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博雅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面向未来,回归公益湖南省花垣县:为民铺就“小康路”——花垣县交通扶贫纪实

湖南省花垣县:为民铺就“小康路”——花垣县交通扶贫纪实

来源:发布时间:15.11.26

我们去乡政府办事、赶场都是走山路,买化肥用肩挑背驼,来回一趟要花4个多小时!现在有了公路,出门有车子坐,去哪里都很方便……”这是5月29日,从两河圩场乘车回家的花垣县两河乡牛星村村民麻志章说出的内心话。

  牛星村位于湘、黔边界,是花垣县最偏远的、最贫困的苗家山寨,距两河乡政府所在地20多公里,行路难曾经是村民群众心头最大的无奈和困惑。

  7年前,一条长达18公里的乡村公路修通后,村民们不仅告别了崎岖不平的山间小路,而且搞起了种养项目开发。目前,该村已有农用车5辆、摩托车20多台,115栋农房全部完成改造,村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牛星村的变化,是花垣实施农村公路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到2012年底,该县288个行政村全部通了公路,其中276个村通了水泥路,通畅率达95.8%;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274.8公里,农村公路建设进展位居湘西州前列。

  宽阔平坦、阡陌相通的农村公路,成了花垣调整农业结构、搞活产品流通、促进农民致富的康庄大道。

 

多方筹资筑坦途

  早在“十五”期末,花垣县基本实现公路“村村通”。但因地形复杂,山原地貌广泛分布,加之管养机制不健全,“尘土飞扬”、“坑洼泥泞”的农村公路,依然羁绊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随着县城的扩容和国道的扩改,花垣的区位优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2006年起,该县决定在提质改造县乡主通道的同时,大规模建设、改造乡村公路,畅通农村经济发展“血脉”。

  农村公路建设,造福千家万户。然而,资金从何来?花垣人没有消极等待,而是下定决心,寻求对策,努力突破修路难的“瓶颈”——

  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乱、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每年整合交通、以工代赈、扶贫开发、水利、农业综合开发等相关项目资金7000万元以上,统筹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将财政转移资金中的交通部分全额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3000万元,对农村公路建设实行“以奖代补”。

  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发动群众捐资投劳参与公路建设;出台利好政策,鼓励受益企业为农村公路建设出力;向社会热心人士和外出创业人员发出捐资倡议,支持家乡公路建设。

  据该县交通局统计,该县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吸纳社会各界资金达500万元,其中村民群众投工128多万个,加上无偿让地和物资捐献,折币近2000万元,太丰、三立、东锰等30多家厂矿企业出资2500多万元,热心人士捐资300万元,为加快农村公路路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众人拾柴火焰高。7年来,花垣多渠道筹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突破6.8亿元,保障了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到2012年底,该县累计改造县到乡镇公路238公里,硬化乡村公路1068.2公里,新修通村公路137公里,新建并硬化边城至吉卫、长乐至窝勺等乡际公路7条共93.8公里,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的大跨越。

  架桥铺路,质量为先。为把农村公路这项“民心工程”实施好,真正建成精品工程,该县四大家班子成员负责协调各自联系乡镇的公路建设,并对进度、质量实行督查督办。县交通部门出台《农村公路建设施工程序及质量监督工作流程图》等制度,健全县、乡、村三级监管体系;严格执行工程招标制、全程监理制、质量责任终身制,并统一技术标准、统一配料规格、统一检测验收,确保了公路质量万无一失。

  花垣县交通局有关负责人告诉笔者,多年来,该县农村公路建设没有发生过一起质量事故,所竣工的项目均一次性通过验收,工程合格率、优良率分别达98%和92%,全县道路交通状况得到前所未有的大改善。

  

建养并举保畅通

  建设是基础,养护是保障。在抓好农村公路大建设的同时,花垣注重把好管养环节,切实做到建管并举、管养同步,确保建设一条、管好一条、养护一条、绿化美化一条,最大限度提高其整体通行和服务能力。

  5月30日,在排料乡金龙村的通村水泥路上,记者看到平整的路面干净整洁,排水渠里也没有沙石和泥土,道路两旁还栽植了一株株樱花树,车辆来回畅通有序。正在路边清理杂物、疏通水沟的村养护人员石友梅感言:“政府给我们修了这么好的路,我们要尽心尽力把它管理好、养护好,苦点累点都值得!”

  按照“谁受益、谁修建、谁养护”的原则,该县建立“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三级联动农村公路管养长效机制,形成了“县有公路站、乡有交管办、村有养护组”的管养体系。在18个乡镇设10个工班并整合管理及养护人员65人,在288个村落实管养人员697名,全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基本实现全覆盖。

  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将公路养护费用纳入财政预算,按照每年1000元/公里标准安排村级公路配套养护资金;组织矿山企业每年为涉矿道路投入养护资金200万元以上,为农村公路管养带来了稳定的资金来源。

  该县还将公路养护列入政府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内容,严格兑现奖罚。即对在规定限期没有动工的乡镇及行政村,按每公里2000元的标准从其工作经费中扣出,并取消当年由州、县支付1000元/公里的养护费,由县交通部门组织专业队伍进行养护施工;对检查及验收合格并获评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对乡镇奖励2万元、1.5万元和1万元,对行政村奖励5000元、3000元和2000元。这一举措的落实,激发了各管养单位及养护人员的责任感和工作热情,促进了农村公路养护常态化和精细化。

  从2011年起,该县按照一个县三个乡镇、一个乡镇三个村的“1313”工作思路,大力实施农村公路文明样板创建工程,安排专项经费、实行专项考核、落实专项奖励,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农村公路管养的积极性。同时,以“八百里绿行动”为契机,分别在县乡道、进村道栽植树苗1万株,完成农村公路绿化6公里。目前,全县已有18个乡镇、148个村创建了文明样板路,带动和促进了公路服务品质的提升。

  通过精心养护,花垣农村公路路况质量及承载能力明显提高,综合好路率达到了98%。目前,全县县乡道优良路率为92%,已硬化的村道优良路率为98%,普通村道晴雨通车率达99%。

  

路通敲开致富门

  “这里以前是坑坑洼洼泥巴路,卖头猪要几个人往场上抬,光请人就要花费100多元。现在水泥公路从猪场门口过,无论是卖猪还是买饲料,一个电话,客商就上门来。”5月31日,边城镇骑马坡村养猪大户田庆美说起通村公路带来的好处一脸欣喜。

  农村公路建设最直接、最明显的效应是加快了农村运输业的发展,方便了农民群众。目前,花垣拥有客车386辆、货车1509辆,2012年客运、货运量分别达1393.8324万人/年和543.2400万吨公里/年,实现产值2.1亿元;农村从业人员达254人,人均年收入2万元。董马库、排料乡还开通乡村公交,配置营运小客车6辆,当地农民在家门口坐上“方便车”、“经济车”、“安全车”的梦想成为现实。

  一个村村互通、乡镇联网、城乡互动的农村公路运输网络的形成,带来的不仅仅是交通条件的改善,还给农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边城镇大和坪片区水泥路修好后,“运输难”得到了根本解决,椪柑、脐橙等农产品运输成本降低,开发面积扩大到5000多亩。每到收获季节,前来调运柑橘的外地客商络绎不绝,仅此一项,就使得果农增收700万元以上;

  道二乡利用通村公路四通八达的优势,大举推进土地流转,并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大户)+农户”的模式,开发优质牧草2200亩、特色蔬菜2000亩、烤烟2100亩,让农民在坐享地租收入的同时,实现了“在家门口打工挣钱”的愿望……

  产业跟着公路走,公路促进产业活。花垣辐射城乡、方便快捷的农村公路,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带动了农业产业的转型发展,引领农民迈上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

  近几年,该县以农村公路为依托,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初步建成烤烟、蔬菜、水果、油茶等四大特色种植业,规模达37.1万亩;扶持发展特种养殖,形成西伯利亚鲟鱼20万尾、乳鸽40万羽、大鲵2万尾、大闸蟹500多亩、湘西黄牛近4000头的养殖规模;培植州级以上龙头企业8户,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12户、产业大户762家,组建专业合作社55户,奠定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坚实基础。

  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花垣实现农业总产值8.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354元,分别增长3.8%和15.1%。

  伴随着一条条水泥路、柏油路在苗乡大地蜿蜒伸展,花垣25万农民正以饱满的热情,走在通向全面建设小康的大道上。(供稿:王维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