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公司承建省道216线灾害防治工程进展顺利
施工现场,高臂钻机的轰鸣声在山谷间回响,工人们系着安全绳在陡坡上有序进行挂网作业,技术人员紧盯检测仪屏幕,记录边坡位移数据——这是省道216线灾害防治工程一线的日常景象。由毕节市公路建设养护有限公司承建的省道216线K40+965至K42+030段公路灾害防治工程正全力推进,目前已完成全部锚杆、锚索钻孔及注浆,挂网锚喷完成70%,被动防护网完成80%,预计整体工程于2025年9月底完工。
该项目位于赫章县汉阳街道,全长约1.065公里,是连接哲庄镇与赫章县城的重要通道,也是服务古基镇、六曲河镇等沿线乡镇的关键运输动脉。该路段交通量大、地质灾害多发,边坡崩塌及落石频发,养护挑战显著。此次防治工程主要采取覆盖式引导网、挂网锚喷、预应力锚索、被动防护网、锚杆及交安设施等综合措施,全面提升道路抗灾能力。
自今年6月22日开工以来,毕节公司以工期为主线,科学组织、精细施工。面对高陡坡和复杂地质条件,现场采用“动态设计、信息施工”理念,依托地质雷达与无人机进行高频巡检,实时监测坡体裂缝和位移变化,及时调整支护参数。30余名施工人员两班交替作业,多台高臂钻机、注浆设备与喷浆机械协同推进,在保障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全力抢抓进度。
毕节公司与业主单位紧密协作,克服了作业面狭窄、地质不稳、天气多变等多重困难,严格执行“三检制”和工序验收管理,实现对质量安全的全过程控制。现场安全员全程值守,所有关键工序如锚索张拉、防护网安装均留有影像记录,确保工程可追溯、风险可管控。
在长期应对高原山区地质灾害的实践中,毕节公司逐步形成了一套高效适用的施工经验:一是“一坡一策”,依据详勘数据量身定制支护体系;二是推行“生态+工程”治理模式,在喷锚基层中使用植生混凝土,为后期复绿创造条件;三是突出“预养护”,在汛前集中力量加固高风险点,最大限度防患于未然。
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提升省道216线该路段的安全性能与抗灾能力,有效改善赫章县北部乡镇的交通条件,为毕节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更坚实的交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