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未来超级高铁的雏形
目前,我国已有225组“复兴号”动车组奔驰在祖国广袤大地上。3月15日,京沪高铁建设总指挥、中国工程院院士卢春房在“委员通道”接受采访时说,我国要研发高速磁悬浮列车、真空管道飞行列车等“更快高铁”。
自5年前“科技狂人”马斯克首次提出“超级高铁”的概念以来,超级高铁一直是全球研究热点。目前,中国版“超级高铁”研究已有重要进展。全国人大代表、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周仲荣告诉本报记者,该校科研团队已经搭建了真空管道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试验平台,将试验平台的曲线半径扩大到6公里时,试验列车运行时速可达到1500公里以上,这是目前能触摸到的未来“超级高铁”的雏形。
2020年研制出时速600公里磁浮样车
根据速度,磁悬浮列车有高速和中低速之分。长沙磁浮快线设计时速100公里,北京磁浮线路S1线设计最高时速100公里,实际运营最高时速80公里,均属于中低速磁悬浮列车,上海磁浮列车示范线行驶时速可达430公里,属于高速磁悬浮列车。
全国人大代表、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清和透露,我国快速磁浮列车正处在紧张的试制组装阶段,计划今年年中下线,列车时速将提高到160公里,这将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时速最快的磁悬浮列车。
今年1月25日,中车青岛四方机车公司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技术方案通过专家评审,我国将在2020年研制出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悬浮样车,并完成5公里试验线验证,进行集成示范,为实现高速磁浮工程应用和产业化奠定基础。
周仲荣告诉记者,基于高温超导磁悬浮技术,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了多功能高速列车运行模拟试验台,主要用于研究管道运输、高速助推、超导磁浮。2014年,西南交通大学真空管道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试验平台研制成功,平台轨道全长45米,半径6米,试验列车最高时速50公里。今年,西南交通大学科研团队将完成时速400公里的试验平台建设,接下来还将建设时速1500公里的试验平台。
产学研用协同突破技术与市场瓶颈
事实上,磁悬浮列车要达到目标速度,至少有三大问题待解:如何低成本获得真空管道以及进行管道维护,如何确保高速运动下磁浮系统的动力学稳定性,如何保证高速运动下的直线驱动效率。
“我国真空管道高温超导磁浮交通研究刚刚起步,今后需要围绕悬浮与导向、牵引与制动、管道与气动等核心,开展超高速超导磁悬浮车轨耦合作用机制及动态稳定性特征、超高速大推力直线电机能量传递与变换控制规律等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周仲荣表示。
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是一个具有希望和无限潜力的载人交通工具,实现其大规模的应用,既取决于相关技术研究的突破和发展,也取决于社会的需求。周仲荣希望能够通过产学研用协同,突破真空管道高温超导磁悬浮交通关键技术和市场瓶颈,让高温超导磁悬浮方面的创新成果能够尽早转化应用。
“若将产学研用各阶段分离,将极大地制约真空管道高温超导磁悬浮技术的产业化进程。通过将高校、科研机构、生产企业、用户联合起来,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研发优势、生产企业的生产制造优势,再结合用户的服务体验与反馈,加快整个系统从研究成果到实际运用的产业化进程。”周仲荣说。
今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积极推动加强装备研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提升关键装备技术自主研发水平,促进装备与工程、研发与应用协同创新,力争在超级高铁、自动驾驶、无人船舶、大飞机等战略前沿技术领域占领制高点。相信未来,人们将乘坐中国版“超级高铁”、大飞机畅行神州、遨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