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禅而立之年再回出生地,都做了哪些事?
十一世班禅出生地——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嘉黎县。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
中新网那曲8月18日电 (记者 杨程晨何蓬磊)1990年出生的十一世班禅今年步入而立之年,时隔4年再次回到他的出生地——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嘉黎县。这一次近一周的时间,班禅在家乡都进行了哪些调研、开展了哪些活动?
8月12日,十一世班禅抵达那曲市嘉黎县,接受民众敬献的吉祥切玛。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
1995年11月,严格按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通过金瓶掣签,来自嘉黎县的坚赞诺布被“法断”为十世班禅转世灵童,经中国国务院批准继任为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其后,班禅分别于2006年和2016年回到出生地嘉黎县。
“我又一次回到了家乡。”12日返乡首日,班禅表示,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仅是外表上的,更是内在的变化——既有民众思想观念的变化,也有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
那曲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高寒缺氧、气候干燥。而地处东南方向的嘉黎,与有着西藏“江南”之称的林芝市接壤,含氧量高、气候相对湿润。该县位于藏北高原和藏东高山峡谷交会处,拉萨河和易贡藏布的源头从县城西北的高寒湿地汩汩流出,暖湿气流的深入造就迷人的峡谷森林和海洋性冰川。
13日,班禅一行来到正在修缮之中的349国道沿线调研旅游产业项目,在独俊大峡谷山间栈道和布囊沟的夏季牧场观赏家乡的森林、河流、雪山、草场美景。
当了解到独俊民俗转山节已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发挥作用时,班禅由衷赞赏。他并指出,嘉黎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依托区位生态优势和本地特有资源禀赋,以确保生态为前提统筹规划旅游建设,加大景点景区配套设施建设,挖掘和整理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景区,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把旅游业培育成当地牧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15至16日,班禅去往娘亚牦牛养殖基地和嘉黎县藏医药历史文化博物馆。在养殖基地,他先后在娘亚牦牛原种场、“万亩千畜”标准化养殖基地、娘亚牦牛养殖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视察调研,从养殖、生产到销售一体化了解该基地营运情况。
娘亚牦牛是西藏三大优良牛种之一,也是嘉黎县独有的牧业特色品牌,企业建立起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娘亚牦牛研究开发体系。班禅说,希望嘉黎充分发挥利用好独特品牌优势,继续推进高标准科研养殖;继续实施“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树立一批拿得出、叫得响的典型企业。
嘉黎县域内海拔起伏较大,从2000米直至6000米不等,植被资源、藏药材资源丰富,被誉为“藏药之库”。该县藏医院于自治区内远近闻名,2015年一座4层藏式建筑的县级博物馆拔地而起。在馆内,记者看到,班禅不断与讲解员交流,对于各展间展示出的藏医药传统文化有着极大的好奇心。
他对嘉黎藏医药发展具体提出四点看法,加大对藏医药历史文化和博物馆的对外宣传力度,采用多种宣传方式让更多人知道、了解藏医药灿烂的文化。进一步提升对文物内容的解读,增强游览者的体验性、互动性。对藏医药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把握导向、立足学术、着眼传承。多举措推动藏医药产业的发展。
此外,班禅还前往达孜寺礼佛。该寺庙矗立于阿扎乡的一座山岗之上,寺后山坡挂满经幡。当地僧人引路之下,班禅步入杜康殿、登上宝座,传授《随许皈依经》和《菩提道矩论》,并为僧尼摸顶。寺庙僧人向班禅敬献曼扎并以其名义为僧众发放布施。
嘉黎所处的河谷地带因四周雪山草地尤显壮美,雄曲河蜿蜒向西直至嘉乃玉措湖深处。县城人口、车辆、高楼不算多,若从高处俯视,纵横的柏油马路、修葺一新的民居、学校的红色橡胶跑道,壮美环境中已然一副现代化小城的样貌。
“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和提升,老百姓的日子日新月异,看到这些,我是发自内心感到高兴和感动。”行程之中,班禅表示,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取得的,是通过各族群众团结一心所取得的。
他提到,家乡那曲人口少,但有铁路、有公路、有网络、有基础设施,教育、养老等各方面都有保障。换成西方社会,53万人口的地方、又在偏远高原,不可能投入这么大量的资金搞建设。
“我会把在家乡的时光当做又一次学习的机会,将来更好地为家乡人民、为西藏人民,为祖国和全国人民做出应有贡献,不辜负家乡人民的殷切期望。”班禅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