26:19
导语:我们的文化并不缺少创新基因,这一点历史早已证明。但我们缺少文化创新意识的引领、创新能力的支撑、成熟市场的养护、健全制度的激励。只有把上述的短板补齐,才是我们有望盛满的文化木桶。

 

陈序经先生早在80年前就说,“中国的问题,根本就是整个文化的问题。要想把中国的政治、经济、教育等等改革,根本要从文化着手”。走到今天,才深切意识到这句话的分量。

此前,我们饥不择食,为了肚子,顾不得斯文,顾不上文化。如今蓦然回首,发现离文化渐行渐远。少了文化,也就少了心灵皈依和精神的栖息居所,进而闹出诸多失态的事情。

有人说,中国有数千年历史积淀,我们的家底到处是文化,还稀罕什么文化?这样理解文化,未免太狭隘。

文化不应仅是祖先给我们的那些东西,更应该是我们创造的、带着当代人生命脉动和智慧体温的文明作物。提到这一点,真是惭愧得厉害:我们很多人还陷在物质围城中,廉价地认为,幸福就是以票子车子房子计量的物质体验。这些算计似乎都与文化真意相去甚远。

在物质的围城中呆久了,对文化的理解也物化了,功利化了。君不见,一提到文化,就立马动用GDP思维,将文化等同于可以进行物质换算的东西。前些年,文化产业园遍地开花,用开发房地产的方式开发文化,制造了大片的文化假山和大堆的文化垃圾。

真正的文化离不开创新。文化一旦失去创新的激情,变成生产流水线上的重复劳动,其生产出来的东西只能说是文化物品,不是真正的文化产品。文化产品需要有人的灵气和智慧,需要有精神附加值。

反观当下的文化生产,大家比拼的不是高水平的文化创新,而是低水平的文化加工,文化创造比拼的是智慧和灵性,而不是口水和汗水。当下的文化生产,很多时候,是在做低水平的重复劳动,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创新。

究其原因,我们的文化创新还存在若干短板:

其一,意识短板。我们的文化创新意识还比较稀薄。很多搞文化的人,把文化理解得很狭隘。他们所理解的文化创新,就是在物品的使用价值上多动脑筋。

其二,能力短板。我们只有文化复制能力、模仿能力,没有过硬的创新能力。

 

其三,市场短板。我们的文化市场对创新的激励远远不够。文化创新成本大,风险高;反之,搞文化模仿或复制,成本、风险都低得多。这种“市场理性”让文化生产者不愿做痛苦的冒险者,宁愿做幸福的模仿者或跟进者。

其四,制度短板。现有的文化体制是一种混合体制,不利于激励文化创新。在文化场上,真正有创新能力的毕竟是小众。需要有制度激励,让这些有创新能力的人得到丰厚的回馈。

我们的文化并不缺少创新基因,这一点历史早已证明。但我们缺少文化创新意识的引领、创新能力的支撑、成熟市场的养护、健全制度的激励。只有把上述的短板补齐,才是我们有望盛满的文化木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