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借力杭甬运河复兴水运
两年前,杭甬运河全线开通。其中,杭甬运河绍兴段的开通,令绍兴人欢欣鼓舞。
同处杭州都市圈的绍兴、嘉兴和湖州三地,均拥有发达的水系。不过,经济总量排第一的绍兴,在水路货运量方面远落后于嘉兴和湖州:去年,绍兴水运在公路水路货运总量中占比是12.1%,嘉兴和湖州的占比分别为45.62%和43.50%。
事实上,早在2011年,绍兴便借浙江省内河水运复兴行动之机,全力推进水运复兴。两年前,绍兴更是提出“重建水城,重构产业”之发展战略。
随着“清水工程”等多项务实举措的推进,截至2014年底,绍兴水运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初步形成以杭甬运河、曹娥江、浦阳江为主的“H形”高等级骨干航道网,水运运输产业亦日趋壮大。
最大的内河水运单体工程
杭甬运河绍兴段起自柯桥区,沿萧甬铁路北侧,穿上三高速公路,由上虞西塘角入曹娥江,经通明入姚江,终于上虞永和安家渡,全长101.73公里,是绍兴迄今为止最大的内河水运单体工程。
2013年12月,杭甬运河全线通航,总体运行基本达到预期效果,西段最大通行船舶载重吨位为800吨。
“虽然绍兴航道总里程已达到相当规模,但是高等级航道比例较低,瓶颈和卡点较多。由于船闸、桥梁等碍航节点较多,航道网通达性较差,未完成网联片。游船在杭甬运河上通行,不时会碰上同行的货船。”在介绍绍兴段水运情况的同时,绍兴市港航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刘俊谈及困扰绍兴水运发展的问题。
“绍兴一直以水城自居,最早追溯到大禹治水时代,那时的绍兴水路运输已经很发达。但是到现在为止,绍兴还没有自己的出海口,没有实现‘通江达海’。”刘俊感叹,码头布局过于分散,港区泊位数量少,近年来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吞吐量较大的大型公用作业区仅有越城港区中心作业区。
截至2014年底,绍兴港区泊位共130个,仅为杭州的16%。此外,由于条件所限,沿海港口开发程度不高,外海岸线未充分利用。
“通江达海”谋划出海口
“杭甬运河绍兴段的开通可以说是圆了绍兴人的‘水运复兴梦’。运河开通后,船舶吨位得以升级,绍兴船舶制造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刘俊看来,杭甬运河的开通给绍兴水运带来的变化是跨越式的。同时,这种生态运输方式也有效地促进了节能减排。
另一方面,为解决曹娥江与城区内河沟通问题,绍兴还将建设运河滨海连接线和新三江船闸。
这两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沟通曹娥江与杭甬运河最便捷的水上运输通道,缩短滨海新城至杭州方向水路运输里程约55公里,成为滨海新城“三区两带一心”近500平方公里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的重要依托。
建设曹娥江出海船闸,就是为了解决“通江达海”问题。在杭甬运河“两头卡”问题短时间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加快谋划自己的出海口,曹娥江出海船闸建设是绍兴水运实现“江海直达”发展的关键。
今年3月,该项目已列入绍兴市委市政府印发的《绍兴加快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实施意见》,绍兴人离“江海直达”的梦想可谓又近了一步。
上一篇:云桂铁路云南段跨谷拉河大桥合龙
下一篇:云南宣威高速公路正式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