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陇南: 路通货出山 客来人返乡
陇南大山里的孩子们又回来了!
“回家种地,找回儿时的味道”,这是“80后”农民段国强的微博简介。曾经南下打工,当过保安、搬运工的段国强,如今通过网络,将家乡的土蜂蜜、核桃卖到五湖四海,“成县农民小段”的淘宝店铺已成“网红”。
曾经的陇南,贫困发生率高达53%,位居甘肃全省第一。短短三五年时间,秦巴山深处的陇南人守着眼前的大山寻找脱贫出路,打出了漂亮的翻身仗。截至2016年底,陇南市贫困人口减少到41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6.5%,获得了“2015中国消除贫困奖创新奖”。
山,还是那样层峦叠嶂;水,还是那样九曲轮回。不同的是青山绿水中,一条条乡间公路四通八达,一个个美丽乡村点缀其间,一箱箱土特产沿着电商搭建的渠道像当年外出谋生的陇南儿女一样走出了大山。
“最近一周,卖出去200多瓶土蜂蜜。”用不了多久,刘蓓的“成县土生土长土特产”淘宝网店就能达到2颗钻的等级。刘蓓是成县镡河乡土蒿村的大学生村官,2015年10月,参加工作没多久,她就开了网店,帮乡亲们代售农产品。一年多时间,她的网店销售额达到了25万多元。在曾经闭塞落后的陇南,开网店、搞电商已是基层干部最基本的工作技能之一。
“陇南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民俗独特、景色迷人,但藏在大山深处无人知、无人晓。”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的感慨道出了当地“守着绿水青山,饱受贫困之苦”的现实。孙雪涛介绍说,为了改变基础设施滞后现状,2014年以来,陇南将90%以上的财政扶贫资金向特困片区倾斜安排,80%以上的涉农项目资金向特困片区打捆安排。经过“集中火力”攻坚,陇南3年来累计完成农村公路近1万公里,全市行政村公路通畅率达到95%以上。
路通了,陇南市委把电子商务集中突破作为全市发展战略之一,以此拉开陇南电商扶贫的序幕。曾经挑着小担、背着背篓沿街叫卖农产品的陇南农民找到了让核桃、木耳、土蜂蜜走向更远方的路子。
2014年,在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电商扶贫试点市后,陇南市先后确定了750个贫困村开展电商扶贫试点,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推进贫困村“一村一店”建设,探索出了贫困农户创业型、能人大户引领型、龙头企业带动型、乡村干部服务型等建设形式,并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了“一店带多户”“一店带一村”“一店带多村”的网店带动模式。
截至2017年5月底,陇南市已开办网店10703家,累计实现销售收入78.76亿元;累计实现就业人数超过7万人,电商扶贫对贫困群众的人均收入贡献额达到620元。
漆静的丈夫是陇南市康县岸门口镇朱家沟村人,两人在广州打工认识,婚后常年在外务工,每隔几年才回一次家。
“这地方虽然山清水秀,但是太穷,待在家里挣不了钱。”去年底,远在广州的漆静和丈夫收到家里人发来的照片,“我们一看,村里大变样了,路也修好了,房子也刷新了,老人说政府鼓励发展乡村旅游,很多人都想试试。”
今年4月份,回家后的漆静在村里的游客服务点摆了个小吃摊。“没想到游客这么多,每天能有五六百元的收入,节假日一天能有上千。”漆静乐呵呵地说。
朱家沟村是中国传统村落,也是康县近年来打造的美丽乡村典范之一。在康县,像朱家沟村这样的美丽乡村已有260多个,全县直接和间接从事乡村旅游的群众达5176户,占贫困户总数的51.4%,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通过乡村旅游,全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由2011年的2458元增加到2016年的5455元,贫困发生率从54%下降到17%。
青山绿水间的陇南是甘肃的“颜值担当”,稍加“打扮”便是一个开放式的生态大景区。
如何“打扮”?近几年,陇南市政府每年安排不低于1000万元、各县区政府每年安排不低于500万元的旅游发展基金,用于奖补贫困村编制旅游规划、开展宣传推介、建设公共服务设施。
陇南文县玉垒乡冉家村地处白龙江与白水江两江汇合处的半山腰,“崖多路少”曾是让村民们最头疼的事。“山上路不好,我们原先都是基本不出门,一年到街上赶集也就两三次。”村党支部书记孟兴均说,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当地政府整合资金修建基础设施,村里80%以上的人都受益,乡村旅游让群众年人均增收500元到1000元。
上山的路好了,村民也主动下山搞旅游服务。“国道212线上过往游客较多,在不影响道路通行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我们发展‘马路边边街’,成为老百姓创收的新渠道。”玉垒乡乡长蒲明艳介绍说,目前玉垒乡已建成两处“马路边边街”,统一为当地35户贫困户免费发放了销售柜台、遮阳伞,“山里特产的野生菌、山核桃都成了商品,耍的、吃的,要啥都有”。
截至目前,全市共打造国家乡村旅游模范村2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6个、省级旅游扶贫试点村12个。农家客栈达到734家、床位6550张,农家乐达到1270户;发展旅游专业合作社42家,旅游商品生产加工专业户450家。(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陈发明)
(责任编辑:佟明彪)
下一篇:志愿服务在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