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博雅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连通四海 和谐天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筑梦空间”青岛立足自身优势抢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机遇

青岛立足自身优势抢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机遇

来源: 青岛日报发布时间:14.08.1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首次明确提出“要加快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战略首次上升为国家战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在参加青岛代表团对省政府工作报告分组审议时指出,要把青岛打造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城市。在海上丝绸之路枢纽城市申报的格局中青岛处于什么样的地位,青岛如何立足自身优势规避不足,实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枢纽城市的建设目标,成为青岛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抢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机遇而亟须要回答的问题。

一、海上丝绸之路枢纽城市建设的竞争格局分析与青岛地位

要理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枢纽城市的建设,必须要弄清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出的背景:一是对中国历史上丝绸之路对国际经济合作巨大贡献的发掘与弘扬;二是围绕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重新塑造国家对外经济合作的贸易新通道。对于青岛而言,理清国内海上丝绸之路枢纽城市建设的竞争格局以及青岛在其中所处的地位无疑十分重要。

格局的分析要从几个层面看:从国家发改委和外交部于2013年12月14日召开的座谈会成员看,参加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座谈会的省份主要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重庆、四川、云南、广西、江苏、浙江、广东、福建、海南等14个省区市,山东并未在列。从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的城市名单看,仅包含蓬莱、扬州、宁波、福州、泉州、漳州、广州、北海八个城市。从海上丝绸之路枢纽城市的竞争格局看,多数省市都在谋划,广州、北海、泉州、连云港、天津、大连、青岛等都在力争突破。从高层的表态看,李克强总理在中亚访问时,对连云港丝绸之路枢纽城市和面向中亚的出海口定位给予了认可和推介;在2013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东盟博览会上提出建设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

从上述分析看,连云港、广州应该位于获批的第一层级,但地处北部湾的北海和宁波两地历史地位比较特殊再加上现有经济优势,有跨入第一层级的可能;泉州、福州、天津则属于第二层级,包括青岛在内的其他地区属于第三层级。

二、青岛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枢纽城市面临的困境

一是海上丝路航运历史悠久与发掘利用不足的困境。据史书记载,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海起航线,比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更为悠久。早在周王朝(公元前112年)建立之初,武王派遣箕子从山东半岛出发由海路到达朝鲜,传授田蚕织作技术。宋哲宗元佑三年(1088年)在今胶州板桥镇设置板桥市舶司,从打捞的青岛古代海上运输瓷看,年代至少包括了汉、唐、宋、元、明等朝,充分表明这里在古代是一条海上陶瓷之路。文物考古证明,无论基于何种判断,板桥镇作为海上金融、商贸以及文化交流的枢纽地位已经十分清晰,作为历史古港的它见证了青岛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与青岛海上丝绸之路的厚重历史与文物考古相比,青岛并没有很好把握国家文物局提出申请的中国海上丝绸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机遇,最终与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失之交臂。

二是发展要素竞争力突出但经济开放优势有待提升的困境。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枢纽的建设需要考验城市在全球城市中的格局与全球联系情况。全球重要城市研究组织GUCP发布的 《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青岛在全球500个主要城市的发展要素环境具备一定竞争优势,全球联系、基础设施、企业本体、当地需求等指标的全球排名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次相对靠前。上述指标优势成为青岛建设或发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枢纽城市功能的基础优势。但与此同时,作为体现中国城市在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开放功能的部分城市开放经济指标的比较显示,青岛外商经济贡献度、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外资依存度、对外直接投资占GDP比重与国内先进城市存在不小差距。

三是港口优势突出但区域竞争激烈的困境。港口与集装箱吞吐量的规模是青岛建设或发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枢纽城市的重要功能载体。上海航交所最新数据显示,青岛港2013年的全年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位居世界第七位,在国内排名中分别位居第六位和第四位。与2012年相比,2013青岛港口货物与集装箱吞吐量发展较快,同比分别增长10.6%和7%,全年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的世界排名双双前移一个位次。此外,从进出口规模看,2013年,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青岛进口规模超过宁波市位列第三位,进出口规模保持第五。总体看来,港口经济的发展优势较为突出。但是,从沿海主要港口城市的布局看,青岛所处大区域集中了天津港、唐山港、大连港、韩国釜山港等世界排名前十的港口,青岛港口规模继续扩张和提升转口贸易比重将面临激烈的争夺。此外,天津、大连、烟台、盐城等城市均建有保税港区,发展转口贸易和自由贸易面临激烈的市场、货源与腹地争夺。

三、加快推进青岛在海上丝绸之路枢纽城市竞争中率先破题的建议

设置专门领导小组,推进文物考古、历史文化、应对之策等专项研究和申报报告设计,争取获得国家层面认可。除考古已证明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的板桥镇琅琊古港外,青岛海域的胶南、董家口古港、贡口港、黄岛徐家山前古港、即墨金口镇古港、塔埠头古港也都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贸易港口。上述青岛海域古港口与广州、杭州、明州、泉州港并称古代五大港口,具有作为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可能。

建议市委市政府成立专门领导小组,文物局、文化局、发改委、商务局等多部门参与,加快推进“青岛与海上丝绸之路”专题研究和申报工作;结合青岛海上丝绸文化历史等,争取获得国家相关部委的认可。具体来说:一是加快推进相关文物发掘和考古工作。具体可由市文物局牵头联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二是推进“青岛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专题研究。具体可由市文化局、社科联牵头联合驻青高校、科研院所负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具体申报方案研究与设计,具体可由市发改委、商务局牵头联合青岛保税港区、市委政策研究室、市政府政研室、市委党校负责。

枢纽城市建设定位:海上依托日韩面向东北亚、陆上连通服务中亚。发展定位是青岛市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关键内容。从历史上看,青岛地处海上丝绸之路东海起航线,南下与上海、福州南海海上丝绸之路起航线相连,东接朝鲜半岛,与日本一衣带水,具有面向日韩的历史佐证。从当前青岛产品出口的国际市场看,日本、欧盟和美国等为传统优势市场,印度、南非、俄罗斯出口市场增势良好。2014年1月的出口数据显示,青岛对日本、欧盟和美国等传统市场分别增长14.6%、30.2%、19.7%,对印度、南非、俄罗斯出口分别增长44.5%、18.2%、19%。从东北亚城市格局看。中日韩三国的发展框架是北京、东京、上海和首尔组成的三角形,而青岛恰好是这一框架中心区域的国内唯一特大城市。总而言之,依托日韩面向东北亚是青岛海上丝绸之路枢纽辐射功能的重要定位。

对青岛而言,除前面分析提出的依托日韩面向东北亚外,还要注意到作为亚欧大陆桥和黄河流域经济带东端龙头的优势,这一点千万不能忽略。所谓21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枢纽城市,涵盖了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与腹地支撑、多条海上丝绸之路交叉汇聚等三重内涵。需要指出的是依托日韩面向东北亚是青岛的绝对优势不假,但也是天津、烟台、威海、大连共有的一张牌。新亚欧大陆桥所贯穿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新疆、西安、郑州、青岛、连云港等城市可能有的一次机遇,而青岛、连云港具备作为建设中亚国家亚洲出海口的区位和港铁联运的关键优势。此外,黄河流域经济带与新疆、西安、郑州、青岛、连云港有关,而青岛的国家黄河流域经济带龙头定位成为青岛发挥海上丝绸之路枢纽的腹地支撑与保障。换言之,上述三重优势完全具备的只有青岛,这是青岛申请21世纪丝绸之路枢纽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在定位上由原有的面向日韩进一步扩充为海上依托日韩面向东北亚、陆上联通服务中亚则更为科学,也符合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

建设重点:加快培育海上丝绸之路枢纽城市必备的核心功能。要强化城市的中心枢纽功能,提升城市对海上丝绸之路枢纽的支撑能力。与日韩、欧盟、美国、南非和印度等青岛主要出口市场国家的重要港口,缔结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和港口合作伙伴关系。加强消费电子、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领域标准对接,探索建立东北亚地区标准及技术法规共享平台。研究设立免费提供国际组织入驻的“国际组织大楼(园区)”,引进国外专业协会和专业人才,提升国际中介组织在开拓市场、加强合作、服务发展的能力,打造区域性国际事务中心。深化韩元挂牌交易试点,争取日元挂牌交易试点,建设区域性韩元结算中心。完善与国际接轨的商事制度,提高商事合同纠纷司法效率,健全商事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依托保税港区争取叠加有利于打造自由港的航运、物流、金融等方面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