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第三波疫情已致27人离世 拟建“港版火神山”
中新网8月3日电 综合港媒报道,近期香港发生第三波疫情,2日再有新冠肺炎确诊者离世,累计35人不治,当中27人在第三波疫情下离世,全部是年长者。此外,第三波疫情下,慈云山成为疫情“重灾区”,区外人都敬而远之,不过有记者调查发现,“加辣限聚令”及“口罩令”等措施下,少了人出街,令环境感染风险大大降低。
8月1日,香港医院管理局启用位于亚洲国际博览馆的社区治疗设施。图为入住的男女病人分开左右两边,地面贴有标识。 中新社记者 李志华 摄
第三波疫情已致27人离世 皆为年长者
8月2日离世的94岁伯伯(第1612宗),本身有长期病患,7月10日发病,14日送入玛丽医院时有咳嗽及流鼻水,16日确诊,入院后情况持续恶化,昨日下午12时54分离世。
同日离世的88岁初步确诊男患者,香港医管局称有关测试结果于昨日已确定,证实确诊,个案编号为3423。卫生防护中心资料显示,他居住在彩霞邨彩月楼,属本地感染个案。
连同这名转为确诊的不治患者,香港至今共有35名确诊患者离世,当中27人是从7月5日第三波疫情暴发后离世,最年长为95岁,最年轻为60岁。
7月29日,慈云山街市推行多项措施加强防疫,市民进入街市前必须量度体温及戴上口罩等。中新社记者 秦楼月 摄
“限聚”见效 不让慈云山成“愁云山”
第三波疫情暴发以来,慈云山变成市民眼中的“疫区”,截至8月2日,区内累积超过224宗确诊个案,居民出入担惊受怕,坦言感觉被朋友“标签”,区外人尽可能不会踏足慈云山,避免沾上病毒。为拆解社区播毒疑团,有记者在7月22日到慈云山多个地方,抽取环境样本实测,了解真相。
记者戴上医护手套,模拟市民触摸区内各种公共设施及物件,收集环境样本交与检测中心化验。经过一个星期,报告证实5个样本均没有检验出新冠肺炎病毒,测试结果令记者也吃惊。
“结果并不意外,因为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染途径,始终是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和飞沫!”香港医学会传染病顾问委员会主席梁子超解释,虽然新冠病毒可以依附在对象上存活数天,理论上双手碰到后,再触摸眼、鼻、口,有机会受感染,但除非在密闭的空间内,否则相对人与人的接触,风险仍然很低。
8月2日下午,“内地核酸检测支援队”7名“先遣队”队员抵达香港,协助香港特区政府抗击疫情。 中新社记者 谢磊 摄
港版“火神山”再出征
由于确诊患者数不断增加,香港特区政府2日透露,中央会短时间内协助特区政府将亚洲国际博览馆变为类似“方舱医院”外,亦会协助在本地兴建一间全新的临时医院,被誉为“港版火神山”,由特区政府觅地,相关工作会尽快进行。
据报道,港府预期疫情短期内难以平息,第四波、第五波大有可能在秋冬季节重临,必须要“未雨筹谋”兴建临时医院。
食卫局长陈肇始亦指,如果得到国家支持兴建临时医院,必定帮到医管局现有隔离设施,特区政府会先寻觅选址及与内地支持队对接,商讨整体可行性等,但香港的实际情况未必似内地可以短时间内兴建,目前未能估计所需时间。
资料图为香港市民戴口罩逛商铺。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
医生警告:过量洁手可致湿疹汗疱
皮肤科专科医生史泰祖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下接获不少病人求诊,部分人因担心触摸公共对象后沾上病毒,不停洗手或使用酒精搓手液,如果洗太多,手部失去油脂,或本来患有湿疹,容易复发,洗擦过多,手部擦损,没妥善包扎,均容易被细菌感染,“洗手洁手是应该的,但不要摸一件东西,就清洁一次,一个钟头洗十几次,就是过量!”
另一种名为汗疱疹,与湿疹相似,手指和手板会长有水泡,奇痒无比。史泰祖称,精神紧张和压力大是诱发主因,部分人对疫情异常紧张,形成压力,他建议控制病情,先要心无挂虑,从改善情绪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