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博雅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 新闻 > 交通数字化赋能精准治......

交通数字化赋能精准治理 上海“云路中心”渐入佳境

来源:交通运输部发布时间:2022-03-15 10:32:01
导语:

作为跨越黄浦江的交通主干道,上海杨浦大桥自1993年通车后始终发挥着重要通道作用。今年,杨浦大桥迎来了一个“孪生兄弟”——被“数字孪生”技术“克隆”的全数字大桥。


这个“孪生兄弟”如何而来?上海市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简称上海市道运中心)科技信息科科长姚颖东介绍,大桥通过设置交通感知设备约10类200套,形成了5万余个静态设施设备空间管理单元。这些数据依托神经元系统,通过数字孪生、边缘计算等技术手段,被传输到已经初步建成的上海市道运中心“云路中心”平台,在云端形成了“孪生的桥”,实时显示大桥的“生命体征”。


据悉,上海道路总里程已达1.8万公里,路网密度全国领先,传统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交通管理需求。去年下半年以来,上海市道运中心全力打造“云路中心”专项工程,推进道路运输行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城市交通管理。


智能巡检精准实时


今年1月,智能巡查设备在每日例行养护巡查中发现,杨浦大桥主桥下游侧2号车道沥青面层有一条长2.8米、宽0.2厘米的纵向裂缝,即刻自动派单至维修人员,在最短时间内修复裂缝,真正实现了“即坏即修”。


杨浦大桥日均车流量约12万辆次,是上海市重点监管的路段。除了全方位的“孪生”,“云路中心”还承担了“体检医生、手术医生和保健医生”的职责。


“杨浦大桥布设了17类1100多个结构安全数据感知点,实时监测风速、风向、温度、振动等环境数据,监测桥梁自身应力应变、结构温度、振动、索力、变形和位移等结构状态数据。”上海城建数字产业集团城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周哲峰指着不停变化的显示屏介绍,全桥共设有5大类120多项结构安全指标。


所有指标点均通过“数字孪生”编码自动匹配三维空间位置,通过神经元智能分析模块实时计算指标分值,通过红黄绿颜色管理实时反馈桥梁指标的监测数值。红色表示大桥“生病”(超限制警告)、黄色代表桥梁出现了亚健康情况(超阈值提醒)、绿色则为健康。


传统人工巡检仅靠人眼观察,因为气候、巡检人员经验以及道路等实际情况,难免造成各种误差,而“数字孪生”技术排除了各种客观因素,可做到精准、实时。据预估,“数字孪生”可节约维修费用10%到20%,并有效减少封路等“休克性维修”,有效缓解因施工带来的道路拥堵情况。


10余个运用场景上线


一座具有神经元感知体系的大桥开启了上海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新纪元。在其他领域,“云路中心”也能发挥作用。去年下半年,“云路中心”建设被上海市道运中心提上议事日程,目前已有10余个运用场景上线。据上海市道运中心主任钱国辉介绍,“云路中心”涵盖道路运输9大业态和道路设施管理、运输服务管理、安全动态监管、静态交通监管4大核心领域,是道路运输管理的“智慧大脑”,实现了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观、管、防”的实时监测,让交通“一网统管”。


“云路中心”的启用实现了交通运输业务全流程管理。在设施日常养护管理方面,“云路中心”积极推广应用车载视频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病害前端智能感知识别、自动派单、自动审核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对于道路设施,“云路中心”结合定期检测数据、日常养护病害数据,基于养护预测分析模型,获取路况预测和维养建议,实现养护工程方案决策最优化。


“云路中心”也为搭建应急、执法联动平台提供了技术支撑。一旦发生违禁事件,感知设备在2秒内就能将违禁车辆车牌号、闯入时间和照片等数据推送给“云路中心”,进而将违禁车辆的实时情况推送给交通执法和交警部门,为联动执法提供信息支撑。在升级市民出行体验方面,“云路中心”不断拓展“预约停车、错峰共享、停车缴费”等重点应用场景,目前已实现全市32家医院停车预约服务,总计提供1022个预约泊位,受到广大车主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