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智能航道再升级——长江电子航道图正式运行
2015年伊始,伴随着历时五年研发的“水上导航”系统——长江电子航道图正式投入运行,一场“数字化革命”已在长江干线宜宾至浏河口2687.8公里航道上展开,古老的长江航道迎来了又一次蜕变。
服务升级 从1.0到3.0的跨越
为满足沿江政府、港航部门、航运企业在航道资源方面越来越多的新需求,使其更好地利用航道资源,更快地掌握航道信息,提高船舶运输效率和港航管理能力,2003年,长江航道局启动了长江电子航道图的研发工作。十年磨一剑。在十多年的时间里,长江电子航道图经历了从1.0版到3.0版的不断进化,这一过程中,长江电子航道图功能不断完善,研发部门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据长江航道局航道处处长邓乾焕介绍,3.0版长江电子航道图的主要功能,可以用航道信息服务、助航导航服务、辅助决策服务、管理监控服务四点来概括。“功能不断完善的长江电子航道图是继雷达之后,船舶导航科技上又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他说。
据介绍,在航道信息服务上,目前电子航道图可以显示航标、水深等航道要素,沉船、礁石等水下碍航物,桥梁、码头等临过河建筑物,并通过无线或有线网络自动更新;在助航导航上,能够通过GPS定位,实时显示本船的船位、航向、航速等,还能实现偏离航道预警、船舶交会预警、水下碍航物预警,桥区、锚地、横驶区、警戒区等特殊水域航行提示;在辅助决策上,能为用户提供各段航道当天实测水位信息和未来7天预测水位信息,并根据水位信息获取当天的航道水深和未来7天的航道预测水深,为用户设计航线、船舶配载提供参考;在管理监控服务上,能够实现船舶所在位置及航行状态远程实时监控,对船舶的安全和航行情况实时跟踪,并具备航行轨迹回放功能。
“在这些功能的基础上,未来长江电子航道图将利用智能传感器、射频识别、无线传感网络等手段,从空中、水面、水下实现对航道要素信息全方位透彻的获取,同时,基于航道演变的模型将计算出高分辨率的航道水位、水深、流速、流态,全方位实现对航道通航要素信息的精细感知。”邓乾焕表示。
效果获赞 省人力 增效益
“长江电子航道图从2013年10月开始,已经被数十艘社会船舶和长航系统相关管理部门试运行使用,普遍反映效果良好。”长江航务管理局(以下简称“长航局”)航道与通航管理处处长万大斌表示。
作为首批试用长江电子航道图的航运企业,中外运长航集团旗下12艘船舶均安装了长江电子航道图系统终端,这些船舶的航线覆盖了长江宜宾至浏河口2687.8公里全程航道。据该集团船长潘经恒介绍,在长江电子航道图上,可显示满足吃水的水深范围、深水航道等,航道情况也一目了然,船员们通过电子航道图能方便掌握航道实际水深,在简化航路的同时,也避免了船舶误入航道浅区而造成搁浅。
“装了这个‘水上GPS’以后,我们船往哪里走,能装多少货,看图就够了。和‘陆地GPS’比,电子航道图最让人惊喜的是航道水深的实时显示和预测,这样无论是枯水期还是洪水期,我们的船都能多利用一定的水深提高货物的载量和航运效益。”长航集团总船长黄双喜说。
据了解,不久前武汉新港5艘江海直达“深吃水”货轮,利用长江电子航道图标示的深水航道航行,比标准航道尺度多利用1.5米水深。据测算,一艘5000吨级的货船,每多利用0.1米航道水深,就可以多装货200余吨,经济效益明显。
“电子航道图的应用,还将促成船员驾船技术的又一次升华。”长江航道局航道行政管理处处长傅钢介绍,“从过去的看水走船、看航标走船,到现在看电子航道图走船,年轻船员可以通过对比实际航道和电子航道图,快速掌握航道信息,优化航路设计,进而快速提高安全操纵引航船舶的技能,改变航运界一直以来的‘行船靠经验积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胜任’的认识,从而令船员胜任驾引岗位的实习期限得以大大缩短。”
此外,随着以电子航道图为平台的数字航道建设推进,长江航道局助航设施维护已由人工巡检变为监控值守,基本取消了夜间巡标,一线职工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发现航标失常的时间由最长的几个小时缩短到数秒之内。
持续创新 踏上智能航道新征程
随着功能的不断完善,长江电子航道图将广泛应用于长江航运相关业务的信息化系统中。
依托电子航道图,长航局将建设长江航运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及应急指挥平台,为业内各方提供物流数据、船货信息、危险品物流等多方面信息数据;长江海事部门将逐步推行图上巡航、电子监管等新的工作模式;长江航道部门则可实现航标遥测遥控、水位遥测遥报及航道尺度动态监测,并建立起长江智能航道养护管理体系。
“未来,通过电子航道图的发展,我们将建成长江智能航道,彻底转变航道发展方式,把一条现代化的、生态文明的长江交给人民。”对于这场由电子航道图掀起的“数字化革命”,长江航道局副局长李国祥展望道。
在航道建设方面,长江电子航道图将改变必须通过工程建设才能提高航道通过能力的状况,可在有效减少航道整治工程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利用自然水深,提高航道通过能力,从而避免工程建设对生态的影响;在维护管理方面,将航道的航标、水深等要素通过电子航道图以虚拟的形式向用户呈现,可以有效减少维护这些要素的工作量,促进低碳养护;在节能减排方面,可以使运输船舶科学配载,合理选择航线,减少单位货运量的燃料消耗;在资源节约方面,可以提高长江航道服务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减少管理消耗和管理成本,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航道,整体提升长江航道的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到‘十二五’末期,长江航道将成为一条拥有高科技含量的数字航道和智能航道,基本实现现代化。”李国祥憧憬道。
□编后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培育交通运输新的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根本出路在创新。
2015年,创新仍然是交通运输行业的“最热词”之一。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指出,以促进交通运输转型升级为重点,开展重大基础性、前瞻性、关键性技术研发,提升行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以智慧交通为主战场,大力提升交通运输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对长江电子航道图的研发和应用,是水运行业坚持创新驱动、推动转型发展的有力举措,更是对《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的“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健全智能服务和安全保障系统,完善长江航运等智能化信息系统,推进多种运输方式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实现运输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加强多部门信息共享,建设长江干线全方位覆盖、全天候运行、具备快速反应能力的水上安全监管和应急救助体系……”等要求的积极回应。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长江电子航道图的创新已为加快四个交通发展、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注入源源动力。未来,相信在“面向需求、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导向下,这泉活水一定能流得更远,更长久,发挥出更大效能,迸发出更大活力。
特约记者 王取发 殷黎 陈宇
上一篇:三步走提升航运国际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