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综合交通网“织密织优”
记者从10月13日召开的河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5年来河南立足中部地区“三基地一枢纽”战略定位,奋力建设交通强省,交通基础设施从“连线成网”到“织密织优”,群众出行从“走得了”到“走得好”,货物运输从“运得出”到“运得优”,“121”便捷出行格局基本形成,郑州与省辖市1小时通达、郑州与周边省会城市2小时通达、县城至所辖乡镇1小时通达。
综合交通网总规模达29.2万公里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付磊在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期间,全省综合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将达8400亿元,是“十三五”的1.5倍;综合交通网总规模达29.2万公里,比“十三五”末增加1.4万公里。
公路加密提质,绘就中原大地新坦途。“十四五”以来,河南新增高速公路里程超2900公里,通车总里程达8962公里,90%以上的县通达“双高速”;新改建普通干线公路4500公里,实现所有高铁站、机场、港口、省级开发区二级及以上公路连通,省际通道达152条;新改建农村公路4万公里,全省17.9万个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实现“上午出村、下午进城”。
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近年来河南水运全面起势,中部便捷出海水运通道加快建设。目前,河南省内河航道里程达1825公里,预计“十四五”期内河航运累计将完成投资480亿元,是“十三五”的5倍,内河集装箱从“零星运输”加速驶向“批量出海”。
铁路民航蓬勃发展,打造中部枢纽新支点。目前,河南铁路运营里程达6810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263公里,在全国率先建成“米”字形高铁网,所有省辖市都有了高铁站,铁路运输3小时内覆盖全国53%的人口;全省形成“一枢四支九通用”机场布局,航空运输2小时内覆盖全国87%的人口。
内陆腹地变物流枢纽
郑州到北京最快2小时11分,到武汉1小时40分;从郑州到洛阳看牡丹,高铁28分钟直达……综合立体交通网让跨城出行“拎包走”、都市圈通勤如“串门”。
河南锚定“人享其行”美好愿景,以群众需求为标尺,让交通既有“速度感”更有“温度感”。近5年来,全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增加220公里,比“十三五”末增长107%,郑开、郑许城际铁路早晚高峰“流水发车”;新增定制客运线路629条,“交通+医疗”等特色服务产品创新发展,郑州机场“空巴联运”专线、开封“公铁联运”班线、许昌胖东来旅游购物专线等服务个性化出行;开通农村客运线路7715条,公交化运营占比58%,日均发车5.1万辆次。
以经济高效为导向,河南正由“内陆腹地”向“物流枢纽”加速转变。2024年,河南全省累计完成货运量29.3亿吨、货运周转量12863亿吨公里,比“十三五”末分别增长34%、48%。郑州国际陆港核心功能区启用,郑州机场北货运区建成投用,四港联动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欧洲的奶粉、服装、化妆品最快1天就可以摆上中国货架,宇通的客车配件到德国汉堡只要18天,河南生产的小家电通过卡车直达哈萨克斯坦……河南坚持交通发展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让交通运输成为发展“加速器”,“郑州—卢森堡”“郑州—吉隆坡”双枢纽协同发力,郑州机场年货运量突破80万吨,中欧班列(郑州)累计开行1.6万列,郑州航空港区建成内陆首个国际公路运输集结中心,现代化物流体系不断健全。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