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博雅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 新闻 > 供需失衡 市场艰难 新......

供需失衡 市场艰难 新的一年航运企业将何去何从?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发布时间:2017-02-14 16:38:32
导语: 一年七家顶级公司消失,在班轮运输业的历史上绝无仅有;  持续的运力快速扩张,导致的供需失衡,从未如此严重;  航运市场已经在低迷中徘徊九年,仍无复苏迹象……  种种迹象表明,2017年的航运市场仍将艰难。新的一年,航运企业将何去何从?如何在低迷市场中寻求商机?中国交通新闻网邀您来听听业界专家的见解。  以全球眼光配置资源 招商局集团董事长 李建红  对于2017年宏观经济形势,总体判断是将呈现“外变、内稳、...

    一年七家顶级公司消失,在班轮运输业的历史上绝无仅有;

  持续的运力快速扩张,导致的供需失衡,从未如此严重;

  航运市场已经在低迷中徘徊九年,仍无复苏迹象……

  种种迹象表明,2017年的航运市场仍将艰难。新的一年,航运企业将何去何从?如何在低迷市场中寻求商机?中国交通新闻网邀您来听听业界专家的见解。

  以全球眼光配置资源 招商局集团董事长 李建红

  对于2017年宏观经济形势,总体判断是将呈现“外变、内稳、深调”的主要特征。针对这一形势,企业需要提升“三个能力”:一是提升创新能力。创新要有紧迫感,要把创新当成命运。二是要提升整合能力。加快推动内部重组整合,加大对外兼并收购力度,着眼于国际化标准、品牌、资本、市场,以全球眼光配置资源,加大海外并购力度。三是要提升提质增效的能力。牢牢把握“质”和“效”的战略发展重心,在“质”上下功夫,在“效”上做文章。

  “十三五”是重要战略转型期,就招商局集团而言,在转型发展上,经过几年来的逐步探索,我们的方向、路径、模式等逐渐清晰,并渐成体系,明确了:一个总的方向,就是“数字化转型”;两大基本路径,即跨界融合与集成创新;三个方面结合,即“三产一科创”,产融结合、产城联动、产网融合,科技创新;四大重点领域,即产业互联网、金融科技、海洋科技、智慧物流等;五十亿基金,即50亿元的互联网产业基金;六大生态圈,即综合港口、智能交通、特色金融、智能社区(园区)、供应链物流、航运及航运服务。

  在推进创新转型时,要避免三个误区、把握三个特性:要避免创新是可有可无的误区,充分认识到创新的命运性; 要避免创新只属于新经济的误区,充分认识到创新的普适性;要避免创新可以一蹴而就的误区,充分认识到创新的长期性。推进创新转型,更需资源投入。创新转型光喊口号没用,必须有真金白银的投入,要把人力、物力和财力投下去。这样的提取和投入要每年坚持。坚持投入,久久为功,一定能够结出硕果。

  利用金融衍生品锁定远期收益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 吴占宇

  2017年,航运市场预计仍将维持较为低迷态势,部分航运企业必将面临退出市场的风险,甚至因资金链断裂及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部分航运企业将处于破产清算的境地。而现金流稳定、经营管理高效、资金流转顺畅的航运企业,可进一步利用航运金融的各类避险措施,确保在航运市场不景气的周期内,巩固住既有的行业地位,并择机寻求跨越式发展。

  航运业本身系最国际化的行业,航运企业应提升对市场风险和机遇的把握能力,可通过与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以及其他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合作,充分利用金融衍生品或相关套期保值产品,锁定远期收益,确保在变化莫测的市场环境下熨平收入波动风险。

  航运企业应充分利用证券公司等专业机构的优势,在巩固主业的前提下,寻求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并购重组、资产证券化乃至资产管理等适当的切入点,充分发挥航运金融的推进器作用,全面整合航运业全产业资源,进一步发挥航运业上下游的协同效应,以应对航运业在较长时期内低谷徘徊局面。

  强化数字化管理降低航行及营运风险 DNV GL 海事部首席执行官 克努特

  随着智能航运的发展,航运业本身、置身其中的船舶、基础设施以及连接他们的系统将发生重大变化。航运企业应该紧跟潮流,利用数字化提升管理能力,增强盈利能力。

  其中最大的变化是船岸间联系的提升与延伸——船舶及其传感器系统与船岸间不间断地传输数据流。未来船队与其管理公司之间将发生不间断的“数字”对话,甚至以全新的“交通控制”系统,连续不断地监测船位和航速。

  船舶管理公司通过分析这些数据,为船长和船员提供相关航行、天气状况、燃油消耗和港口抵达建议。这有助于减少可能导致事故的人为错误风险,提高成本效率并改善环境绩效;港口可以利用这些数据优化装卸;船级社通过数据分析,检查轮机和船体状况,让船东和运营者了解基于实际状况下何时需要检验,从而缩短故障停工时间并且避免不必要的维护。

  随着建模和仿真物理方面的进步,船上的工作人员也将迎来变化,定期操作和应急培训将转为虚拟环境,装配与维护都能通过远程监控加以指导。

  最精彩的是为每项资产建立一个“数字模型”,采用数字化建模技术在虚拟空间精确再现实体资产的属性和行为。该数字化模型将作为主要参照点,提供实体资产整个生命周期中有关资产状况和营运参数的最新动态信息。

  数字模型将成为船舶所有信息的唯一来源。其所有物理属性,包括钢铁生产的钢厂证书、建造检验和验收测试、营运商业流程状态、生产需求历史和预测、风险等级,甚至对船舶剩余寿命及其结构可靠性的预估,都可以进行持续建模并实时获取。

  有效匹配供给要素与市场要素 上海海事大学校长 黄有方

  航运企业应该抓住供给侧改革的契机,跳出航运看航运,大力推进航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认为,航运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需要注意三个方面。

  首先,从供应链角度看,航运企业应该重点谋划:如何运用整合和协调的思维来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形势。应该对当前整个航运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控制和优化,提高航运产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为上下游货主提供产品,能够在准确的时间中,按照准确的数量、质量和状态送到准确的地点,使整个过程的消耗或者消耗的总成本是低的。

  具体来讲,航运企业要来考虑,航运要素的供给与市场要素供给之间如何进行有效匹配?需要考虑船队规模、船舶大小、船舶类型,船用发动机(产品库 求购 供应)及现代航运服务业、航运人才等能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航运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模式能否适应消费者在整个产业链上的需求?围绕航运产业有关的供应链要素,如信息流、资金流、商流、物流等能否保障航运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还应该关注航运供给侧目前存在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严重的运力供给过剩。第二个问题是安全隐患。因为市场不好,企业过于关注成本,肯定要做出其他方面的牺牲,这种牺牲很可能是安全方面的牺牲。第三,航运企业管理制度的短板依然存在。作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中国航运业在管理体制上取得了很多进步,但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中国企业还存在一定差距。

  航运企业适应市场风险能力还存在欠缺,需进一步加强。一是战略适应能力,战略应根据变化及时进行调整。二是经营多元化适应能力,包括安全的、科技的适应能力等。三是供应链的金融风险,目前很多航运企业的金融、财务板块提供了很强大的利润保障,但在此过程中,金融风险依然值得高度关注。(作者:闻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