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构建大湾区时代港航新格局
日前,记者从广东省交通运输厅获悉,2017年全省预计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9.7亿吨,同比增长9.6%,码头、航道等基础设施扩能工程顺利推进,高附加值港航服务业及总部经济培育良好,区域港口一体化发展合作共识进一步达成。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和区域协调合作的前沿阵地,港航产业健康发展对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广东港航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政策,锐意创新、砥砺前行,积极擘画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美好蓝图。
加快港航扩能升级
夯实软硬件基础
近年来,广东省加快实施港航扩能升级,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夯实了硬件基础。2017年,西江航道扩能升级等项目主体工程完工,北江航道等项目顺利推进,深圳港盐田港区西作业区集装箱码头等7个项目建成完工。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之一,2017年,广州港迎来了历史性突破,集装箱吞吐量首超2000万标箱、达到2037万标箱,货物吞吐量5.9亿吨,商品汽车吞吐量111万辆。” 广州港务局党委书记、局长陈洪先介绍。马士基、地中海、达飞、中远海运、长荣、泛亚、安通、中谷等班轮公司均在广州南沙开辟航线,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达到91条,三年间增加39条。丽星等邮轮公司选择南沙作为母港,2017年广州邮轮母港旅游人数增长到40万人次,同比增长24%。
港航软实力发展方面,广东省港口共缔结友好港口68对,广州成功获得2019年(第31届)世界港口大会举办权,广东省港口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开发重大合作平台
聚集港航高端新业态
2017年7月1日,在习近平总书记见证下,《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正式签署。协议提出,支持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推进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等重大粤港澳合作平台开发建设,充分发挥其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合作中的试验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并复制推广成功经验。
目前,广州南沙已累计形成310项自贸区创新成果,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并已形成航运物流、高端制造、科技创新、金融商务、旅游健康等五大主导产业。2017年10月,广州南沙出台了《1+1+10》产业政策体系,涵盖了七大重点发展产业政策。其中,航运物流产业发展政策通过设置总部企业奖、落户奖、经营贡献奖、航线奖、集装箱补贴、物流补贴、仓储补贴、人才奖、跨境电商补贴、平行进口汽车补贴等16个方面的扶持措施,全面支持南沙航运物流产业发展。
自2015年自贸区挂牌以来,南沙加快建设广州国际航运枢纽主要承载区和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航运企业迅速集聚,注册航运物流企业总数达4770家,中远海运散货全球总部、中远航运风电总部、唯品会区域总部等15家航运物流总部企业落户南沙,总部经济将为广州港航业发展带来持续动力。航运服务迅速发展,依托广州航运交易所累计完成船舶交易2540艘次、交易额93.3亿元;以南沙航运产业基金等为代表的配套航运金融服务初步搭建;获批“广东南沙”国际船舶登记船籍港,国际海事服务产业不断成长,后续将进一步发展国际海员培训、适任认证、海员管理、海关人才交流等产业。此外,广州南沙已成为全国平行进口汽车第二大口岸;国际邮轮旅客吞吐量居全国第三位;跨境电商BBC进口增长近1倍。
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
促进区域港口一体化发展
强化广州港、深圳港国际门户枢纽港功能,推进珠三角港口群一体化和粤东粤西港口群协调发展,是广东省交通运输系统2018年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就粤港澳大湾区与发展航运物流业政策问题,中远海运集团副总经理俞曾港在近日举办的第五届中国航运50人论坛年会暨首届大湾区港航物流发展论坛上建议:“要加大港口业务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如通过政府引导,推动打破港口之间的行政区域概念,形成区域港口之间的相互协同,把竞争关系变成合作关系。”
据了解,目前,广东省内港口资源统筹协调发展正在有序进行。2017年12月,广州港集团与东莞港务集团在广州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以大湾区建设为契机,共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穗莞航运体系,打造世界级枢纽港区。
这是穗莞两市首度提出双方将加快港口资源整合,推进实施港口一体化,打造广州—东莞港组合港,实现广州港和东莞港港口资源整合。双方将通过加快推进广州港环大虎岛公用航道工程等重大项目,共享航线等航运资源,协同优化广州港、东莞港的通关效率及硬件设施,增加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企业通过两地港口进出口货物的比重。共同改善珠江航道通航环境,推进实施穗莞港口一体化。
下一篇:贵州将推广客车智能防撞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