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肖绪文:发挥BIM价值 推进绿色施工
近年来绿色施工快速发展,但同时出现了安全、管理等一系列问题,记者就绿色施工的现状及对工程的意义和影响等问题采访了中国建筑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绿色施工分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肖绪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肖绪文谈绿色施工对现代工程的影响
绿色施工在近两年得到了突飞猛进式的发展,然而,就在绿色施工蒸蒸日上之际,安全、管理等一系列问题也日渐凸显。北京市住建委年初印发的《2015年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和绿色施工管理工作要点》无疑希望杜绝上述问题的发生,从而确保2015年北京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和绿色施工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日前,记者就绿色施工的现状及对工程的意义和影响等问题采访了中国建筑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绿色施工分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肖绪文。 绿色施工的定义需扩容 绿色施工貌似老生常谈,但对于某些先进技术进行施工的工程而言,却是“新瓶新酒”。肖绪文畅谈道:“首先,全国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对绿色施工的意义已经达成了共识,所以推进的积极性提高了;其次,经过多年努力,绿色施工已经形成了系统,我们已经拥有了针对绿色施工的标准体系;再次,在目前的项目中,绿色施工并不是只被当成一种简单的技术,而是将其作为一个体系,层层把关。由此,绿色施工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同时,肖绪文还强调,绿色施工的定义非常明确,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通过管理和技术的进步最大限度地节水、节地、节材、节能和保护环境,即“四节一环保”,这也是最初对绿色施工的定义。
“随着对绿色施工的探索和研究,我感觉这样定义绿色施工还不完整,比如说绿色施工强调‘四节’,但实质上,在施工过程中节约人力资源也非常重要。我认为节约和保护劳动资源也应该是绿色施工追求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向。”肖绪文对记者说,“此外,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使用量越来越多,合理地选用机械设备也是绿色施工的重要内容。要改善作业条件,减轻劳动强度,实施建筑构建和配件生产工业化,施工现场装配化更是一个重要方向。所以,应该在新形势下,对绿色施工提出更高要求,并且构建一个新的施工模式。在此基础上,要推动传统建筑业向现代化转型。我觉得在转型过程中,构配件生产工业化及通过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均是重要手段。”
绿色施工是一个动态过程
实际上,通过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在十几年前就提出过,但是肖绪文觉得现在提出来更为现实、可行,尤其以BIM技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最为突出。诚然,BIM为信息化施工或者网络信息化施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工具,是推进绿色施工的首选。
就目前而言,BIM应该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工具。“但它仅仅是建筑信息模型的一个软件系统,施工行业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是建筑这种特殊产品的一个物化过程,在这个物化过程中要通过组织资源及各种要素来实现。另外,我觉得现在应该着手进行CIM,即建造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研究,这样才可能加快传统产业向现代化产业改造的进程,更好地支撑建筑产业现代化。”肖绪文如是说。
对此,欧特克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工程建设业总监兼制造业总监李邵建亦强调:“在施工领域应用BIM,通过专业化手段完成工程,如果没有好的信息化工具做支撑,就很难量化,就只能做出经验式的判断,而经验式的判断在一些具体的项目中无法实现最精确的价值。BIM的价值其实就是把结果前置,在把握充分信息的情况下做出一个预估和判断。”
信息化是强有力的支撑
其实,要在施工现场真正实现网络信息化施工,仅有BIM远远不够,还必须与项目管理的信息系统、企业管理的信息系统完美结合,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信息化施工。也就是说,如果真的能够实现由BIM到CIM的过渡,直接的经济效益才会产生。
肖绪文说:“我理解的BIM是在纸上盖房子,就是盖一个看起来特别仿真的立体房子。在纸上盖房子需要人的智慧、计算机软件、信息技术的支持,但是现在BIM只能解决工程策划的问题,还不能实现物化。过去,我们对材料没有质感的反应,现在有了。在现场盖房子既需要资源配置,又需要考虑生产要素等,同时,又与时间有关,什么时候完成哪个部分的工作,完成这部分工作需要多少人力、材料等。”
诚然,现在的BIM,还是相对完美的,可以很灵活地表达任何一个空间的任何部位,给人一种很真实的感觉。但施工行业是现场盖房子,其程序和技术更复杂、要求更高、考虑的要素更多,所以要实现从纸上盖房子到在现场盖房子,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从BIM到CIM确实有难度。“现阶段,BIM本身还有一个价值发现和价值开发的问题,而将来的CIM系统一定是以BIM为基础的一个支撑。”肖绪文说。