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博雅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北京公交,票价为谁而调?北京公交地铁将涨价,你准备好了吗?

北京公交地铁将涨价,你准备好了吗?

来源: 中国经济网发布时间:14.09.02

    主持人:各位好,欢迎走进今天的《中经名博会》,我是主持人雨婵。我们看到最近大家都在讨论关于北京地铁涨价的话题,其实我们确实看到,北京地面交通是非常拥堵的,然后地铁这个价格是两元钱,而且是不分路段随便坐,所以最近关于地铁是否要涨价的话题,也是倍受大家的关注。首先介绍一下我们今天做客节目的二位嘉宾,我们今天共同和大家讨论一下关于地铁涨价的话题,首先是我们的老朋友徐绍林,徐老师,欢迎你。

  徐绍林: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另外是包华,包老师,欢迎二位。

  包华:大家好。

  主持人:二位都是我们的老朋友,我们和大家一开始就说了,我们来聊聊关于地铁涨价,其实我们看到在今年本月之前,其实有一段时间大家已经在讨论这个问题了,在说地铁会不会涨价,那我们看到在本月的时候,北京市的发改委对外公开去征求广大群众老百姓的意见,关于地铁现在票价存在的问题以及服务,或者说到底应该怎么调整,去征求我们普通老百姓大家的意见,今天首先我想问一下二位嘉宾,首先咱们谈一谈我们的观点,二位老师觉得这个地铁两元钱票价是否合理,你们认为是否应该涨价?

  徐绍林:我认为应该适当涨价。

  主持人:徐老师认为应该适当涨,包老师您觉得呢?

  包华:我觉得可以涨,但是这个涨价本身来说应该基于什么规则去涨。我们再怎么收票价,都不可能收回地铁投资的成本,这个是不能通过票价解决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现在谈的票价更多是对于广大公众在交通成本上的分担,而不是完全由交通者自行承担的概念。

  主持人:我们看到根据官方的这样一个说法,说地铁票价上涨主要出于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刚才包老师提到,巨额财政补贴的压力,第二个就是分流人群回归到地面交通,我们这里有一个数据和大家一起看一下,从2009年至去年呢,公交客运量下降3.7亿人次,折合每天客运量减少约25万人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地铁两元这样一个低票价的政策,很多人都说了,刚才提到第二个原因,就是分流,二位老师认为这个票价上涨,地铁从两块钱涨到多少,或者说有一个小幅度的增长,真的会改善目前这样一个情况吗?

  徐绍林:适当涨价基本上没有这个作用,就是说把一部分刚性乘客,给他换到地面上去,这个适当涨价这个作用肯定没有。前一段你刚才说的情况确实存在,我专门体验了一下地铁和公交,高峰的时候地铁的拥堵就没法说了,有些公交确实比较空,甚至你上车还有坐。但是为什么很多人还是不太愿意坐公交,我也体验了一下,最直观的就是有的车没有空调,这么热的天,窗户都开着,大热风吹着,舒适度非常差,再一个车上的卫生不太好,再一个噪音比较大,相对来说无轨电车稍微好一点,也有空调。最最要命的公交车是不准点,这是最多人不选择公交的主要原因,特别对于上班人来说,怎么计算这个上班时间,所以他宁愿挤地铁。所以我觉得这次适当调价以后,把一部分人引导到地面上乘公交的目的,恐怕也不会说完全达到。

  主持人:徐老师觉得不仅仅是价格问题,最主要我们公交存在的问题是时间难确定,还有环境的原因,即使地铁价格高一点,我们可能也愿意选择地铁,因为它的准时性,这一点大家非常关注,包老师您觉得可以改善吗?

  包华:我觉得即使提高票价,乃至于超过老百姓现在的预期,比如说三到五块钱或者再高一点的话,我觉得都不可能有根本性改变。以前我们说交通是交通距离,远近的问题,对于超大型城市,更多评价的是交通时间,当我时间可控的情况下,哪怕远一点我可以接受,现在都市人可接受的上下班时间是有幅度的,我一天可以接受三个小时的地铁,但是我很难接受四个小时以上的公交。所以这种情况下,由于交通时间的限制,把大家压缩到这个范围之后,交通变成一种刚性,我坐地铁保证我上下班时间成为一个刚性,这个很难因为价格的调整变化,因为它没有弹性。如果我们现在天天8毛钱的公交车我天天迟到,和我一天坐5个小时地铁不迟到,还能多睡一会儿觉的话,我相信很多人都愿意坐地铁。合理调整价格是应该的,超过预期三到五块钱,我认为都不会改变这个问题。

  主持人:二位嘉宾的观点在这方面一致的,这个调整力度不是说特别大,应该不会改善目前现在这样的一个基本状况,其实到底要调整多少,其实也是一个问题,因为很多人都说,刚才最开始节目的时候包老师说了,它是一个相当于福利的方式,不可能用它抬高价,来改善我们公益的一种形式。我们看到每年给地铁财政补贴据说是180亿,这不是一个小的数字,很多人说了,现在如果说把地铁价格涨上去,会不会改善以公益为主这样一个初衷呢?如果改变了之后,会不会有经济利益为主的因素在里面,徐老师您觉得适当涨价会改变公益为主吗?

  徐绍林:北京的地铁和其他城市不太一样,北京地铁开发比较早,当时没有考虑一些商业的开发,后续的开发经营。所以,现在包括上海、广东的地铁很多配套,包括里面的一些商店,包括一些广告、配套的房地产来弥补它运营的亏损,这种模式对北京老的地铁线路是不适应,除非你新开发,比如北京的4号线和香港合资的,可能商业的更多一些,现在地铁很挤,里面没有商铺,周围的房地产开发也没有空间,所以对北京的地铁要另外来谈,不能完全照搬香港国外的东西,它作为一个公益性的项目,它的不能改变的,短期内至少不能改变,可能个别线路,将来可能北京新开发一条什么线路,你从一开始运作,我基本上运营政府补贴了,你一开始配套这么做就可以,但是你现在对北京老的线路用这个套,根本不行。

  主持人:包老师,您觉得?

  包华:不可能改变公益性质,我们任何一个国家大家看,公共交通都是由政府补贴的,包括我们现在所说的列车,就是火车客运部分都是政府补贴,公共交通一定收开车人的车,补坐公交车人的福利,所以这个公益一定不会改变。无非是政府补贴多和少的问题,我们现在北京的地铁大概前前后后建设的年代几十年,它的配套是完全不同的,新建的项目来说,它自己自负盈亏能力比较强,老的项目不具备这个能力,北京地铁本身政府补贴的形式不可以改变。另外一方面来讲,有很多账其实也没有算在地铁身上,比如说由于地铁的通行导致土地价格上涨,出让土地增值部分,并没有拿到地铁盘子里面,这种情况之下,我们考量的更多的是我们地铁作为公共设施设备,它跟公交车没有本质区别,所以我认为如果因为财政补贴的额度很大,所以涨价的话,我们就要考量为什么我们现在的财政不能够大力度去补贴公交出行,我们要考虑这个问题,公共财政每年就是这么多钱,大家都知道,在这种情况之下,我的地铁或者乃至于包括地铁之外的公交车的公交出行的比例,补贴的比例为什么只占100到200多亿,为什么不能提高,这是要说清楚。如果它真的不能提高,没有这么多钱,我们应该想办法,如果能提高了。所以我认为不管怎么调票价,公益目的不能改变,政府补贴的现状不能改变。

  主持人:这个定价也是大家非常关注的焦点,任何事情的价格,我们之前关注的房产也好,上学也好等等这些东西,我们都说任何事情定价都由市场决定,目前地铁这样我们说上涨程度以及上涨多少,二位嘉宾觉得它的决定性由市场决定吗?

  徐绍林:那肯定不能完全由市场决定,因为按北京市成本,每人7.9,现在两块钱,每人亏5.9元,完全按照这个成本算的话,你要涨到8块,那肯定不行。你可以适当涨价,但是这个适当是怎么度,一般最早四到五块钱,不能超过5块钱。刚才讲了,北京当时开发地铁,包括在比较远的地方开发房地产的时候,很多人到那边买房,就是图北京的地铁和公交比较便宜,当时很远,路上牺牲了很多时间成本,到那么远的地方买房,当时图的不就是因为交通成本比较低吗?现在你突然一下子把人忽悠到那儿买了房,你又把成本提的很高,最多有的说到10块钱,很多老百姓受不了。三口之家都要到城里上班上学,一个月可能一千多块钱,这个最后可能他不到郊区住了,他可能到城里买一个小户型或者租一个小户型或者买车,那这个地铁调价的目的就反了。

  主持人:包老师觉得呢?

  包华:首先我们看地铁现在所涉及到的问题,是说价格的问题,大概调到多少?我觉得这个是理念的东西,第二个刚才所强调的是说,我们现在讨论地铁的问题,是因为地铁的准时,我们现在如果把地铁跟公交相匹配的话,把它作为公交系统其中一部分的话,那起码公交和地铁有匹配程度,它们怎么换乘,这个问题我觉得是可以解决的,两者之间是互补的关系。 刚才徐老师刚才谈的问题真的实现,比如说一个上班族,上下班单程是8块钱的话,往返一天就得十五六块钱,那么一个星期坐下来,我们还不算周末加班的话,那么这一个月下来几百块钱没有了,而我们知道现在很多工薪阶层,住在远郊区县到城里上班,一个月工资三四千块钱,10%在地铁上,这个本身就不现实,所以这个角度上来说我觉得不可能实现。我们现在公交解决的问题是尽可能让大家坐公交而不是不坐公交,我们倡导公交出行,就一定要控制公交出行的成本,对于老百姓来说,我们普通的收入能承担的的话就可以调整。我们国家的价格分三种,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市场协商价,公交出行一定是国家定价,政府指导价是一个幅度,1到5块都有,自行协商,像我们的汽油就是政府指导价的,市场协商价就刚才说的按成本、按你的收益,按时长供求关系定价,公交出行价格一定是政府定价,考虑因素中一定要考虑广大公众接受能力,考虑到政府补贴的能力,考虑到系统平稳运行的能力。所以我认为政府定价是一定要价的,这个价格一定要听政的,但是在听政的过程之中,更多需要关注的不是开车一族,他们对地铁价格的意见,而是中低收益的人群。

  主持人:现在两元钱的票价是全球最低了,很多人去上海回来都说,说北京的地铁真的特别便宜,大家非常关注到底地铁票价涨多少,那很多人说其实两元钱票价涨和二位嘉宾观点一致,但是涨多少很担忧,比如涨8元10元,或者一家三口坐地铁一个月要千把块,这个要合理,我们又很为难,什么样是合理呢?你说3块钱合理,包老师说5块钱,可能有的人经济不错,觉得十块八块也合理,两位老师认为现在如何参考合理?

  徐绍林:我觉得把最高价定下,限制住,大概五到六块,你至于用什么方式,几公里多少钱,那个可以再定。有一个观点完全按照成本,你7.9元,那就是8块,这个就太高了。我看到很多专家学者有一部分主张地铁政府,政府投资修地铁,运行方面就不能再补贴了。我刚才的观点是这个对北京是不适合的,你一开始票价很低,你城市开发,房地产开发都是以低票价来那什么,你土地增值的部分是政府拿走了,你政府再反过来补助一部分,这是很正常的。你从2块涨到3%是50%,你一下8块涨4倍,这个确实太多了。而且你7.9元,每人次7.9这个成本,虽然是北京市公布了,但是我看到也有很多人质疑这个成本,到底怎么算出来的?因为他详细的数字也没有说,就说现在成本是7.9元,每人坐一次两块钱,就亏5.9元,好像亏的很多。但是我们想知道北京能不能把详细的数字公布一下,你怎么算成的,是不是地铁的广告都算进去了。

  主持人:包老师?

  包华:这件事本身就是政府贴钱做的事情,属于公益事情,对广大公众是补贴的一个事情,在这种情况之下,究竟地铁本身它的修建,它的运营成本是多少,从政府角度来讲,不用跟广大公众知晓,公众也不关心这个事情。更多关心的事情是我们老百姓实际承负能力是多少,我们按照北京市统计局的数字,我们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职工工资标准,等等这样的标准核算,我们现在平均职工能接受的出行是多少。根据这个接受程度制定票价,至于地铁公司说我亏了多少,这个事情跟政府谈,由政府补贴。我觉得让老百姓能坐得地铁,让大家安全出行,这才是我们的目的,只要老百姓能接受的,数据上我们能支持的就可以,至于成本这个问题我们认为不用考量。

  主持人:自从票价上涨消息出来之后,网上有不同的声音,有的人说我们应该像其他城市一样收费,按距离收费。但是又有一种反对的声音,说为什么地铁涨价,目的让更多的人可以坐公交,所以他们建议说,长途的才不要涨的太多,短途的涨的多一点,短期的人就坐公交了,这就改变了地铁和公交之间人数比例的问题,想问一下二位嘉宾,您同意哪个观点?

  徐绍林:按最公正的来讲,应该按距离,你坐多少距离花多少钱,但是北京市公布的地铁调价,想要达到的目的里面,其中有一条是想把短途的乘客吸引到地面上去,所以你这个调价的方案里头,就应该像你刚才说的,你就坐一站两站,应该更贵一点,长的要便宜点,但是要把上限限制住,实际上按距离最公正的,北京地铁这套系统完全可以满足,因为一直进去刷,出来也刷,所以相对来说不存在大的改造资金成本压力。如果你为了鼓励把短途吸引到地面上去,短途的就是乘一两站的,要适当贵一点,我同意这个观点。

  主持人:包老师。

  包华:这个不同的价格体系体现不同制度设计目的,我们应该明确我们制度设计目的是什么?把短途人群吸引到地面乘坐较,这是一个目的,但是这个目的能否实现。比如我们在我们这儿到西单大街只有三站地,短途完全可以实现,但是公交不畅通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半个小时甚至更多,所以我们现在要实现这个目的。那我们能不能把它不是一段一段的,而是连成一个网络,让大家享受互联互通的好处,如果我们公交打不通的,你把短途的弄的多一点,我长途的少一点呢?现在我经常出现两站地我也坐地铁的情况,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想设计这样一个目的,但是这个目的实现可能不光是票价的问题,更多的还需要我们在地面公交的系统上想办法,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主持人:其实今天二位嘉宾观点,我总结一下我有一种感受,今天二位嘉宾有一个非常一致的观点,就是说即使这个地铁它涨价了,如果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改善更多的人分流到地面交通的方式,比如说分流到公交车,然后其他的方式,其实基本上不太能实现。

  徐绍林:很难,刚才讲北京公交很脏、很堵,不准点,很难改变传统的出行方式。

  包华:超过地铁十站以上,上下班的人,这些人坐公交车几乎不可能,这种情况下,这些人不可能借助公交的,所以这个体系他无校,中短途这部分来说,如果保证三到五站的地铁人群,这些人如果因为地面交通拥堵,他可能也不选择公交车,所以能够被这个调价吸引的人群就这么多,这个能算出数据。

  徐绍林:我前一段专门体验了,我注意了一下什么人坐公交车,归纳起来就是对时间不特别敏感。再一个就是他本身工作和住的地方周围没有地铁,就是公交车,他没有办法。甚至他就坐两三站,基本上离单位很近了,他可能有地铁的地方他也下,换地铁。高峰的时候我都没想到公交车还有坐,你到地铁高峰的时间那么挤,确实有很多公交车高峰的时候有座。现在公交运力跟实际坐公交的人,每天大概3万人,他现在想把地铁涨价,想把一部分人赶到地面,但是北京市对外也讲,公交也适当调价,这个比例掌握在1比3,比如地铁最低价三块,它就到一块,你现在拿卡刷4毛钱的优惠没了,又变成一块钱了。

  主持人:所以要改善真正路面交通本身的劣势,比如说不准时,会不会设立更多公交专线,以及车上的环境等等,这一系列可能才是真正让人分散到公交这一部分,可能现在老百姓都说了,生活为了什么,赚钱、生活养家,但是人嘛,总是要让自己舒服一下,咱不能因为涨了一两块钱,就让自己在路上多堵一两个小时,我不能因为便宜5块钱,我就花4个小时坐公交车上班,这个基本不太可能。

  徐绍林:最高限价定5块钱,对现状没什么改变,唯一能改变的就是地铁能多挣点钱,对我们没什么太大变化。

  包华:如果真的上涨一部分票价的话,我们的乘客对于地铁目前服务的水平要求跟过去就不一样了,过去我乘两块钱随便坐,我现在坐一部分5块钱,这种情况下我们地铁还这么拥挤吗,我们现场工作人员还是这样的水准吗,我们的保障措施还是这样的吗?这个都不一样了,我们的价格涨了两三倍,服务还是这样的话,我觉得广大公众会有意见的。

  徐绍林:和老百姓间接的就是你不是多花钱了,政府少花钱了,政府可能拿这部分钱到其他民生方面,医生、卫生。

  主持人:徐老师的观点是说涨价前对老百姓没有任何可以体现出来的?

  徐绍林:你出行方式,你该干什么干什么,你不会因为涨两三块钱而改变,但是对于地铁公司来说,它确实亏损少了很多。

  主持人:刚才徐老师提到一点,关于免票的人群,这个如果说刚才提到了,说会分散一部分之后,地铁涨价对免票人群有什么影响,看到网上很多人提出这样的异议,但我本人没想到有什么关联?

  徐绍林:就是你本身是免票,你什么时候出去不行,你非得跟我们凑热闹,我们上班族还得给你让座,意见其实是这个。其实这个高峰的时间,我上次坐节目我也提了一个建议,很多国外的地铁就是这样,北京市常住人口,你刷卡的时候,比如说3块,你到北京来旅游,你等于间接的增加我们本地的负担了,我不是说按户籍算,你只要在北京工作,给北京纳税,你是3块,你外地人到北京,同一个时间买那个票应该四五块,我觉得应该有差别。对于那种免票确实应该限制,你至少6点半到8点这个阶段你不能用。

  主持人:包老师觉得?

  包华:把我们的乘客,因为他是否常住在这儿做一个区分票价的话,我觉得不太现实,为什么?我们大家都说北京不是北京人的北京,是全国人的北京。

  徐绍林:我刚才讲的是常住。

  包华:我知道,常住的统计来说可能很难统计,比如说很多人在北京买了房子,是业主。这种情况之下,我可能平时并不居住在北京,但是我在北京有房有车有家,我算不算常住呢?

  徐绍林:这个北京市有标准的。

  包华:我知道,我们北京不仅是旅游城市,还是文化城市、金融城市等等,这些方面来讲是会聚人才的过程,我们不可能通过一个所谓票价上这样一个差异化的原则,让这些人都不来,这个也不现实。大家既然已经来了,就让大家心里舒服一点,我觉得更多考虑大家感受的问题,所以我觉得不要区分票价。但是从另外一方面,刚才谈的第二点我赞同,我们北京是一个庞大的城市,我们现在公交的系统承担了可以把北京城所有人每天运王的工作量,因为我们城市太大了,这种情况下,我们所有交通全部按峰值匹配的话,我认为是一种浪费,但是确实有峰值存在,这种情况之下,那些享受到公交出行优惠政策的人,尤其退休人员,他们可以把这个时间腾给大家,让上下班族能把这个时间更好利用起来,我认为分时段合理,如果分常住人口第一个难操作,第二个大家对首都理解上有所不同。

  主持人:今天二位嘉宾跟我们讨论了公交地铁涨价的话题,统一总结一下观点,就是说涨价首先老百姓可以接受,那涨价的幅度多少我们要求一个原则,那就是合理,另外如果说真的是希望通过地铁和的涨价,去改善路面交通的这样一个情况,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那我们要做的事情可能就是真的去改善真正公交本身的弊端,让老百姓真的是能从坐公交车的时候感觉到它能给我们带来便利,而不是仅仅因为4毛钱还是两块钱这个价格来决定自己乘坐什么交通工具。今天非常感谢二位嘉宾做客我们节目当中,谢谢徐老师,谢谢包老师,同时也感谢大家的收看,我们下一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