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博雅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面推行现代工程管理

来源:发布时间:15.06.17

山东东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君

 

一、“五化”理念概述

1、“五化”理念的提出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对公路交通的需求已经由原来的有路可走,转变为现在的有好路走,而且要走的方便、走的舒适、走的安全,这就对我们的公路建设理念和工程管理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然而,纵观我国传统的“铁三角”公路建设管理模式,虽然在突击建设时期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其单纯强调“成本、工期、质量”的管理理念,所打造出来的高速公路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出行需求。

于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呼之欲出,这就是施工场地更加有序、管理流程更加合理、工艺要求更加缜密、施工环境更加人性、安全生产更加规范、文明施工更加到位的现代公路建设管理模式。

2010年8月17日至19日,全国公路建设座谈会在福建厦门召开。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指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公路建设管理工作要以“五化”——“发展理念人本化、项目管理专业化、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手段信息化、日常管理精细化”为重要抓手,加快推进现代工程管理,不断转变公路发展方式,全面提高公路建设管理水平。根据标准化活动实施方案,从2011年上半年到2013年上半年是全面推进阶段,2013年下半年是总结评比阶段,通过树立典型示范,促进标准化深入开展。

2、“五化”理念内涵

厦门会议提出的现代工程管理,既是一个新理念,也指明了公路建设管理的发展方向,其主要内涵就是“发展理念的人本化、项目管理的专业化、工程施工的标准化、管理手段的信息化、日常管理的精细化”。在由“五化”构成的现代工程管理体系中,人本化是核心,专业化是前提,标准化是主线。注重细节、立足专业、科学量化,是精细化管理的三大原则;精、准、细、严,是精细化管理的四大要求。提倡日常管理精细化,就是要以建设精品工程、推行精细化管理、开展精细化控制为载体,促进建设各方把粗活做细、把细活做精,保证工程局部和细节都满足技术要求。

借此机会与大家学习交流一下落实 “五化”管理以及标准化施工中的一些做法:

为认真落实“五化”管理,努力实现现代工程管理, 针对项目工程特点,提出项目管理理念、建设目标及安全生产目标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采取了相应的管理手段及现场标准化管理模式。

二、项目建设管理理念、目标

三、项目管理专业化

u     随着国内高速公路建设市场的发展向工厂化生产、专业化施工和安装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培养专业化的施工队伍,打造高品质公路建设产品就成为我们工程建设管理者的责任。

u     经常组织各施工、监理单位间相互观摩学习,也到其它项目和省外项目参观学习,对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经常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对策,引领全体参建单位及个人创新工作思路、改进施工工艺,在建设项目上营造了一种由上及下、自下而上的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这些制度的建立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施工单位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新,收效明显。

通过制度的落实和执行,规范了项目管理行为、细化了管理细节、明晰各方权责、明确施工标准及程序,实现了项目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为工程质量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作业指导书制度

1、作业指导书由监理办根据相关技术规范规程、设计图纸及宁夏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等制定,内容主要包括“适用范围,施工条件,作业程序及工艺要求,施工控制指标,施工难点、重点及作业要求,安全环保要求,注意事项和施工监理流程图”等。

2、作业指导书按照细节控制的原则,在各细部工程、子分项或分项工程大面积施工前(或首件工程认可后),由监理办制定并下发项目部。

3、项目部是作业指导书的落实者,责任人是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必须认真组织落实作业指导书相关要求,细化落实责任,组织相关技术管理人员、施工作业队、特殊工种人员等进行认真培训,使各细部工程、子分项或分项工程的参建人员明确责任、全面掌握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并落实到施工过程中。

4、监理办负责监督项目部对作业指导书的落实情况,并对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及各相关责任人进行考评,考评结果以红头文件形式上报,对项目部落实作业指导书不力的任何责任人员监理办要按照业主赋予的权限提出处罚、更换或清除出场的建议,以提高执行力,确保作业指导书要求落实到位,使标准化施工、规范化管理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为实现创建精品工程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5、作业指导书是推行指导施工的很好的做法,作业指导书制度的建立是施工过程精细化管理力度的提升,也是深化落实标准化施工、规范化管理的具体体现,必将提升项目建设管理水平和实体工程质量。

首件认可制度

1、每个分项工程《开工申请》批复后,施工单位提出首件工程开工申请,监理办审核批复后,组织召开工前会,进行技术交底,安全、环保交底。工前会参加人员包括总监理工程师、有关项目工程师及监理员、项目经理、总工、安全环保管理人员及技术管理、施工人员。首件产品施工过程中,要求总监理工程师、项目经理、总工必须现场指导施工。

2、首件工程完成后,形成首件认可文件,并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召开有关人员参加的现场检查验收会议,对首件产品进行认真验收。合格后,由总监理工程师签署首件认可文件,并由施工单位制定出该分项工程《管控手册》。

3、通过首件工程的施工,摸索成熟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指导大面积施工。对于样板式的首件工程,及时召开现场会,组织全线施工、监理单位参观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挂号、消号制度

1、项目经理作为施工质量第一责任人,必须高度重视质量管理工作,正确处理质量与进度、效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质量问题的处理,当质量与进度发生冲突时,进度必须让位于质量。

2、对监理办发出的质量问题整改通知、工作指示、指令、暂时停工令,应严格按照其要求上报书面整改方案,获得书面批准方可按批准方案实施整改处理;整改完毕必须提交承包人自检合格资料报监理办组织验收;经验收合格后由监理办书面批准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3、对于工程质量问题的跟踪处理分问题来源台帐登记、问题整改意见通知、整改方案审批处理、整改结果批准消号四个步骤。

原材料准入制度

1、成立原材料质量管理小组,负责材料采购活动的监督、管理及审批工作。实行准入的材料,其质量性能须符合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2、由承包人提供供货人名单,监理审查,中心试验室等相关单位对钢筋、水泥、粗细集料、支座等厂家进行实际考察并取样检测,经考察开采量符合使用要求,检测符合相关要求后,通知业主组织各方共同审查,通过评审后的供货商均作为合格供货人。然后承包人择优书面上报具体供货人申请,经监理办批复后方可进场使用。料场确定后不得随意更换,如需更换则需重新上报审批。

混凝土质量评级制度

为推进施工标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质量,提升项目建设管理水平,树立工程建设的精品意识,特制定项目混凝土质量评级制度。制定本制度的目的是提高项目混凝土结构物的耐久性、安全性和混凝土外观质量。评定范围为本项目所有混凝土结构物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评定为“合格”的混凝土结构物工程。

混凝土结构物评级分为优、良、一般三个等级,评级总分为90分及以上为优秀、85分及以上为良、 85以下为一般,评级内容分为强度、保护层和外观三个部分,分值分别为强度40分、保护层20分、外观40分,共计100分。

现场评级人员要通过实体测量、观察等方式确定评级级别,并及时签字确认,对评级有异议的以总监理工程师意见为准。由于强度数据的滞后性,评级时按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先打分确定质量等级,如强度数据出来后不符合要求,该混凝土项目质量评级作废并进行返工处理。

完善的培训管理

为了使现场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及时掌握“五化”管理理念以及如何进行标准化施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都各自组织进行了集中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项目部同时对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技术培训、安全技术交底等培训。

成立混凝土通病治理活动领导小组

砼质量通病是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的、较为普遍的工程质量问题,是在法律、法规和工程强制性标准可允许的范围内的管理问题和工艺、实体缺陷,造成的主要原因是不按标准、规程施工,施工方法落后,管理不严。治理砼质量通病,是提升公路工程总体质量的需要,是一项对质量管理和工程整体质量都有影响的工作,是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和工程实体质量的重要举措;质量通病的治理工作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制定砼通病治理目标

通过砼质量通病处理,全面提高中宁、中卫黄河大桥该扩建工程砼构造物的耐久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安全使用。

(一)杜绝强度不达标砼,有效控制砼的离散性。

(二)杜绝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钢筋、水泥、砂、石、外加剂抽检合格率达到100%。

(三)保护层厚度在模板安装过程中抽检合格率达到100%以上,工后抽检合格率达到85%以上。

(四)蜂窝、麻面、裂缝等现象显著减少,消除露筋现象,砼外观质量综合评分有明显提高。

(五)预应力孔道压浆、超限裂缝等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六)形成一批较为成熟的砼质量有效控制的工艺、工法。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工作的思路

(一)以管理和技术措施为主要抓手,充分体现管理和技术的作用,从“管理”和“技术”上要效果。在管理上,加强了施工组织,完善各项制度,落实质量责任,推行标准化施工管理;在技术上,加强技术创新,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完善工艺流程和标准。

(二)质量通病的治理与精细化管理相结合,治理工作注重从小、从细抓起。治理质量通病的过程就是一个精细化管理的过程,注重抓好工程质量的细节部分,施工管理的细节措施,施工工艺的细小环节。

(三) 加强协作,在治理过程中,要通过治理责任这个纽带,建立起治理协作机制,形成合力,共同发挥作用。

(四)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要注重充分发挥一线人员的智慧,防止质量通病的治理要求、治理措施和一线工程人员不见面的情况,要让一线工程人员了解质量通病的名称、危害、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掌握治理的措施和施工工艺关键环节,把治理的直接责任落实到一线,调动一线人员的积极性。

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落实质量责任制

确立项目经理为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将保证工程质量和防治质量通病的责任落实到各个岗位,以便全员管理,层层把关。

(2)以治理质量通病为载体,建立施工精细化管理机制

(3)加大质量检查力度

(4)严肃工艺纪律

(5)加强分包合同管理

(6)强化工序检查

(7)加大质量管理力度

小结:

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质量通病,其产生的原因既简单又较为复杂,做好现场控制,采用工序流程化管理,把好每道工序关。有效预防质量通病、缺陷的产生,还是离不开“人、材料、机械、方法、环境”五大因素。其中,人的因素最重要,他主导着一切质量要素,对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的规划组织、操作、质量控制与检查处理,应从源头抓起,加强施工各个环节、各个过程的细化管理,做好各方的沟通交流,尽量减少和避免质量通病的发生。

四、工地建设标准化

坚持人本化管理理念,要求各标段均健全并建设农民工集中生活区并设立农民工学校。

五、工程施工标准化、精细化

按照工程施工标准化、日常管理精细化的主导思路,推行工序标准化和工艺标准化。

工艺标准化

工艺标准化就是在具体工艺实施上,要求相同工作必须是统一的标准工法,不允许各自为政、五花八门,完成相同的作业出现多种施工方法,造成不规范操作行为多发,给工程质量留下了隐患。通过标准化施工,提升管理水平,一是,以技术总结和标准工法为载体,积累经验,提高水平;二是,坚持技术与质量管理相结合,加大技术领先和创新水平,形成技术优势;三是增加工程质量中的技术含量,带动项目建设整体质量水平迈上新台阶。

1、桩基、立柱钢筋笼均用数控钢筋笼加工机加工,半成品钢筋都采用钢筋弯曲中心和弯箍机加工。钢筋笼连接采用滚扎直螺纹钢筋标准型+锁母型套筒连接纹钢单根钢筋采用滚扎直螺纹标准型套筒连接,为保证钢筋笼连接质量,主筋在滚焊机加工时就用套筒连接并进行标识,确保现场连接和加工时的钢筋逐一对应,从而提高了桩基钢筋连接的效率,相比以往的焊接工艺,缩短了2/3的接桩时间,对保证沉淀层厚度不超标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模板加工及使用。要求必须采用拼装式大块定型钢模,面板应采用厚度不宜小于6mm的原平板,以保证模板表面平整度,减少漏浆,防止变形,提升混凝土外观质量,所有接缝均采用铣边工艺。主墩和台墙身模板尽可能少打孔,少使用穿芯螺杆,在墩柱模板外面设加劲肋,模板拐角处增设加劲螺栓,保证模板的整体刚度。所有的模板经拼装验收后,才准许进场使用。

3、项目采用环切法破桩头工艺。环切法破桩头,就是为防止破桩头时形成“蘑菇头”,桩头钢筋与承台相嵌时,钢筋无保护层或者桩顶与承台相接部位留下薄弱环节,在地下水盐碱腐蚀作用下,导致钢筋早期锈蚀或损伤。

4、承台、墩身结构预留钢筋安装采用侧向角钢定位板控制位置准确,通过这种措施,完成的混凝土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在85%左右,比以往有大幅提高。

5、钢筋定位模架。预制T梁、箱梁钢筋绑扎采用定位模架,保证了钢筋骨架的尺寸、间距精准。钢筋骨架吊装入模采用多点起吊的桁架式吊架,保证骨架不变形。

6、预制梁工作平台。预制梁收面、养生工作均在模板侧面安装的平台上进行,防止人工踩踏钢筋或未凝固的混凝土面。

7、改进预制空心板模板支撑,减少了作业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功效。

8、自动喷淋养生。预制混凝土构件和现浇混凝土下部构造均安装自动喷淋养生装置,保证混凝土结构在规定的养生期内表面始终处于润湿状态。预制厂建设时,设暗埋养生管道,并设置集水槽和沉淀池,养生水和雨水通过集水槽流入沉淀池循环利用。

9、保证T梁存放安全。由于T梁在预制、存放、运输期间自身稳定性差,非常容易倾倒,所以在考察学习时,看到施工单位开发了一种可搬移的轻便支撑装置,在梁体两侧呈三角形对称布置,支撑顶部置于腹板与翼板的折角处,底部穿套丝拉杆紧固,很好的解决了养护和存放期间的安全问题,相对投入还比较少。

10、预应力智能控制张拉

a、预应力智能控制张拉系统能精确控制施工过程中所施加的预应力值,将误差范围缩小到±1%。

b、自动计算伸长量,及时校核伸长量是否在±6%范围内,实现应力与伸长量同步“双控”。

c、同时一台遥控器控制两台或四台千斤顶、同步对称张拉,实现“多顶同步张拉”工艺。同时能够严格控制持荷时间、加载速率。

d、规范张拉过程,减少预应力损失实现了张拉程序智能控制,不受人为、环境因素影响;停顿点、加载速率、持荷时间等张拉过程要素完全符合桥梁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要求,避免或大幅减少了张拉过程中预应力的损失。

e、自动生成报表,对张拉信息及过程数据精确记录。省去了张拉力、伸长量等数据的计算、填写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f、实现远程监控及张拉数据同步上传信息平台的功能,方便质量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实现“实时跟踪、智能控制、及时纠错”。

11、真空辅助压浆

a、高速搅拌机转速1440rpm(规范规定转速不宜低于1000rpm),水胶比0.27-0.28计量精度优于1%,储料筒容量0.5m3

b、活塞式可连续作业压浆泵,压力值最小分度不大于0.1MPa,最大量程在实际工作压力的25%-75%的量程范围内。

c、先进的低速、高速搅拌控制,缩短了孔道压浆延续时间(规范要求不宜超过40min)。

d、压力表精度高易读数,同时易控制到0.5~0.7MPa,能保持0.5MPa的稳压期,持荷5min。

e、可以随时通过控制“压浆”开关关闭压浆泵,暂时停止压浆过程。

f、真空泵控制真空度能在-0.06~-0.1MPa范围内。

12、对预应力孔道压浆浆液饱满度进行检测

a、梁板孔道压浆浆液饱满度定性测试,能够检测出孔道内灌浆综合饱满度指数

b、定性测试后,对部分梁板孔道选择定位测定,每隔500px一个点连续测定。能够精准的确定出孔道内灌浆饱满程度和具体缺陷位置、缺陷大小。

13、波纹管定位和钢绞线编束

在钢筋骨架定位架上设置波纹管定位装置,钢绞线认真编束,锚板安装在端头堵板上,确保锚板和钢铰线束垂直。严格钢绞线的编束工艺,每根钢绞线的两端均用不同颜色的油漆做标识,杜绝钢绞线束搅股,要求用锚具梳理,每隔1.5m绑扎,在钢绞线切口处端部50px处用细铅丝绑扎牢固。

14、收浆压光凿毛

所有现浇混凝土顶面均采用收浆压光工艺,凡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均进行凿毛处理。

15、台背回填标准工法及水沉法追密台背填土

为治理桥台台背填土下沉导致公路桥头“跳车”的质量通病,应采取优先施工桥台桩基和台身,然后进行台背回填(台背未完成施工,严禁施工台帽),最大限度预留了台背工后沉降时间,确保了台背压实质量。最后采用水沉法进行追密,注水沉降期一个月,注水次数不小于4次,以增加台背回填密实度。

16、路基填筑施工

一般土方路基填筑松铺厚度按750px进行控制,在填料区每层均用石灰划出方格线,每侧至少超出路堤设计宽度750px,且填方边坡临时排水设施与路基填筑同步。

工序标准化

工序标准化就是对所承担的工程项目各分部、分项工程及相互之间的施工顺序,从项目的质量、安全、经济、进度等方面通盘考虑,进行总体计划安排。工序标准化对工程项目非常重要,也非常关键,如果施工组织安排不得当,会对质量或安全方面造成无法弥补的缺陷和浪费。

1、推行台背回填标准施工工序。

桥梁施工优先安排桥台施工,桥台下部构造完成后,及时进行台背回填,台背与路基同步施工,且四周宽填1.0米,将来刷坡砌筑防护工程,防止砌筑防护工程时边坡帮坡补料的情况发生。台背回填至台帽底后,方允许进行台帽施工。而且桥台耳墙与台帽必须同步浇筑,台背回填未完成,严禁施工台帽。

这样做的好处有:

其一,能使台背填料得到重型压实机械的充分压实,不留死角;

其二,由于桥头大多数都是高填路段,及时完成台背台土,给路面施工前预留了足够的工后沉降期;

其三,大桥的台背填土早日完成还有利于预制T梁的安装。

具体工艺实施上,要求相同工作必须是统一的标准工艺生产方法。

试验检测标准化

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的内涵是:硬件建设标准化、检测工作规范化、质量管理精细化、数据报告信息化。重视试验检测工作,为工程质量提供科学数据。试验室遵循以项目制定的管理理念和质量目标为主导思想注重细节、立足专业、科学量化。从试验室制度管理、仪器设备、试验检测、信息化等进行综合性管理。特别是试验室通过搭建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达到管理过程的全控制,实现了规范流程、提高效能、降低成本的目的。

1、试验室建设

根据《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要点》及《指南》相关要求进行建设。

2、试验环境管理

3、仪器设备

4、样品管理

5、试验检测信息化

试验室信息化主要对万能材料试验机、压力机、标养室温、湿度

数值,安装数据采集信息化管理系统,即时自动采集并传输到质量安全管控系统,能及时有效的第一时间让各方明了掌握试验数据,减少人为因素影响试验数据失真。施工现场采用视频监控系统,水泥混凝土拌和站拌合数据联网,并入质量安全管控系统,当有粗集料、细集料、水泥、粉煤灰等原材料用量超出允许偏差时,按超出允许偏差由小到大范围分别向项目部、中心试验室和监理办、建设单位主要负责人发送报警短信。此时,启动处理程序,监理办、中心试验室、项目部三方共同调查、分析、提出解决办法进行解决。

六、安全生产标准化

全面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平安工地”创建工作,利用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LEC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查找风险点,制定专门的防范措施,编制符合项目建设特点的《安全标准化实施细则》。通过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使建设项目“安全生产零伤亡 创建平安工地”的安全生产目标得以实现。

特种设备及特种工种的管理

各施工设备进场提供齐全、完整、有效的证件,并进行审核,确保真实、有效后,才能进入施工现场使用,进场后对每辆机械设备进行编号,机身粘贴机械设备标志牌,并确立“专人、专职”进行维修、保养,并于日常管理中进行监督,确保机械设备始终处在良好状态。每个特种作业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对证件进行审核,过期的、未按规定审核的均不予安排特种作业,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严禁无证人员从事特种作业,发现一次后,将进行重罚,严重的予以清理出场。

七、管理手段信息化

通过建立信息监控制度,规范信息化管理,让它在标准化管理中发挥作用,为我们的项目建设服务。

八、发展理念人本化

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坚持以人为本,要按照做好“三个服务”的要求,将满足人的发展、调动人的积极性、突出人的创造性作为建设管理的核心理念。工程设计阶段的以人为本,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注重公路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工程施工阶段的以人为本,要高度关注安全生产,保证参建人员的人身安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公路运营阶段的以人为本,要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涵,为用路者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条件。

九、结束语

通过标准化施工,实现五个转变:

一是贯彻五化由被动接受向主动践行转变

二是施工组织由简单粗放向精细科学转变

三是工地环境由散乱不整向集约文明转变

四是员工素质由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变

五是工程品质由重视实体质量到内实外美转变

“五化”管理是交通行业发展的趋势,从“五化”推行初期的模糊印象到对“五化”清晰的认识再到现在对“五化”的深刻体会,“五化”管理的精髓在一步步的为我们交通行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对于深入贯彻“五化”管理,认真落实标准化施工,我们幸运的在宁夏交通运输厅和宁夏公路建设管理局带领和指导下,通过发行《宁夏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和参观学习兄弟单位的“五化”管理和标准化施工,我们从中汲取了宝贵、丰富的先进管理和施工经验,使我们对“五化”的管理有了更新的认识。

凡事没有一成不变,只有不断超越。这样才能给我们的工作注入新鲜的血液和力量,使我们不断的得到完善和发展,希望大家通过本次“五化”管理理念的交流学习,能够带给大家一种新的探索和思考工作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