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博雅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行业 > 热点 > 烟大海底隧道引广泛关......

烟大海底隧道引广泛关注 专家回应网民热议

来源:中国公路网 发布时间:2014-09-01 09:32:14
导语: 烟(烟台)大(大连)海底隧道方案将报国务院的消息一经披露,立刻成为8月31日的网上热点。2000亿至2600亿元的隧道造价引发众网友质疑,反对者认为海底隧道建在地震带上,建成后或难过地震关,不如建环渤海湾陆地高铁更合适。8月31日,记者就烟大海底隧道在网上所引发的各项争议问题,采访了烟台一位长期研究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即烟大海底隧道)项目的学者、专家。  地震带是否会对跨海通道造成影响  专家:严格设计可化解风险...

 

       烟(烟台)大(大连)海底隧道方案将报国务院的消息一经披露,立刻成为8月31日的网上热点。2000亿至2600亿元的隧道造价引发众网友质疑,反对者认为海底隧道建在地震带上,建成后或难过地震关,不如建环渤海湾陆地高铁更合适。8月31日,记者就烟大海底隧道在网上所引发的各项争议问题,采访了烟台一位长期研究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即烟大海底隧道)项目的学者、专家。

  地震带是否会对跨海通道造成影响

  专家:严格设计可化解风险
  反对者认为,郯庐地震带北起黑龙江,南到长江,呈北东走向,纵贯中国大陆东部,延伸达2400多公里,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强烈地震。而渤海跨海通道恰巧在地震带上,万一发生地震,势必对通道造成影响。对于这一观点,上述专家坦陈,跨海通道的确离地震带很近,但这类工程在立项前都会经过严格的论证,有相关的防震和抗震的专家参与,只要经过严格的设计和防范,理论上来讲是可以化解这种风险的。
  专家举例,1995年日本阪神发生7.2级大地震,地震导致神户市内上千人丧生,数万房屋受损,但距离震中才4公里的明石海峡大桥承受住了地震的考验,只是因南岸的岸墩和锚锭装置发生了轻微位移,桥的长度增加了0.8米。这件事也从侧面说明,这类跨海工程理论上会具备较强的抗震能力。

  建陆地高铁是不是比海底隧道更合适

  专家:跨海通道优势在于距离和时效
  还有一种反对的声音认为,2000亿-2600亿元的跨海通道造价太高,得不偿失,不如建环渤海湾的陆地高铁项目风险小、成本低,更实惠。
  对此,专家回应,两种交通方式的作用不一样,不同交通方式之间不可能完全替代。从距离和时效来看,跨海通道的优势更大。从投资上来讲,陆地高铁并不比海底隧道的成本低。“6年前的京津城际铁路,1公里的造价是1个亿,建地铁的话,1公里造价是几个亿到10个亿左右,6年后的现在这个成本可能会更高。而烟台到大连环渤海湾一圈的距离将近2000公里,这样算起来,铁路在造价上没有优势。”
  专家说,目前我国的高铁主要是客运,还没有货运,如果建环渤海湾高铁只能发挥一半的作用。此外,环渤海湾高铁可能更多是连接渤海沿岸,而跨海通道连接的是华东和东北两个大区,作用是不一样的。而且,目前鲁东、鲁北、河北等地还没有足够大的运量,高铁建成后运量不足也会降低它的经济效益。“环渤海湾高铁不是不值得建,而是现在建还太早,三五十年后还是比较合适的。”

  跨海通道对烟台会带来什么影响

  专家:对烟台发展是利好
  对于网上较多的反对声音,专家认为,网上的声音肯定要看一下,但不能代表大多数人,很多反对也是不理智的。“说个简单的例子,很多人一看到海底通道的报道,尤其是天津、河北一带的,马上就质疑甚至攻击,认为这个通道如果是建大桥的话会影响天津港的发展,但国家并没有确定是建隧道还是建桥。”国家要建什么还需要一个研究的过程,而且根据以往的经验,可能要建一段实验工程,探索一些相关的经验。
  专家说,这条跨海通道的建设,对烟台是利好消息,可增强烟台的交通便利性,均衡区域经济布局,从社会、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都会对烟台形成一个促进作用,但也有可能带来一些环境方面的负面影响,“任何工程也不会是百分之百地完美。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烟台到东北的运输以海运为主,目前对环境的影响较低,可如果有大量车辆过境的话,包括汽车、火车等,那产生的尾气、噪音、生活垃圾等肯定要比原来要多很多。”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很多方面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这也是有可能的。


  项目可能会列入“十三五”规划

  8月19日,国务院公布的《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提出“下一步要加快推进渤海跨海通道工程前期工作”。正是这一句,让渤海跨海通道项目成为各方热议的焦点。
  据介绍,很多方面正在努力,想把这个项目推进到国家的“十三五”规划中。按照目前这个势头,项目写进“十三五”也是有一定可能的。
  建桥或建隧道目前尚无定论
  烟台方面的专家介绍,目前国家对建海底隧道还是建跨海大桥还没有定论,而部分媒体在报道时用了肯定的语气,认为这件事已经决定了。真实情况并不是这样。
  早在1992年构想就被提出
  建设渤海跨海通道的构想早在1992年就由烟台的几位专家学者提出来了。多年来,全国的很多机构、组织和学者,也就这个构想做了持续的研究和努力。所以,这个项目受社会关注也是正常的,而国家也将它写进了很多规划中。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中有提到这个项目;国家发改委批复的一个山东省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方案,里面有两次提到;国家海洋局发布的全国海洋功能区划中有提到;山东和辽宁两个省的“十二五”规划中也有提到。
  业内估计,渤海跨海通道的回报将是综合的、多方面的。跨海通道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对投资、工程、机械、设备、建筑材料、劳动力等各方面的巨大需求,将带动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最终会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和国民收入的显著增加。
  跨海通道建成后,从烟台到大连,最多只需要40分钟。而由于渤海海峡的阻隔,目前往来于山东和东北之间的铁路、公路只能绕行山海关,路程均在1600公里以上。即使2006年烟台和大连实现了铁路轮渡,来往于两地之间也需要至少6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