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建管养运齐发力“四好农村路”建设实现质效双升
近年来,德州市将建好“四好农村路”摆在突出位置,连续三年将建好“四好农村路”列入德州市人民政府民生实事,2021年以来累计投资超60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3410公里,县乡公路三级路以上比例提升19.7%。目前,德州市已建成“四好农村路”2.01万公里,密度达195.9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山东省第四位。创建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1个、“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两个、省级示范县3个。打造了山东省唯一市级全域客货邮融合发展试点,农村物流成本下降10%、运输效率提升40%。近日,德州市“四好农村路”建设经验做法通过全国“四好农村路”典型案例终审。主要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开展工作。
——“多渠蓄水”筹资金,通村畅乡的农村公路网络逐步“建好”。在保障财政投入、争取上级资金的基础上,将农村公路与“吨半粮”、文化旅游、农村客货邮等项目进行整合申请专项债资金;通过EPC(工程总承包)、EPC+F(工程总承包+融资)等模式引入央企国企等社会资金。2022年以来,累计申请专项债、吸引社会资本融资超20亿元,新改建县乡公路全部按三级以上标准设计施工,农村公路优良路率保持在80%以上,县乡公路三级以上比例由38.1%提升至57.8%。
建成通车的济南绕城高速二环线北环段禹城北互通
——“建章立制”明责任,规范有效的治理体系确保“管好”。全面构建市、县、乡、村四级“路长制”,德州市7708名路长承担农村公路巡查、涉路问题协调解决等职责,15457条农村公路实现“事有人管、责有人担”。2024年以来协调解决路域环境治理、安全隐患排查等问题739件。如禹城市将“路长制”延伸到农村公路规划设计阶段,在建设上实行包质量、进度、安全、环保“四包”制度;平原县出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和路政管理两项规范性文件,近百条款涵盖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各方面,全县农村公路好路率由制度实行初期的70%提升到94%。
——“综合施策”提标准,专职专业的养护队伍力争“养好”。成立由400名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化养护队伍,下沉农村公路养护一线,按照国省道巡查、养护范围和技术标准,对德州市 1.8万名路管员进行“手把手”培训、 “面对面”指导。探索市场化运作方式,采取“建设+养护” “路衍经济+养护”等模式,将农村公路建设、绿化及沿路广告投放等统一组织运营,运营产生的利润开发护路公益性岗位4000余个,德州市20086公里农村公路实现日常养护全覆盖。
正在建设中的高青至武城高速商河至平原段
——“数字赋能”更精准,高效互联的“云平台”助力“护好”。市县两级共投资900余万元,建设“四好农村路”信息化管理平台,将德州市15457条农村公路全部纳入平台管控,通过引入高清卫星遥感影像,结合农村公路GIS矢量数据,可高效核实德州市两万余公里农村公路线型、路况,自动化检测率100%。依托该平台研发“路云管”App,一线路管员可通过手机终端完成各类病害隐患问题的“一键上传”、跟踪处置, “路云管”工作模式入选交通运输部农村公路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典型案例。
——“以路为媒”增效益,深度融合的多元业态实现“运营好”。着力打造市级全域客货邮融合发展示范区,落实各类补贴4000余万元,目前建设村级物流快递站点5102个,开通农村客货邮合作示范线路 134条、日均发送车次500余班。德州市农村物流成本特别是农产品上行成本下降10%、运输效率提升40%。统筹考虑自然风光、村落文化、产业特点等要素,打造高品质旅游公路20条。如齐河县打造“黄河入海”主题旅游公路,惠及沿线360个行政村和19.6万公众,每年吸引旅客1000万人次。结合水系联通和水网建设,延伸配套修建堤顶路,拓展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助推农村公路兼具通村路、旅游路、生产路功能。2022年以来,德州市共建设堤顶路535.5公里,打通了断头路、畅通了“微循环”。
工作推进体会:一是“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在扩面提标。德州市农村公路建设起步较早,低等级公路存量大,改造提升任务艰巨,资金压力大。德州市通过拓宽筹融资渠道,综合发挥政府资金、专项债券和社会资本最大效益,变“等钱干”为“找钱办”。2021年—2023年累计新建改造农村公路2804.5公里,8个县市区1年时间实现危旧桥梁“动态清零”,有力保障了“四好农村路”健康可持续发展。二是“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管养一体。农村公路“三分建、七分养”,抓好管养是保障农村公路正常使用、延长服役年限的关键环节。针对农村公路点多、线长、面广、量大的现实情况,德州市坚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良性互动,做细做实“路长制”,夯实政府主导基础,构建多部门同发力、科技手段提效率、社会公众共参与的管养新格局,以小成本换取大效益。三是“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在融合带动。推动农村公路更好发挥经济社会效益,要注重做好结合文章,把“四好农村路”培育成乡村振兴新增长极。德州市以打造全域“农村公路+”融合发展省交通强国试点为契机,将文化、自然、生态、产业等融入农村公路规划设计建设中,探索“公路+文旅”“公路+生态” “公路+产业”等复合发展模式,在延伸路网通达深度、提升乡村旅游热度、拓展农村客货邮广度上持续用力,农村公路附加值倍增,农民增收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